美文网首页榜首文章收录
星海月浅之《初识李彦国和王金庄》

星海月浅之《初识李彦国和王金庄》

作者: 李彦国 | 来源:发表于2023-12-29 13:28 被阅读0次

看到星海月浅写我,标题是:

读书笔记︱《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1):初识李彦国和王金庄。

这篇读后感,写得真好。我转过来,保存学习,顺便写了几句关联话。

知道《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这本书,源于从容小主的文学群,因是小主老师和文友的极力推荐阅读,我也就将它放到了待读行列。

一句“极力推荐”,将书的地位和阅读欲望突显出来了。

文学院第二期推荐书目共四本,《太行深处》列第一。

奇怪的是,文学院的作家们对《太行深处》这部乡土文字的兴趣超出了对世界名著的兴趣

(一)从容小主文学院第二期读书营推荐书目:

1.《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作者:李彦国、从容小主,该书有声版在喜马拉雅收听,文字版可在万花平台阅读。

2.《成为作家》,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是关于创意写作的一本书,告诉你如何成为作家,揭开作家能成为作家的的魔力,对写文者很有启发。

3.《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作者:冰千里,在微信读书号称神作,通过写作看到真实的需要、纯粹的情绪。

4.《人生由我》,人物传记,作者:梅耶·马斯克,是一本励志成长的书籍,每位女性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关于美丽、职场、家庭、教育和健康等。

(二)读书营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

1.第二期读书营时间从12月11日开始,为期50天。不为速度,只为成长。

2.读书营期间,请分享至少一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或书评等,上不封顶!并投稿至:读书营专题。

读书营时间和内容上灵活安排,不做强制性要求,但是读书营安排的所有书目,都是经过慎重选择,相信读任何一本书都会有大的收获!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持续进步,唯有不停地阅读。在阅读中学习、思考、提高,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遇到全新的自己!

实话说,对这本书,一是不了解,二是我自己挑书向来凭感觉,乍一看书名,感觉淡淡的,起码不是十分感兴趣。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一是不了解,二是书名淡淡的,所以不感兴趣。

关于书名,从容小主和我推敲过,也征求过高手的意见,最后从40多个题目中推敲出《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最终定音。感觉有点长,但也想不出更好的。

那天李彦国老师加入文学群,有文友正好与李彦国老师谈及王金庄,才知道王金庄竟然与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有关,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天,正好群里谈起这本书,我也就在好奇之下,找到这本书,开始了我的阅读之路。
这一看,可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是抱着随意翻翻的心态开始看这本书的,阅读《写在前面的话》开篇,大概知道这本书的创作机缘,也没太上心,倒是小主老师二哥创作的《心愿》触动了我,吸引我继续往下读。

先抑后扬,这三段开始扬起,契机是文化遗产和二哥的诗《心愿》。

随后我一口气阅读了前6章,一个“戒烟”的事件,竟然能够引出那么多内容,写法上让我大吃一惊,那种自然而言展开的情节,就像事件在眼前展现。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不管是写作手法上,还是情节内容,都值得仔细阅读和学习。

用“大吃一惊”突出本书独特结构,那就是用戒烟小事做线索,像串糖葫芦一样,把我的全部文字串联成200多章的长篇纪实体文学。用戒烟小事做线索,是小主老师的突发奇想,反映了一位小说家的高超素质。这在中国文学上算得上一个创造。上海作家重来曾经说过“我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散文串联成小说”,小主老师开玩笑说“让他交学费”。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是纪实文学和小说的结合体,书中的文字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网文一类的高低起伏的情节,仅通过一个“戒烟”的事件,慢慢地引出本书的主线:王金庄的乡土文化和李彦国对这片土地的情结和坚守。这个主线,是我从小主老师的作品简介中了解到的。

交代全书主线:“王金庄的乡土文化和李彦国对这片土地的情结和坚守”。200多章的长篇,一句话就点明了主线,这就是星海月′浅本事了,在她个人简介中,我就看到这是一位注重阅读的小说故事高手。尚未通读就已把握住了全书主线。

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传达到我的心底,传统的文化知识,丰富的农业知识,一下子将我吸引住。
我虽然长在农村,因从小家里经营饭店,反而没怎么接触过农活。我不会种植农作物,也很少了解作物的分类,学生时代的生物知识早已还给老师了,看到豆类竟然还划分到谷类去,感到疑惑,考证后,实在羞愧。
我在生活中,存在很多日常知识误区,这是我看这本书的最大感触。这个问题,我不是第一次察觉,而是再次被提醒。
认真生活,除了关注自己,也应该关注自然。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很多。
在我的印象中,农民靠天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土地就在这里,这一年是旱,是涝,还是霜冻冰雹,可不就是老天爷说了算。它想来事,谁都阻止不了。
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里面的“种地百样不靠天”、“种地百处不靠天”的说法,真的颠覆我的观念。农作物的分开种和多样性,使得农民种植的抗风险能力得以加强,收成得到保证,这可比单一性种植要强多了。
这里不得不佩服先祖们的智慧,也许那是许多年和许多代人的结晶。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北方的亲戚,他们住在一个小山村里,老一辈的人以种植果树为生。今年的天气反常,苹果在结果生长的期间,遭遇冰雹袭击,表面出现瑕疵。好好的一级果变成三级果,收益自然暴跌。
王金庄地区的种植之道,值得广大农民借鉴学习。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不仅种得多,种得广,在作物收成后的销售方式上,其实也可以进行借鉴和创新,对农民增创收益都有好处。
可惜我年轻时从来没有了解过,也就无从悟到一个道理,一个在行业中以及人生中都适用的道理:艺多不压身。这和种植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本身就是一种抗风险的能力,多才多艺,不仅能让人活得出彩,也能让人在困境中多几条出路。
在简书平台里,李彦国老师因为一篇柴胡种植的文章,而认识了农业局局长贺献林。贺局长是涉县专家型人才,看到李彦国老师的柴胡种植得好,特意去考察,希望能从中有所收获,“让村民用功少点,收入多点”。通过李彦国老师的文字,原来贺局长正在为王金庄申办世界文化遗产做努力。而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到,这个事如今是成功了的。
王金庄现已并入井店镇,是中国传统村落名村,也是河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涉县东南部的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组成了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该梯田系统于2022年5月20日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看着网络上的照片,王金庄还保留着天然的自然风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层一层的山坡梯田,是我不曾见过的地貌。在当今社会,还能保留传统的建筑和自然环境,很是难得。
我的老家因为靠近城区,早早就被城市化,自然村貌早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家房子的周边,已经找不出曾经的样子。每天车流不息,拥堵不堪,让我十分怀念曾经的故乡。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退出人类舞台,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甚至渐渐消失在历史洪流中,那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社会不断进步,前行的步伐不会停留。我们进步的同时,不应该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丢掉。那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值得支持和颂扬。

拿自己没接触过农活和王金庄农耕智慧对比,拿果园冰灾和地种百处不靠天作对比,拿自己的村庄城市化和王金庄自然景观作对比……用对比的方法,突显了王金庄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李彦国老师算是传承者还是传播者呢?在肤浅的了解下,我还没法判断。但不管是哪一类,李彦国老师和小主老师共同书写的这本书,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王金庄的大门。
写这本书时,李彦国老师已经60岁,这个认真又认死理的一个“老头儿”,会给我提供什么精彩有趣的故事呢?继续关注《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期待后面的内容能给我更多惊喜和收获。

那么,李彦国是传承者还是传播者呢?留下悬念。要了解书中人物,下文再说,作者是写了一组读后感的,并且还在继续,大有章回体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的味道。

年纪轻轻,思路就这么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一环套一环,真是不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海月浅之《初识李彦国和王金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oj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