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号晚上九点半,听完心理专家家庭教育讲座,回到家。
晞娃对我说:“妈妈,我很想你,你怎么晚上又去上班啦?”
我说:“我去听讲座啊,做后勤,学习啊。”
娃说:“妈妈,刚才我走太快,撞到头了。”
我知道他只是轻轻碰到头,不痛。
于是我说:“哦,你撞到头啦?”(跟随话题,言语跟踪)
如果我说:“切!我知道你是故意的。”或“谁叫你那么不小心啊?”(那就是“转移话题”,“话题终结者”,“把天聊死了” )
他说:“是啊,我走太快,撞到了。”
我说:“你现在感觉有些痛,是吗?”(挖掘感受,“痛”也是一种感受)
他说:“是,很痛,很难受。”
(幼儿的“情绪词语”被培养出来了)
我说:“你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吗?”(询问他的“动机”,“目的”,他找我说这些话,背后肯定有目的)。
他说:“我需要你帮我揉揉头,你揉一揉,我就不痛了”。(这就是他的目的,寻求妈妈的关注和关心,安慰。平时我给他足够的关心,所以他并不缺关心。)
因此,此刻,我并不需要去给他揉一揉,因为时间有点晚了,我必须洗澡,带他睡觉。
我说:“哦,你想我为你揉一揉。”(重复他的话,也是言语跟踪,表明我在认真听他的话。)
“不过睡觉时间到了,你现在躺到床上去,闭上眼睛。我洗完澡就陪你睡觉。”(不评价,提行为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