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地间,做最真的那一个——读《自己培养自己》
好的故事是什么?用最真的情讲述最真的事儿,这样的故事才最动人。
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其中一定有一条是真!真实的,真诚的文字才能够悦目走心。
这本《自己培养自己》就是如此,李镇西老师的文字质朴真实,没有炫技也少了华丽。就是一位长者,面对晚辈娓娓道来,不说教,只是把他所经历的,他所感受的,他所思考的,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到我们面前。
被这一份真诚吸引着,跟着他的文字去探寻自我成长的方法,明悟教育的真谛,去见更广阔的天与地。
见自己——成长无他,四个不停
正如书名“自己培养自己”,书的首章讲述的就是自我的成长。看书的你我或许都曾经抱怨过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好,所遇的领导不好,导致自己“行路难”,成长颇为不易。当一个又一个五年过去后,我们苍老了容颜,却依旧原地踏步。亦或是你坚持在泥泞中跋涉,只因不得法而行程缓慢,希望日渐渺茫……
那么,读了这本书,相信我们都很兴奋和喜悦。
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言简意赅,道出了成长的最好方法。只要你愿意去践行,一定可以遇见更加惊艳自己。
莫道行路难,经历过暗夜才能看见耀眼的星。
见教育——教育信仰,唯孩童矣
教育的主角是孩子,孩子也应该是教师的信仰。
做教育得有一份情怀,没有情怀的教育是无法滋养孩童的心灵,引领和影响他们崇德向善去成长。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就意味着要有一份以爱为底色的情怀,才能接纳不同孩子的差异所在。
求真务实,做真教育,做真教育人。虽然当下的教育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仍在坚守着教育的初心,他们不迎合世俗,不臣服权威,秉持儿童的天性做适宜的教育。就像一位农人,顺应四季,脚踏实地去耕耘,尽全力让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发芽,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草木共长,让教育复归本位。
这样的教育人让人震撼和感动,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冷暖自知,对于教育的细微都有切身的感受。奈何人微言轻不得不随波逐流,还好可以在自己的那三亩田地上继续着教育的梦想,用柔弱的力量倔强地坚守着教育的真诚。
见天地——打开格局,美景天成
行走着,行走者,醒走者。打开自己去接纳天地的宽广,心胸自然不同,格局自然非凡。去不同的学校,看不同的教育模式,探寻教育的意义,一点点延展教育的路线,维度变大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之处,不管是高升学率的名校,还是颇有个性的新校和芸芸众校。坚守教育意义的人总是力排万难,行走在路上。能用一颗真实,真诚的心去抵抗这繁华时间的各种厉害是需要勇气的。
这样的路很难,但他们始终以孩子为信仰,呵护每一朵花开。
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才能实现自我突破。去看,去听,去学习,去汲取……那些走在前列的人,就是我们追随的光,是他们让我们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引领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刻意造景,难免做作,美景多天成。教育也是如此,复归教育的本质,一切求真。
讲故事的人,娓娓道来。
听故事的人,感触在心,各有所获。
掩卷思考,接下来的路似乎更加明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