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高中生吸烟心理与矫正

浅谈高中生吸烟心理与矫正

作者: 赣西小城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13:30 被阅读0次

吸烟对青少年的身理健康、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赌博、逃学等其它不良行为的媒介。从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他们吸烟的因素有多方面的,我们教育者应从不同角度对症下药,对他们这种危害自身的行为进行矫正。

高中学生 吸烟行为 心理 防治

如果一棵茁壮的大树所结的种子都是畸形的、变态的,结果将如何呢?

据说,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将要达到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将达200万。同时,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

大多数高中学生都明白吸烟是不良行为,直接影响健康,又是违纪行为,但吸烟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

经过调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心理原因:

1、模仿心理

高中学生步入青春期,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但他们年龄偏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弱,模仿心理强,自制力差。他们觉得家长、老师吸烟的动作很潇洒,于是刻意去模仿成年人吸烟时表现出的悠然自得、其乐无穷的神态,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做体现了“成熟美”; 看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心理上使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烟民行列。

2、好奇心理

学生们,他们看惯了大人们吸着烟做事、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极力想去“探索和实践”,去亲自体验吸烟的滋味。

3、攀比心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学生本来不吸烟,可他们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因此为了不被看轻,显示自己能耐,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觉得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 “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进而他们觉得吸的香烟品牌低太“寒酸”,吸高档烟才能体现“身份”、“派头”。在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互相攀比,所吸烟档次越来越高。

4、逆反心理

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无处发泄,便用吸烟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学校明文规定吸烟是违纪行为,老师和家长也三令五申不准吸烟。一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觉得这种逆反行为有冒险乐趣,是勇敢的行为、潇洒的行为,于是出现了愈禁愈吸的怪现象。

5、解脱心理

寄宿生中吸烟的比较多,因为他们一般都远离家庭,生活上自理能力弱,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另外,学习成绩欠佳、特长不突出,或遇到困难挫折便会产生内疚、羞惭,丧失信心。于是他们就试图通过吸烟、酗酒来逃避现实,以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

6、社交心理

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这种风气对高中生影响明显,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将来社会作准备”。

7、侥幸心理

虽然明知吸烟可致瘾,可引起多种疾病,可许多高中生认为“我的长辈、周围的邻居都吸几十年烟了,也没得病,我怎么会有事?”

8、对烟的错误认识

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如此,作为成年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矫正高中生的吸烟行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正确引导教育

首先,要正确解释“大人能吸烟,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吸烟”的疑问。

其次,要详细科学地向学生说明吸烟的危害。教师要明确告诫学生,国家法规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吸烟是违法行为,吸烟是越轨的第一步,发展下去不但有损身心健康,而且可能是犯罪的入口处。

第三,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意义的“禁烟”活动:让学生自制禁烟宣传画,自编自演有关“禁烟”的文艺节目,搜集吸烟有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深入宣传。通过活动,让高中生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第四,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板报评比、主题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使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与同学相处、怎样面对困难与挫折等等。

第五,教师在学校中发现学生吸烟,处理时绝不能简单粗暴,要查清学生吸烟的原因和经过,了解烟的来源、吸烟的场合和该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对偶尔吸烟者,重在教育引导,注意日常观察,采取具体措施促使他们不再继续抽烟。对吸烟情况比较严重或有吸烟习惯的中学生,应特别重视,需采取专门的治疗措施进行矫正。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1、重视社会氛围

要真正认真落实对高中生的禁烟教育,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采取建立无烟区、提高烟税、严禁对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等措施,预防和制止高中生吸烟。

2、重视家庭环境。

高中学生家长中吸烟现象很普遍,是典型的“榜样”。家长吸烟不但危害自己,而且使孩子容易沾上吸烟行为。家长要做到不吸烟或不在子女面前吸烟,家中来往客人少吸烟或不吸烟。

家长绝不能姑息孩子的吸烟行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联系,对子女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办法。

3、重视学校环境。

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长,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此,建立“无烟学校”,教师减少吸烟,做到不在有学生的场合吸烟的行为是非常必要。同时,开展以高中生为重点目标人群,通过通过大型图片展、主题征文活动、培训创建“无烟校园”的专业指导人员等方式帮助高中生远离烟草。还可将“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等内容纳入学校校本课程,编写相关教材,将控烟纳入工作计划,制定控烟规章制度。

4、远离消极影响源。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学生不与吸烟的同学或同伴接触,使其不再有复发吸烟行为的机会。

三、采用适当有效的戒烟方法

对烟瘾较重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戒烟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让高中生从喜欢吸烟转变为讨厌吸烟,直至戒烟成功。

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切实思考一下高中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使其健康成长!

这不光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杨志峰

                              2017年5月24日

相关文章

  • 浅谈高中生吸烟心理与矫正

    吸烟对青少年的身理健康、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赌博、逃学等其它不良行为的媒介。从心理分析可...

  • 浅谈高中生心理

    最近一直在关注北大弑母案,最新的消息是警方让嫌犯吴谢宇写自述书,中途写哭了。在他的案子里,我更为关注的是当代青少年...

  • 浅谈吸烟

    现代的中国农村儿,不吸烟的男人百里难挑其一。 当初找对象时,要求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吸烟。 其次才是身高、体重。 ...

  • 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www.rejoiceblog.com].pdf

  • 曾经的缺点

    行为矫正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通过学习、强化等系列训练,使人习得良好行为和克服不良 行为。 1、吸烟(到27...

  • 偶遇

    高中的生活,对他来说,就像被涂抹坏了的油画——吸烟、喝酒、逃课、去网吧、打架。高中生不该做的,他都做了,高中生该做...

  • 答应的屈光矫正经历分享

    术前 确认需要屈光矫正后,提前了解主流几种矫正方式的优缺点和【自身匹配度】。心理有底后,按着【成功矫正=70%设备...

  • 《这是我的战争》mha ver.

    交易流:关键就是资源与砍价 勇武流: 武力值与心理素质 御茶子(砍价女): 高中生。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 矫正口吃的必备心理素质

    口吃是心因性疾病,因此,矫正口吃的关键是排除心理障碍。 口吃矫正既要淡化说话前的恐惧性心理反应,又要辅以说话习惯的...

  • 浅谈失恋心理,矫正失恋者的心理偏差[失恋专题]

    失恋分手后失恋者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他以前对我这么好 他现在怎么就不爱我了 难道感情都是假的吗 我肯定的说,除了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高中生吸烟心理与矫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zn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