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我们来说「系辞」上篇的最终讲,上篇的第十至十二段。
这四段,孔老夫子基本上就是在疯狂输出自己的私货了,夸一夸「易」有多神奇,君子之道就有多正确。
篇幅较长,干货不多,通读即可,不要求记忆。
十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这一段属于孔老夫子的私货,前文讲了那么多「易」的来源、作用、占卜方式,这一段就要将「易」中的圣人之道了。
「易」的圣人之道有四:
其一,用「易」来指导言行;
其二,用「易」来指导行动;
其三,用「易」来取象,制作器物;
其四,用「易」来占问决疑。
所以君子准备做事情之前,都会将心中的疑惑与顾虑来问「易」。
「易」必会及时响应,告以吉凶。所问之事无论是现下的还是将来的,是幽微不清的还是深奥难测的,「易」都能推断出事态发展。
若不是天地间的精华所聚,「易」又如何能达到这个地步呢。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卦象,颠倒反复的玩味爻辞。精通卦变,探究爻数,就可以判定天地万事万物状态与发展。
若不是天地间绝顶的奇妙,「易」又如何能达到如此程度呢。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易」本身不思考、不作为,寂静不动,但一旦使用「易」来阴阳相感,便可以精通天下之事。
若不是天地间的至高神异,「易」又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易」是圣人用来探究宇宙深广和事物几微的书。
「易」道深广,能洞察天地万物的情理;
「易」道几微,能成就天下大小的事物。
「易」道神异,所以能洽和适宜的使万物达成,安静无为,而天下大治。
孔子说:「易」所包含的四个方的圣人之道,指的就是这些。
十一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孔子说:「易」有什么作用呢?
「易」能够沟通物情而成就万物,并包罗天下所有道理,如此而已。
所以圣人用「易」来了解物情,成就事业,决断疑难。
「易」的占卜方式圆融而神妙;卦的性质静定而多智;爻的特性简易而工巧。
圣人因此洁净心神,敛伏形体,与民共同担心忧患之事。通过「易」的占卜来预知将来之事;通过卦的智慧来累积以往的经验。
谁能做到这些呢?大概只有古代智慧、神勇而不自夸的圣人了吧。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圣人明了天地规律,体察万民事理,推衍「易」道并帮助大家去运用。
圣人也因此虔诚、恭敬,用以神化「易」的功用。
「坤」犹如闭户孕育万物;「乾」犹如开户吐生万物。这一闭一开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样的阴阳变化显现于天,可以感知的,称为象;形成于地,可以触摸的,称为器;根据这些制成器物,称为法式。
利用这些方式以应对变化,万民可以尽情享用。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道孕育太极,太极生出天地阴阳两仪,两仪生出四象,四象又生出八卦。八卦可以指导人们判定吉凶,懂得趋吉避凶,就可以创建大业。
可以取法的象没有比天地更大的了,能够表现变通之理的没有比四季更清晰的了,高悬在天以显示运动规律的没有比日月更明显的了。
崇高尊荣,没有比富有天下、贵为天子更显赫的了。物尽其用,观象制器没有比圣人更伟大的了。
探究复杂深微的事物与道理,究极未来,依次判定天下吉凶大事,成就芸芸众生,没有必要蓍龟更灵验的了。
所以天地间生出蓍龟这样的灵物,圣人取法于此,创制筮卜。
天地呈现出动静辟阖的变化,圣人效法之创制了「乾」、「坤」;
天地间垂万物万象,圣人效法之创制了八卦;
黄河出河图,洛水出洛书,圣人效法之创作了「易」。
「易」有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四种爻象,用以显示变化;
卦辞与爻辞告诉人们具体的处境与事物情状;
判定吉凶祸福的占辞,可供人们决断行动取向。
十二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大有」卦的上九爻,爻辞说,获得上天的庇佑,吉祥无比,无所不利。
孔子解释说:佑是庇佑帮助的意思,顺应天道的人就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履行信义的人就会得到众人的帮助。
能够履行信义又能顺应天道,所以犹如天助,吉祥无比,无所不利。
孔子说:古书上讲,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语言,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那么圣人的思想能够完全体现出来吗?
孔子又说:圣人通过设立爻象来表达思想;设立卦象来反映真伪;撰写卦辞、爻辞来传达语言;通过卦、爻的变化来施礼天下;玩索蓍占来提现「易」的神奇作用。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乾」、「坤」两卦,是把握「易」道的门径。这两卦确立后,全部的易理就蕴含其中了。
「乾」、「坤」两卦一旦遭到毁坏,则全部的易理就无法察见;反之,如果无法察见易理,那么「乾」、「坤」两卦也就等于名存实亡了。
无形象称为道,有形象称为器,根据道与器的转化之理,总结规律并指导实践,称为变化。
将这样的道理推行于万事万物,称为通达;应用于众人的日常生活,称为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爻象和卦象,是指圣人洞见天下繁杂之事,根据易理来比拟形态,象征内蕴,称之为卦象。
洞见天下的运动,根据易理来关照其融汇变通,推行等级礼数,称之为爻象。
究极天下繁杂之事,都表现在卦象、爻象之中,占断天下各种运动现象,都体现在卦辞、爻辞之内。
其规律,都在卦、爻的变化里,把这个规律和道理扩展到万事万物,都反映在阴爻、阳爻的融通变化。
「易」的神妙至理依赖于圣人,安静无为而成就万事万物,沉默寡言人而能取信于人。
在这三个段落中,孔老夫子讲了天、人、地的哲学模型。
又论述了道、器、利、用四者,及其之间的关系。道之用以器载之,器之利依托于道。
「系辞」上篇十二段,全部解读结束。
「知识点」
道、器、利、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