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71176/1003d0a449db9337.jpg)
冯唐说,写作的过程,也是沉静思考和凝练的过程,仿佛躲开人群,屏息敛气,抬头看到明月当头。
我加入007社群写作,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为了每七天写出一篇好文章,看了很多书和电影,学习了不少写作的技巧,在坚持写作的过程中,我可以沉静思考,偶尔抬头,也会看到明月当空。
我喜欢读书、电影和诗词,能够背诵八百多首古诗词,我的写作也主要以书评和影评为主,这篇文章就从书评、影评的写作、如何提高文笔以及文章修改四个方面展开,希望能带给大家思考。
一、读书笔记
阅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是一个耗费时间和心力的过程,不论是抒发情感还是阐述思想,不论输出读书笔记、书评或者讲书稿,都能将你的读书价值最大化。
读书笔记不是让我们去摘抄书中的句子,而是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书中的核心内容和观点,最好还能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相关思考,或者引入一些故事以及生活中的观察来支持自己所认同的观点。
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把能够触动你的,可以展开书写的部分,用便签做好标记。把你有感觉的段落和句子记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好,哪里好。把好的地方写出来,或是你由此联想到的其它信息,感想都可以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和互动速度会越来越快。
比如我在阅读书籍《我口袋里的星辰如砂粒》时,当读到韩松落写他妈妈生病,长达八年,将家人都拖入了无望的深渊中,我就想到了作家徐晓在《半生为人》中,因为丈夫周媚英生病,也有过类似的深沉的痛苦和噩梦般的经历,于是两厢结合,文章就有了流动的力量。
还有在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时,弗兰克在集中营的生活,让我想起经济学家顾准的遭遇和《寻找家园》中的历史学家安兆俊,将他们的故事展开来写,在生命意义以及灵魂深度的探索上,就有了纵深感。
安妮特·西蒙斯 在《故事思维》里强调“事实无法形成信任,信任需要故事维系它,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能激发人们对你的信任。”
由此可知,在文章中,加入故事,将会大大提高文章可阅读性。
书评写作,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非常重要,而我恰恰属于读书很慢的类型,读完还记不住,为此报名学习了一些阅读课程,看了一些提高阅读效率的书,得到精品课《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学了三遍,同时做了阅读方面的练习,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有所提高。
经过练习,我不再按部就班逐字逐句的读书,而是在拿到书之后,先快速浏览书的序言、后记,以及目录,提出类似如下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本书?
他从哪儿开始的?
书中关键的问题有哪几个?
他的主要逻辑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阅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写作老师鼹鼠的土豆说,所有书都不能白读,从微观上说,每篇书评、每条笔记都可以涨粉赚钱;从宏观上每本书都是知识边界的拓展,眼界的提高。
她的经验是读一本书,发布5条笔记在各平台(发笔记可以涨粉),写一篇1500字书评,写一篇8000字讲书稿,等攒够5本同类型书籍,再出一篇书单。因为读书比较费时间,集中读同类型的5本省时间精力,又可以赚3次稿费(书评、讲书稿、书单),又可以涨粉。
我们刚开始写作,当然无法像她那样,但是每本书都不能白读,读完后,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不仅能够收获书中的精华,还能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何乐而不为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071176/43cc652615039c25.jpg)
二、影评
我刚开始写影评或者观后感的时候,都是随感而发,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镜头、语言、背景等,全凭一腔真情写。
影评界的大咖蒂莫西·J·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分享的影评写作第一步是,写影评之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影片片名和情节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电影以此种方式开场?
为什么以这样的画面结束?
这部影评和同类题材的电影有什么异同?
摄影技巧是否有显著特点?
剪辑上有什么特点?
那些镜头是亮点?
这些问题为影评提供了写作思路,当然想要把这些问题写清楚了,需要补充大量的电影知识。如果想写比较专业的影评,可以阅读《如何写影评》《认识电影》等书籍,补充些专业的影评知识。
我看每部电影都要写一篇短评,特别触动我的电影,会写长篇影评。虽然短评只有简单的140字,却很能考验你的整合总结能力,需要用高度凝练的思想和语言,把电影做最合适的总结。等到灵感枯竭或者特别忙没有时间写的时候,把豆瓣的短评整理一下,就能写出一篇影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5071176/5dddd977ea27e54c.jpg)
三、文笔
我记得有位大师说过,重复阅读或者练习过去已经学到的知识,带来的价值非常大。比如,通过间隔性重复彻底读透少量资料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要超过泛读20本书所产生的影响。
前段时间阅读了《大师们的写作课》和毕宇飞的《小说课》,两本书都提到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提升文笔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经典作品,作者自己在创作好的小说之前,也需要阅读和研究大师们的经典小说。
比如在阅读这两本书的时候,不仅仅要阅读作者的文本,还要延伸阅读作者在其中提到过的文章,比如汪曾祺的《受戒》,这篇文章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学习过,大家应该都记得明海小和尚和小英子懵懂又美好的爱情故事,经过作者的解读之后,重新阅读,会有另一番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比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有时候这些延伸阅读甚至比阅读作者的书更重要,因为它们都是很经典的作品,只有完整的阅读原文,才能感受到何为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对照原文,回头看解读,会有不同的收获。
说起经典,有两段话影响我很多,一段出自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另外一段是余光中写李白的诗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两段话让我开始喜欢上张爱玲小说和李白的诗歌,从此开始用心阅读张爱玲,背诵李白诗歌,让我体验了中文写作中最厉害的文笔和诗词殿堂中最豪放不羁的诗歌。
想要提高文笔,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我在写晨修日记的时候,有一项是每日箴言,记录每天看到过的好段落、新概念、新知识,经常翻看,写文章的时候都能用得上。比如我在写《小说家的十四堂课》书评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破题,浏览晨修日记,发现了每日箴言中冯唐说过的一段话:有极个别的小说家,就是能像一流摇滚乐手,在字里行间产生现场感,产生大麻味儿,白纸黑字地让你失魂落魄。用它来破题,就会比较吸引人。
记得很久以前,看到有知青写她的上山下乡生活,最快乐的时候是放羊时大声背诵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还看过一篇小说《外婆的长恨歌》,写侨居国外的男人,最开心的事情是接到外婆的电话,听她在电话中吟唱白居易的《长恨歌》。
如今,我也在上下班近一个小时的路程中,找到了我的乐趣,背诵诗词。从我家到公司,步行有二十多分钟的路程,我在这一段树影婆娑的江边小路上,背了数不清的诗词,有时候背完长篇的《长恨歌》,路程才走到一半,耳边依然是各种车辆的轰鸣喧嚣声,而我的灵魂却有一种被涤荡一清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5071176/1daefa2154d7c516.jpg)
四、修改
不管写作什么题材的文章,都需要反复修改,每次修改都会有新的想法。
细节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态度和用心程度。错别字会给用户造成阅读上的障碍,也会影响你的个人品牌。
文中最好不要出现过长的段落,从排版和视觉上尽量追求美观和阅读的舒适度。
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每次修改都聚焦在错别字、标点和遣词造句上,反复推敲才敢慎重的写下一个词语或者一个比喻,我被这些细枝末节遮蔽了双眼,看不到巍峨的泰山。现在写完一篇文章,我会从以下几个角度修改和调整文章:
1、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的核心观点有哪些?文章运用了什么材料和数据来支持核心观点?
3、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是否流畅?
4、文章风格是否适合目标读者?
5、是否有文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
每次写完,经过这五道关卡的打磨,基本上就可以淬炼出一篇很有诚意的文章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071176/58192ea03436ce80.jpg)
在电影《黄金时代》中,萧红凭借一支写作的笔,遇到了萧军,遇到了东北作家群,遇到了鲁迅和丁玲,遇到了所有应该遇到的人,成就了让人向往的黄金时代。
而我,也在007这个社群,相遇了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因为写作相遇,而相遇也成为我们的写作内容。写作是咒语,是让我们瞬间心意相通的魔杖,开启了我们的黄金时代和英雄之旅。
无数个007er的相遇,也会如同许许多多个萧红的相遇一般,成就许许多多个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