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玫瑾老师在一期育儿讲座中,回答了一个问题:
“人活着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十分认同她的观点。
人生最基本的,一个是健康,一个是自由。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健康。
健康的人,活得自由,才会感到幸福、快乐。
02.
一位学者在欧洲访问,游学,一次,在超市里,看到一个篮子里放着1枚鸡蛋,另一个篮子里放着6枚鸡蛋,但是,那1枚鸡蛋的价格,却比那6枚鸡蛋价格昂贵得多。
这位学者对此很不理解,就拿着那装着一枚鸡蛋的篮子问超市管理员:
“这个是鸡生的吗”
然后,又回头望着那6枚一篮的,问:
“那个,是鸡生的吗?”
超市管理员:
“当然是,都是鸡生的。”
学者:
“那这个,为什么这么贵?一枚比那6枚的还回?”
超市管理员看着那装着1枚鸡蛋的篮子里的鸡蛋,说:
“因为它是有机鸡生的。”
补充说明一下:
外国超市管理员口中的“有机鸡”,就是我们这里俗话所说的“溜达鸡”,就是那种散养的鸡,这种鸡,边溜达,边自己抓小虫子吃,在野外自已随便溜达,不圈养,日照充足……
这类溜达鸡生的蛋,在我们这里叫“笨鸡蛋”,营养价值好,也比普通鸡舍养殖、统一在流水线上用鸡饲料(往往添加大量)
而我们这,在市场上,“笨鸡蛋”因为有营养,也是很贵的,与养殖场鸡蛋分着销售,几元钱一枚。
03.
关于科学育儿,李玫瑾老师
举了几个例子:
有20多岁孩子的家长,求助咨询她,想问问自己的孩子高考考了那么多分,“将来学什么专业好?毕业后干啥啊?”
还有家长跟她抱怨:
“咱家孩子处了一个对象,我没相中,怎么看都不顺眼,怎么办?……”
正如李玫瑾老师所评价的那样,现在,很多中国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干预太多,很多事都替孩子做主,孩子没有“自由”,怎么可能快乐?
不快乐的人,何来幸福感?
04.
我的思考:
“双减”政策落地,各基层学校都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也纷纷推出了一些举措。
所有学校,几乎都“一刀切”的延时放学,“课服”已各种方式粉墨登场。
有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为了照顾老师情绪,安排了“多学科”课服。
因为延时放学,相当于每天增加了一节“课服”,所以,孩子们的“课服”费,由原来的每天5元,增加到了每天10元。
秋分以后,冬天迈着不变的步伐,款款走来,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天也越来越短(天黑得早)。
晚上6:30放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校门口,黑压压的家长贪黑来接孩子放学,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长辈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去接他们放学,也有家长因为忙,没法那个时间去接的,那些孩子就自己坐公交回去。
一个隐忧:
乡村的大街小巷,像城里这样有路灯吗?
低年级的孩子,还有那些放学必须自己独自回家的少女们,他们的人身安全有保障吗?
05.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一则新闻:
某高中,一次性通过“家长委员会”一次性收取43万元,引起社会热议。
记者追踪报道,校方回应:
钱,都是通过“家长委员会”成员收的,学校和老师没经手,费用是“课服费”,是一次性收取了一年的600元,所以才几十万……是政策允许的……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没见后续报道。
【追问】
“双减”政策,学生减负了,孩子们被“一刀切”的在学校接受“课服”,被迫延时放学,他们乐学吗?他们快乐吗?
还有,老师们的负担加重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增加了,每个老师都是社会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角色和责任,那些孩子还小的双职工家庭的老师们,为别人家孩子“课服”时,他们的孩子有人替他们接吗?
谁来给老师“减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