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李氏叹

为李氏叹

作者: 明并表微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22:57 被阅读0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群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以上的古诗,都是写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可看了《史记》、《汉书》中李广的传记,无不对他及家族的境遇而深深叹惋!

    李广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在塞外边疆戍守几十年,曾任多地郡守,威震匈奴,又曾在七国之乱时立功,还担任未央宫卫尉,这么多功劳,临终也未曾被封侯,连死也是悲壮的自杀,只因其不愿面对“刀笔吏”。在封侯一事上,还不如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敢,只随霍去病出征一次,立下战功,即被封为关内侯。

    李广有三子,长子当户,次子椒,三子敢;可悲的是前两个儿子都先李广而死,史书没有记载李广在失子后的情感波动,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人性人情方面而言,李广也应是异常悲痛的;可三子李敢在不久之后,又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敢以为父亲的死,大将军卫青脱不了干系,他竟到大将军府大闹,并且刺伤了卫青,这样一来,作为骠骑将军、卫青外甥的霍去病自然不依不饶,在一次与汉武帝狩猎时,激愤而起,用箭射死了李敢,而汉武帝又因太宠爱霍去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用李敢是被鹿角撞死的,把事情掩盖了过去。

    将门出虎子,这说法千真万确,战国末期的王剪、王贲、王离,就是祖孙三代,同为秦国的主将,还有蒙骜、蒙恬、蒙毅是父子三人,甘茂、甘罗是祖孙二人,史书记载,李广的先祖就是战国时的李信。

    李陵是李广的长孙,可谓能文能武,按说汉武帝惜才,由他对霍去病的态度可见一斑,若没有李陵后来的境遇,汉武帝岂不又得一员骠骑将军!

    李陵率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与单于亲自率领的十一万铁骑作战,李陵以五千步卒,杀伤的匈奴骑兵已超过自己的人数,又得不到援兵来救,可恨的是管敢小卒竟将这个军事秘密告诉了单于,最后,李陵不得不让士卒分散突围,他和韩延年带领几十人,与匈奴骑兵相遇,韩延年战死,他不得已而降匈奴,出兵时五千人,回到汉朝的仅四百余人。

    对于李陵投降匈奴,我觉得司马迁的观点是可信的:即李陵虽然暂时投降了匈奴,他在适当的时候会回来的。但作为一国之君,拥有无上皇权的汉武帝却不相信,再加又听了谣言,认为是李陵在给匈奴训练士兵,准备打击汉朝,实则是李绪而非李陵,结果把李氏一门灭族,等于是把李陵的后路给堵死了。

    李陵的《答苏武书》中说的非常清楚,此文绝对是一篇泣血之作,被选入《古文观止》。倘若汉武帝把李家好好奉养,李陵又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又怎么会一直待在匈奴呢?

    因李陵的事情,后人多有名不平的,李世民说: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杜甫说:李陵苏武是吾师。辛弃疾说: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但即便如此,人们大多只知苏武,说他有气节,在匈奴十九年,能知道李陵的,绝对是少之又少,寥寥无几。

    太史公也是同情李氏一门的,不然,不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不会因为替李陵辩护而遭遇宫刑。

    在叹惋之余,我也常因李广杀霸陵尉的事情而耿耿于怀,这件事,至少能证明李广不够大度,与袁盎、韩安国相比,他确实差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李氏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d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