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组织了一次打羽毛球的活动,本来我是不想参加的,首先觉得和大家都不太认识,其次是上班一天我好累的想休息,再一个就是真的太久没有运动了不知道体能如何会不会不行太丢人。但是怎么说呢,可能还是因为内心很喜欢打羽毛球所以还是去了。打的酣畅淋漓,打的我很开心,被别人夸打的好,体能好,终于轮到自己的主场,太久没触摸到的自信终于又触摸到,太开心了,长大以后太多时候被别人否定被自己否定,我渐渐忘记自己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做什么能够让自己真正开心,竭尽全力。打球过程中渐渐释放自己,为自己的好球欢呼,为接到对手的险球而捏一把汗,尽情的跳跃和喊叫,这是我的主场。仿佛看到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倔强不认输的十几岁的自己,那时的自己虽然一无所有但是并不贫穷,多的是激情是冲劲是自信,那时不知穷为何物,那时不知输为何物,那时只为自己心中所想努力,总觉得只要伸一伸手就能摘到月亮,不停地奔跑奔跑、跳跃跳跃。怀念不知天高地厚的那时。
看到旁边的有教练在教如何打羽毛球,十几个人站好队,在学习挥拍的动作。这个场景和我们体育课学老师教打网球的一样,怎样握拍,怎会挥拍,怎样发球,接球的时候怎样的角度和力度等等。但是反观我的羽毛球学习经历,简直是一部野蛮生长史。最初应该是在姥姥家,跟着表哥学的,那时姥姥一家还住在老宅,房子后面是一条路,地方比较大,我们就在那打,应该是冬天,反正是稍冷的时候,打球是为了暖和,不过应该也不是太冷,风也不大。我忘了我具体是怎么学会的,反正是真的没有人教怎么挥拍怎么发球的,就是看葫芦画瓢,有样学样,表哥怎么做我就跟着怎么做,真的是练得的多了就慢慢会了,还记得那时姥姥也慢慢跟着我们陪练也会打了,也能打上几个回合。不过我们因为是业余的,有些动作是不标准的,且我们都是为了对方能借接住自己的球多打几个回合而相互迁就对方。后来慢慢看电视,我才知道,正规的羽毛球是有网的,发球是有要求的,为了打败对方尽早结束比赛是故意出球不易刁难对方的。不过反正我们都是为了玩的开心,也就不管那么多规则了。反正我偶尔打也差不多都是和男生打,男生的力气和体能都相对好些,我很喜欢这种棋逢对手的感觉,打的一身的汗,最后看谁先累瘫,尽管已经累得不行了,但是还是朝对方叫嚣着一定要弄死你,哈哈。记得唯一一次的棋逢对手,是初中体育课和体育老师打,真的很开心了,就是我最后体能不好,实在累得不行了,但是依然开心,不仅是得到老师的肯定也是得到了自己的肯定,内心对自己说看吧你就是很棒。所以但凡有机会棋逢对手去打羽毛球,我便会竭尽全力,尽管第二天浑身酸痛,但是我知道这种机会不多,这种感觉很爽,所以我很珍惜。
刚刚说到野蛮生长,让我想到了一些东西。说到学习,我记得高三那时逆反心很重,我的逆反是对老师的,我觉得老师说的基本上都是废话,老师都会说,你每天做多少题,把这些不懂的都弄会,然后背诵记住,最后时不时的复习就能掌握,就能考高分。我的困惑在于大家都知道如果能不打折扣的执行完这一套流程,那我们肯定能得到预期的结果,这是一个真命题,一个正确的逻辑,完美的无懈可击。但是,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每一步都做好,每一个同学用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类似的经典的方法,但是为什么结果不同的。其实就在于很多同学就是个执行者,做这些就是为了心安,就算最后没得到好的结果也可以让老师背锅,我就是照着老师说的去做的,没考到高分不怪我,我尽力了。典型的甩锅行为,但我也并不是站在老师这一方的,老师大多也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讲新课,发试卷,讲题,掌握的不好的同学下去自己再多复习复习,基本上就这样完事了。也许是应试教育的学习真的太紧张了,每一分钟都被这固定的流程占据了,老师也好,学生也罢,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留时间给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一步出了问题,为什么,怎么解决,就这样一直不停的增加bug,来不及修复,最后变成了无所谓的学习机器。不过这跟野蛮生长有什么关系呢,你会发现不管怎样还是有一些尖子生有方法学得快,他们有些或许是天资聪颖,但有些却是勤奋刻苦,还有一些人可能真的很笨吧,学习比谁都刻苦认真,但是成绩可能只是个中等甚至是靠后。但其实也很羡慕这些人,不放弃,不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不会不好意思问老师问同学,最后你会发现他们的成绩大都在后期有一个质变,一个突飞猛进,所谓醍醐灌顶所以厚积薄发也就是这样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不可复制,无可替代,无论你是哪一种方法只要你用到极致就会达到你想要的结果,任谁都是只看结果而不在乎你的方法的。相同的老师教出不同的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在野蛮生长,野蛮二字之中包含了多少不确定,多少未知,多少惶恐,多少质疑,多少竭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多少的艰辛摸索,多少的孤独前行。也正是因为成长的如此的坎坷,所以我们才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长期的困顿停滞在于我想改变,虽然从前那种笨方法有效,但是我需要比别人付出的太多,我不想这样辛苦,也不想承认资质愚钝,总想证明些什么,总想改变突破些什么,来回的尝试,蹉跎了岁月,错过了机会,最后才真正明白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最笨的方法其实最原始的方法最有效地方法最近的路径。当我开始在意路径大于在于方法的时候我就已经注定失败了,如何评定好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拿结果评定的而不是方法本身。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有用才去做,而是你做了之后才知道有没有用,人都是有惰性的,总想着省事,总想着直接做有用的,不做无用的浪费时间,但其实呢,就像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无用也是有用的一部分,可能就是无用和有用的有机组合产生了某种反应,这种反应的最终成分叫成功或是失败。
想起来冯仑的《野蛮生长》,明天刚好休息去图书馆借来看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