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买入“被套”是常态呢?原因有三
一、准确地预测未来是困难的,短期股价的涨跌更是不可预测的。有谁能够准确地预测吗?连巴菲特都说他自己做不到,你我他等普通的投资者更是做不到了,如果说有能够做到的,估计那就是神了,而“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是我们常人无法把握的。
二、低估或合理是一个大致区域,而非某个精确的价位。曾有朋友在我以前的投资札记下面留言道,我本是准备于1500元抄底茅台的,结果却是如此这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投资习惯,因为我们说进入“射猎区”,大致一种区域,而非某个具体的价位。其实,这些投资朋友的心理我很清楚,因为,价位到了1600元,他们可能会想1500元,到了1500元,他们又会想1400元、1300元。哎,人心啊就是这样“不古”!
三、安全边际是你对企业的理解度,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价位。这话并不是我说的,是段永平先生说的。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这话是说到了点子上。其实从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比如,从未来十年八年看,一时“被套”个百分之二三十的,有时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反而常常是后来的悔不该“量不足”!我们是不是常常股价涨上来有这种“悔不该”呢?我想很多人经常是这样的,至少我经常有这种心理。
股价下跌,“被套”个百分之二三十,其实恰恰是检验我们对一家企业是否真正理解,以及理解至何种程度的试金石,如果股价跌下来,我们不仅不想跑,反而有钱敢于继续买入,可能就大概率地说明,我们真的是对一家企业理解深刻了,否则,就需要检查自己原来是否是叶公好龙,是否真正理解到位了。
所以说,当我们买入某个具体标的,一时或者一定时期之内(个别时也是以年计算时间单位的)“被套”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说过,个人投资者差不多永远是个净买入者,即自己的现金流是慢慢流入股市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时“被套”反而是好事,因为我们可以持续买入的,即便是没有后续资金了,打新收入或者股息收入还是可以继续买入的。当然,前提还是自己对所投企业的那个“理解度”如何(这个理解度,包括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优劣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