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友友善意地留言告诫我:抄袭古文没有意义!的确我也不是非要挂个意义才重读并摘抄《论语》的。但是读完一遍后感觉还是有一些个的收获和感悟,不妨给大家分享分享。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文字,在这些对话和日常里却蕴藏着孔子思想的精深要义,用现在的话说是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它是中华民族这近三千年来文化的根脉所在。我的体会很粗浅,难登大雅,就因陋就简随便写一写,也算没辜负抄袭一场了。
第一,“学”。孔子是教育家,对教和学的认识不比现代人落后。论语开篇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后面还说“有教无类”,这是说老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你看看现在的我们,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也没个学生的样子。这就牵出了下面一个点:礼。
第二,礼。礼,礼仪也。我理解的礼并不是仅仅说常规意义上的繁文缛节,它的本来意思是规矩,也可以说是仪轨,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它有一个规定动作,这一套动作是有执行标准的。搞这套标准的意义在于与人相处时形成稳定的预期,不要小看这个预期的稳定性,它极大地减少了社会的沟通成本,同时它也是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合作品质的最佳方式。试想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愈矩”时,这个社会得多大同繁荣,政治会昌明到何种程度,老百姓的日子得是多么的安祥喜乐?!
第三,“仁”。论语卫灵公篇内,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仁,二人为仁,说的是同理心,有人说仁即“忠”、“恕”,将这二字折解开来即是中心,如心,通俗讲不就是将心比心吗?所以孔夫人教化我们:“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达人”。
论语里没有“道”、“命”等等的形而上,但无处不以“德”范示以后学,通篇记录的是夫子的日用常行,可以说它就是一部“师”德典范的文字纪录片,静下来耐心点跟着学、照着做,保管你身正,修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