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二姐去陪在乡下养病的妈。
二姐说起现在侄女的几个追求者,妈说:找个差不多的就行,比如家境吧,不要太穷,也不要太富。找个太有钱的人家,反而被看不起,是不会幸福的。
很久以来,人们常常将门当户对作为男女婚姻匹配的标准之一。这主要是:一来传统的婚姻多数是为了家族利益的互补互利;二来相似家庭环境出来的男女生活习惯、见闻认知、价值观念等都大致一样,彼此适应性更好;三来两人不会因为财富、地位的差距,对对方带有成见,甚至看不起其中一方,另一方也不至于因此“仰人鼻息”,小心翼翼,压力山大。
这些都有道理,但是时代在发展,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通常是大家族群聚,至少是三世同堂,现在多数家庭都是核心家庭——父母与孩子。家庭的组建前提是爱情,组建后的家庭关系更简单,父辈家庭与儿辈之间相处也更理性,保持必要的健康距离。比如郭晶晶和霍启刚也会离开霍家,单独生活,不需要掺和霍家的一锅粥,也不允许霍家人随意插手自己的生活。
不敢嫁富贵之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对方以势欺人,因利生隙。
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你没有想要仗他们的势,占他们的利,你有你的事业,有你的生活,就不用担心,更不用怕。他们开他们的宝马,你骑你的小毛驴;他们拥有他们的辽阔牧场,你认真耕种你的一亩三分地就够了。
你与他走进婚姻的前提是什么?是彼此爱慕,彼此欣赏啊!
如果不是,那你的选择本身就意味着不幸。
曾经有一次课前推荐,一个16岁的男生在评价《我的前半生》时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要将自己的青春当商品卖掉,你就不要奢望对方对一件商品有感情。
你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随时离开的勇气,他们的钱或权与你何干?他们能用什么“瞧不起”你?
如果没有爱,如果你不尊重你,不欣赏你,即使对方没钱,你也不会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