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思考相伴 得圆融无碍——读《心安即是归处》

与思考相伴 得圆融无碍——读《心安即是归处》

作者: 一叶田田 | 来源:发表于2022-10-09 21:01 被阅读0次

      国庆假期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这是备课组汪老师推荐给高一孩子们阅读的课外书。

        之前读过季老的《牛棚杂记》,感叹:年近花甲,却遭遇如此苦难的生活,然而,季老像在说别人家的事——半蹲式站着被训,头顶高帽,被批斗,被甩耳光,被辱骂“滚回家去,老畜牲”……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读之不能不让人心酸落泪。

        然而,我困惑的是,季老为何能如此平静地叙述这一段悲苦人生呢?

        在读《心安即是归处》时,似有所悟: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跌宕起伏。再无什么波澜壮阔可以让他内心波澜起伏,因而先生心思沉稳而客观,曾入乎其中,后出乎其外,超脱而理性。

      并非所有的经历跌宕起伏的人都能如此: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专注纯粹,安于当下。经历很重要,然而面对经历的态度更重要,先生的态度,我在《心安即是归处》中可窥见一斑:思考,谦卑地思考。是永不停歇的思考,让先生通透、朴实、纯粹、平淡、遵从己心。

      每篇文章,我们都能看到先生的思考。

      在别人无思处而有思。在延吉吃生鱼片时,先生看到端上来的生鱼便“心情迷离,神志恍惚,怵然、悚然、怆然、怂然、悻然、惘然无所措足,一下子沉入梦幻之中……”而此时满桌的友人吃风甚健,先生却已经出离现实,和在桌上被分吃的活蹦乱跳的,瞪着眼,摇着尾,摆着鳍的大鳞鱼进行着充满人文性的对话,最后先生“沉思完毕,心情怡悦,跟着延吉的主人,走出饭店,汇入花花世界的人间,兴致盎然,欣赏我毕生八十一年从未见过的延吉风情。”这种出离奇的思考方式,是对人类残忍行为的反思和救赎,是为求得心安的门径。

      在别人交口称赞时,季老审慎思考。在《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中,说到六朝时代名士们的潇洒,“比如刘伶的‘死便埋我’什么‘雪夜访戴’,等等,应该算是‘潇洒’吧。可我立刻又想到,这些名士,表面上潇洒,实际上心中如焚,时时刻刻担心着自己的脑袋。”“我的思维活动又逼迫我把‘潇洒’,也像‘糊涂’一样,分为两类:一真一假。六朝人的潇洒是装出来的,因而是假的。”季老对于大家敬佩称赞的潇洒,审慎区分,遵从己心,不盲从起哄。文章的最后,季老还是停不下思考:“写到这里,这一篇短文可以说是已经写完了。但是我还想加上一点我个人的想法。当前,我国举国上下,争分夺秒,奋发图强……哪里容得半点糊涂、半点潇洒……张弛结合,斯乃正道。”在《真理愈辩愈明吗》《送礼》《坏人》等中多篇目中,我们都能领略到季老的思辨之强。

      在“老生常谈”中翻出新意。《忘》,健忘、淡忘、遗忘,还有季羡林特色的“忘”的学派,在自嘲中,老先生翻出“忘”的新意,“我常常暗自胡思乱想:造物主这玩意儿真是非常有意思。他既严肃,又油滑;既慈悲,又残忍。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面对“目不明,耳不聪”,季老以“思”自渡。

      更多的时候,季老是在思考中自我净化和提升。《义工》中,那些名门大小姐,努力学习,做不同凡响的素斋,从凌晨到深夜,做着自己工作之外的志愿服务,热情周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的心灵似乎又得到了一次洗涤”。《在满洲的车上》中“回忆夜里车厢里的那一幕,我真不寒而栗,心头充满后怕。如果我不够警惕顺嘴发表了什么意见,其结果将会怎样?我不敢想下去了。”季老的回忆和思考,让一件件事在生命中成为了成长的里程碑,有着昭示做人做事的道理的意义。

      在生活中,谦卑地思考,季老在日常中做着探究的课题。《马缨花》中,季老思而有得:“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时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我从此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而且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它能告诉我很多事情,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送给我无限的温暖与幸福;它也能促使我前进。”季老谦卑地学习马缨花,也学习猫,并倡导人类学习“我同猫们相处久了,觉得他们有些东西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这些万物之灵应该屈尊一下,学习学习。即使只学到猫们处理死亡大事这一手,我们社会上会减少多少麻烦呀!朋友唐老鸭送给季老的九十华诞的礼物——南极的植物,身高6厘米,寿高6000岁,季老在《来自南极的植物》中写到:“想到这一切,念天地之悠悠,后不见来者,我面对这一株不起眼儿的‘植物’,我只能惊诧得瞠目结舌了。”季老太爱思考了,面对这份寿礼,想到宇宙鸿荒,天地万物,六千年前,六千年后,着实把自己给惊诧到了,也惊诧到了一个个认真阅读的读者。

        季老的一生也许正因为爱思考,善思考,才让他在生活的起伏中圆融无碍,臻于化境。

相关文章

  • 与思考相伴 得圆融无碍——读《心安即是归处》

    国庆假期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这是备课组汪老师推荐给高一孩子们阅读的课外书。 ...

  • 猫看人间百态,怎么想?

    读季羡林的《心安即是归处》,对扉页上的 因为世事无常 心安即是归处 愿你历经沧桑 永葆天真模...

  • 读《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是季羡林的随笔散文,文章大多收录老先生八十岁至九十多岁的文章。 平淡无华的文字,充满生活的哲理,用...

  •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读...

  • 2021-01-06

    心安即是归处

  • 心安

    心安即是归处

  • 人间沦落

    因为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愿您平安喜乐,得偿所愿甚好

  • 心安是也

    人生无常, 心安即是归处。

  • 2019-04-19

    人生无常, 心安即是归处!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最近在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初识季羡林还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同宿舍的一个北京女孩非常喜欢读书,每每从家里带来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思考相伴 得圆融无碍——读《心安即是归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ln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