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细谈帛纱

细谈帛纱

作者: 和寂庵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8:43 被阅读38次

《诗经》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在望,即仰之,大道在前,即行之。在茶道学习中,亦如是。瞻仰老师所学,一心向往。

学茶道的人,最先接触的大多是“帛纱”,这个像手帕一样的方块真丝布料,其用途类似于抹布,但却不是真正用来擦拭脏污的,仅仅是点茶时一个象征的道具,象征清净的境界,并以此消除杂念,照见本心。

不管是日本茶道的何种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或者是武者小路千家,他们在点茶时都会携带两块真丝制成的布巾。里千家携带的是「帛纱」和「古帛纱」,而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携带的是「帛纱」和「出帛纱」。众人可以在颜色上分辨所属流派,里千家所用帛纱颜色为赤色,表千家为朱色,男性为紫色。

由于帛纱为细致柔滑的绢丝制品,不能水洗,否则就会缩水,有人这时就会想“可以干洗吧”,自然,不能干洗,不然光泽就会尽失。就好比一件名贵的衣服,水洗之后码数变小,颜色变淡了,还能穿出门吗,当然不行了呀,帛纱也是如此。

正方形的帛纱,只有一个边没有接缝,其余三边皆有缝制的痕迹,以此来辨识帛纱的正确方向以及正反面,不能随意乱折,里外不分,恐弄乱了折痕。因此闲置不用时,应平铺,或放书中夹着,或被稍有重量的物品压着。

茶道入门课中,叠帛纱是尤为重要的,需反反复复的练习,不然就会出现叠的不整齐,叠的过程中两角散开等各种情形。在擦拭茶枣时,将帛纱从怀中取出,呈三角形,光面朝上,两手食指和拇指夹住左右两侧大约三厘米的小角,其余手指并拢由后至前翻到小角上方。右手抬起至胸前,前臂与大臂呈直角,左手往下移,同样前臂与大臂呈直角。这时帛纱呈直立的状态,左手手指松开,将帛纱下端放下,同时左手呈虎口状上移,直至帛纱的二分之一,将帛纱散开的小角内折,左手拇指在帛纱中,将帛纱折叠,左手平放于胸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右手食指在帛纱上方,由左至右画“一”字,将帛纱再次二分之一折叠,左手拇指夹在帛纱之中不动,其他手指在帛纱下方将帛纱托住。右手往下切,将帛纱握住。左手拿茶枣放于胸前由左至右,再覆于茶枣上方由前至后擦拭。

擦拭茶勺的折叠方法不变,只不过这时不切,画完“一”字之后折叠直接平放于左手,右手拿茶勺,进行擦拭。在其擦拭过程中,茶勺不能朝上,应朝下,不然会给人一种傲慢无礼之感。擦拭带有抹茶茶粉的茶勺后,应往建水中拍打两下,之后折叠挂于腰间。

当夏季茶室换成风炉时,点茶前应用帛纱将茶壶的盖子盖上,在倒水时用叠好的帛纱至于盖子上方,以免盖子掉下,同时也可避免烫手。

虽然帛纱不会给客人拜见(观赏),但也应该珍惜,爱护。不管是帛纱的折叠方法,还是点茶作法,都应保持优雅的姿态,这不仅限于茶室中,还应在生活中时刻谨记。

相关文章

  • 细谈帛纱

    《诗经》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在望,即仰之,大道在前,即行之。在茶道学习中,亦如是。瞻仰老师...

  • 金秋瀑布

    五绝 展帛万重纱, 莹盈动彩霞。 翩跹珠玉起, 秋锦瀑添花。

  • 《宝塔诗》

    宝塔诗: (古诗真奇葩) 《一》 花, 细蕊,奇葩。 香满屋,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

  • 民间歌谣

    久闻妹妹一枝花 久闻妹妹一枝花 日织绫罗夜织纱 一日织得三丈帛 哪个不想与妹成个家 情妹生得白纱纱 脸红好比胭脂搽...

  • 花 细蕊 奇葩 香满屋 缀天涯 如粉如黛 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 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 丽容迎客添茶 ...

  • 帛、帛金、财帛

    “帛”,是丝织品,为古时贵重之物,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帛金,指葬礼上送的礼金。以前出席丧礼都会送些数目为单的钱...

  • 花 千娇,百媚 如粉黛,似帛纱 片片展姿,朵朵开发 昭君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清风撩动春意,芳香散进人家 蝶舞蹁跹莺...

  • 历史有点儿莫名其妙,那个人这样想。 每一个上一秒都是历史,在历史中,也许有忠,也许有奸恶。有的是至高无上的那个人,...

  • 【帛】

    【帛】温/丘山雨辰。 时光惊艳了四季,四季惊艳了眼眸。眼眸惊艳了情愫,情愫惊艳了远方。一篱竹斜暖阳,一树鹿丫亭晚。...

  • 一场秋风里的旅行(1)

    那天,风吹得正好 不热也不冷 天上的云 如帛如棉又如纱 草原朗阔 边塞威迫 咣当一下 就见你 万福啊 秋风里的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谈帛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ny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