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作者: 七月_未名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2:57 被阅读0次

    目标课文:九上第一单元,诗歌单元。《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

    训练目标:初步学会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的主要路径与方法

    一、意象(主意象、次要意象);

    二、意境/境界;

    三、时空跳跃与转换;

    四、用字(陌生化);

    五、韵律/格律;

    训练方式:资料学习三节课,当堂检测40分钟(两首诗二选一,写一篇鉴赏文章,500字左右)

    训练诗篇一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训练诗篇二

    呼唤

    余光中

    就像小的时候

    在屋后的那一片菜花田里

    一直玩到天黑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总似乎听见,远远

    母亲喊我

    吃晚饭的声音

     

    可以想见晚年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五千年深的古屋里

    就亮起一盏灯

    就传来一声呼叫

    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

    远远,喊我回家去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学生习作:

    在理想的盼望中思乡

          ——余光中《呼唤》鉴赏

    张欣逸

            “远远,喊我回家去。”在1972年的十月,余光中正值中年,正当他立于台湾岛的土地之上,远方传来的呼唤让他涌起一股难言的温情。在诗中,一声又一声的呼唤,让一个又一个读这首诗的后人也感受到他对家人、故乡的深切爱意。

            全诗语言平实,结构鲜明,画面清晰而强烈。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小时候和晚年。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通过两次大致相近情节的反复去咏叹了那一声声呼唤,情感更加深沉而真切。全诗的每一句都控制在恰到好处的长度,整体均衡、匀称,又有“太阳下山、汗已吹冷”的重复,句尾多为闭口音,可见诗人对于诗的结构的纯熟把握,也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诗中所写一般的“安慰动人”。

            文章开头以温和、平淡的笔触描绘出一副孩童在菜花田里玩耍,母亲呼唤他回家的简单场景,童年时不知疲倦、不知辛劳,可以“一直”自由地玩乐,直到太阳下山,惊觉时间之久,回过神才发现母亲一声又一声唤着回家吃饭,于是向着灯火的方向走去,极富小家庭的温馨和闲适,其中“远远”将镜头拉远,眼前仿佛出现了广阔的土地、小屋、炊烟,耳边是焦急的呼唤,而“总”更突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女的关切,“似乎”带来视觉上的渺远,高度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家的存在在诗人心中的快乐和怀念。

            由“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忽地跳跃到“可以想见晚年”,前一句是客观的描述,后一句是诗人思绪的飘荡;由小时候转换到晚年,看似随心自由的时间跳跃,更突出了一份天马行空的转折,极力渲染了恍惚中的遥想,作者内心的复杂、沧桑一下子体现了出来,“在外漂泊流浪,若能听到家的呼唤,该有多好?”

            “可以想见晚年/太阳下山/汗已吹冷”,诗人什么都没说,没有写明缘由、经过,只是告诉我们到了晚年,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情绪忽地急转而下,在“汗吹冷”的描述下,看似是相同句式的重复,情感却发生了变化,在短短几个字之后,是诗人离开故土几经辗转浮沉的万千无奈、忧愁。全诗氛围在此沉落至低谷,若说前半部分是温暖的回忆,此处则是绵长的叹息,无奈的低吟,对面是故乡,不禁万千思绪淤积在心头,不知从何说,却提笔写下这八字,成为其人生经历极其凝练,充斥着高度的情绪的写照。

            此时心中亮起了一束光,是“五千年深的古屋里”——“就亮起一盏灯”“就传来一声呼叫”,那是多么古老的故乡。此时的“古屋” ——全诗的主要意象,代表的是古老的中国 ,“灯”象征了回家的方向,盼望和家乡的温暖。“就”字紧跟在““汗已吹冷”的无奈之后出现,并反复两次,这不就是故国在诗人最无奈的时刻张开了怀抱,对诗人呼喊着“回家去”的最好表达?这不就是诗人最想表达的极其深切而隐忍的思国、思乡情绪?于是全诗境界再一次升华,这才发现,前半首诗同样是故乡美好景象的影射,使诗人心中深藏多年的温馨质朴的家乡、单纯快乐的童年被再次激发,更使诗人意识到故乡的土地是那样温柔、辽阔,故国是那样亲切的在向他呼唤,由思乡到思国,情感的跌宕起伏到最后的爆发,升华。诗人的情远比文字的温和来的深重。“远远,喊我回家去”,回的是故国,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大家 。

            理想中,他盼望着祖国能呼唤他回国,期待着投向祖国的怀抱,于是写下“古屋里亮起灯火”的场景,遥想着那一声呼唤的安慰动人;现实中,他在台湾漂泊,故国有时是那样“远远”的遥不可及,只能籍由这样一个场景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的矛盾更是无奈,诗其本身的现实感,在诗的最后体现的淋漓尽致。

            由过去到未来,由小家到大家,由怀念到思念、眷念,无论是结构的递进还是诗意的勃发,余光中的《呼唤》都不禁让我们感叹:有家的呼唤真好!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国、家,总为你留了盏灯   

      ———赏析《呼唤》

    沈思琪

    初读此诗 ,先是觉得亲切,没什么很宏伟的东西,像是首乡村里的无趣小诗。后来,

    倒是读出了一番别样的深遂。

    诗的开始“就像小的时候,在屋后一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语言质朴,自然也很普通,“就像”一词仿佛是在回忆那儿时的小事,美好而又亲切的感觉。“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结合上一部分,这是讲述小的时候每日太阳落山时一件完整的事,诗人的常态,写玩耍后母亲喊自己回家吃饭,“吃晚饭”,不造作,不刻意,很寻常,却与“回家”结合显得格外温馨,到这里,作者写的是家,单纯的家的呼唤。

    接下来“太阳下山,汗已吹冷”得到了重复,强调了“太阳下山,汗已吹冷”,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因为上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该回家吃饭了。然后便引出了下文更深更为不同寻常的呼唤,“国”的呼唤。从“五千年”这个词中便可以看出,那是在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古屋”更说明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亮起一盏灯”仿佛可以让人想到儿时的母亲在家中总是为贪玩的我留盏灯,告诉我,天黑了,快回家吧,妈妈一直在等你。而当时,1972年,作者在中国台湾,所以,此时,这首诗便有了除了诗人小家以外,一个更为有意义更有宏大的呼唤,祖国对台湾的呼唤,全诗到此已经笼上了一层更为深刻的含义。由小时候母亲的呼唤过渡到后来祖国的呼唤。作者的情感也在一步步得变得浓烈。如后文“就传来一声呼唤,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远远,喊我回家去”。祖国母亲在呼唤台湾,比儿时的更安慰动人,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毕竟,小时候吃的美味确实比长大后的重尝儿时的味道来的逊色。

    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诗人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但是,两个“我”的意思并不相同,第一个“我”是指诗人本人,而第二个则是台湾,作者以“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此句作了媒介,分别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呼唤,很好得拿捏住了层层递进的含义与感情,“家的呼唤”与“国的呼唤”两者可以说是过渡。却也有了比较的色彩。回头看“太阳下山,汗已吹冷”,在“家”的部分中,它是作者回家的一个缘由,“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所以“我”回家了。而下文中更有种祖国在说“太阳下山,汗已吹冷,台湾啊,你快回来吧”的意思。

    在这里,也不免让人想到《乡愁》,《乡愁》中也是由小时候到长大,由家到国,但《乡愁》的感情色彩偏于愁。而此诗,更注重一种“家”的感觉,亲切感与温馨感。对于我,家在那,对于台湾,家在那,而我又在台湾,国又是家,也不经让人分不清家与国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家不就是国,国不就是家吗?而他们也总是在那儿等着,呼唤着孩子,留着一盏永远不会灭掉的灯......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呼唤

    励友昌

          一声远远地呼唤,对诗人而言,却是安慰动人的。 小的时候,诗人玩到天黑,直到太阳下山,汗已吹冷。“太阳下山”点明出“天黑”的意像及时间之晚,“汗已吹冷”则给人一种激情减退后的冷意和迷茫。天黑了,贴着冰冷的衣襟,诗人孤独地留在菜花田里。想必玩乐时诗人也是快乐的吧!不然也不会玩到天黑。但欢乐过后,留下的是黑暗、空虚。 似乎听见,母亲喊我吃饭的声音。母亲的呼唤,给在外的诗人,一个回家的信号。家里有温暖的火塘、可口的饭菜。回家——就是奔向温暖。这个“奔向温暖”的信号,对处于黑暗中的诗人,本身就是一种温暖。即便是隐隐约约,也让“我”心中升起了希望。

          晚年,太阳下山,汗已吹冷。诗人的家在哪呢?在“五千年深的古屋”里。诗人赴美,已有数十年。“太阳下山”是诗人的生命之阳在下坠,预示“晚年”。年轻时打拼的激情已大半退去,就像“汗已吹冷”。诗人独自在异国他乡的黄昏里,看着天边的太阳一点一点坠落,感受心中的火苗一点一点变冷。诗人远在大洋彼岸,如何能看到那“五千年深的古屋”?可诗人却看到了那穿越历史的明灯,听到那跋涉大洋的呼唤——母亲的呼唤!诗人用“灯”、“呼唤”的意像,传递了一种信号——孩子,回家了!虽然不可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但这讯息刹那间传遍了诗人的心里,使他感受到那“五千年深的古屋”依然同小时候一样温暖舒适。

          时光流逝,漂泊在外的诗人更渴望得到一声温暖的呼唤直达心底,哪怕若隐若现,也让他感到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 在黑暗中,家永远给予诗人温暖与光明。之前,有晚饭,炉火,后来只剩下“远远喊我回家去”,却令作者体会到“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不仅由于时光的流逝,作者心智的变化,更根植于对那“五千年深的古屋”的怀念。祖国啊!你是诗人唯一的家。中国,生其养其的母亲,永远给予诗人温暖与光明。母亲的呼唤,祖国的呼唤!让漂泊的游子,得到家的信息。哪怕若隐若现,也引起诗人的联想。呼唤,就是思乡的游子,对祖国的呼唤。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第二声呼唤

    ——— 余光中《呼唤》鉴赏

    童川博

    在不惑之年斑驳的心境下忽忆童年,是令千万人动容的一个时刻,远离大陆二十四年,余光中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呼唤》

    母亲是这首诗的主要意向。母亲对他的挚爱他永远不能忘,他对母亲的期盼和挂念,时刻都在他的心中回响。他对祖国的无法割舍的爱也是如此,现在的他孤独迷茫,祖国母亲对他的呼唤如同孩提时亲生母亲对他殷切的呼唤,而且“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而所谓祖国母亲的呼唤,“远远喊我回家去。”不就是于光中先生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吗?这刻骨深沉的爱,从朴质的语言中喷发出来。

    可是,当时间从小时候变转到晚年,两者之间的他不知何去何从。小时候“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温柔动人,但“五千年深的古屋里”“传来一声呼唤”却是那么的模糊缥缈。祖国母亲对于他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而在“可以想见”这四个字中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先生凄凉的忧愁和深深的无奈。这与他的传达的思乡深情产生了无奈的对比,这种可望而不可极的呼唤痛击着他的心。

    这样矛盾的心情困扰着他。当他小时候在一天的玩耍后“太阳仙汗已吹冷”温暖的家就在前方。而他在漂泊一生之后,“太阳下山,汗已吹冷”,自己的归处到底在何处?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从内心深处呼唤家在何方 

    ———余光中《呼唤》鉴赏      

    崔仰之

          有很多人背井离乡,在相隔万水千山的异地他乡,在夜深人静之时不由自主从心底里流露出的饱含亲情的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怀念家乡屋后的那一片菜花田,怀念那里的太阳,怀念那里的风,怀念母亲发出慈爱的呼唤,怀念曾经的美好,想着家在何方。

          余光中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凝练成了一首真情流露的短诗,写出了一个个恋家,将自己支离破碎藕断丝连的一幅幅童年的记忆,模糊地刻画出来,诗中虽只有几个片段,也没有直接的描绘,却仅仅列举几个场景:小时候的菜花地,天黑,太阳下山等一系列词语,就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草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留下一些线索像洒下几片落叶,蜻蜓点水般点到自己的童年生活,给读者自我构筑画面的余地,让诗歌多了一份诗情画意,与莫奈的《睡莲》相似的是诗人对于情景的描写不拘泥于回忆,更重要的在于传达出一种意境,将自己的哀而不伤用几个看起来微乎其微的词描绘出来:太阳下山,汗已吹冷。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凉的感觉,日暮黄昏让我以为诗人此时的垂垂老矣,当然这仅是我个人感觉,难以找出什么客观依据来,冷风与日暮斜阳,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自然在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冷,两个景通过两种感官给人先以一种黯然的色调让诗多了一份阴愁,那种犹豫的感受也就更为明晰地传递。

          诗人将诗像串珠子一样串成一条,上文提及的日暮黄昏下,“我”玩得筋疲力尽,突然母亲一声呼唤的温暖与前文的冷色调与前文的冷色调得以强烈对比,在美学上,想要强调一种鲜艳的颜色最好用强烈的对比度加以衬托修饰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诗歌还是同理,前面的更是将母亲的暖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像十九世纪“拿破仑加冕图”一般,给拿破仑鹤立鸡群的黄色衣服使他成为整幅画唯一,也是最为明显的焦点,此诗整体目的在于从字里行间体现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怀念,此处这个意向相当高明。

          后面又反复了一句“太阳下山,汗已吹冷”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呼应性与连贯性,将诗体的大致走向设定为先抑后扬再抑,最终情感喷发直接流露,这样起起落落,抑扬顿挫,色彩丰富,结构完整,显得这已不是一首普通的诗歌,这诗与人形成的共鸣在脑海中久久回荡,勾起心中一幅幅画面,勾起思乡之情,仿佛脑中响起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对自己的那一声“远远,喊我回家去。”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这一声呼唤

        ——余光中《呼唤》鉴赏

    张高源  

            台湾海峡的水滔滔不尽,像那昂首立于海峡东畔礁石上的诗人,海风扑打在面庞,诗人的目光却深邃平静,仿佛一尊石像,用最深情的目光向西望去。   三十余年前,作者离开祖国,想不到,这已是最后一次踏在祖国芬芳的土地上,思绪飘扬,回到四十年前,顽皮的作者在屋后的菜花田中玩耍嬉戏,天黑了,汗在风中吹冷。天凉了,也许作者打了一个喷嚏后,慌了,他听见了母亲的呼唤,那是离家的孩子对归家的渴望,对温暖的渴望。“远远地”,母亲的声音就已经飘来,那样的温柔,那样的平和,若有若无,却揪住了作者的心,也揪住了读者的心。哦,那该是怎样的声音啊!是母亲对孩子的庇护,像呼唤一个流浪者回家。   三十年后,作者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孩提时代,祖国就在彼岸,可滔滔的江水,阻去归路,作者的心也茫然了,他将自己的祖国比作五千年深的古屋,因为那是他的家,终于,家里亮起一盏灯,像母亲为迷途的孩子永远亮着的一盏灯,让迷途的孩子能找到家的方向,大陆在呼唤诗人,诗人的心又像小时候一样被紧紧地揪住了,那一声呼唤,无形似有形,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魂绕梦牵,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着诗人。诗人此时,就像那个小孩子一样,充满了归家的渴望,温暖的渴望,诗人却哽咽了,他无法道出的是,四十年后,也只能做一个孤独的浪者,长眠于异乡,而此生,再无缘瞥见大陆一眼。多少年,诗人在梦中勾勒出家的轮廓,在梦中听到家的呼唤,在梦中走进家里,踏上祖国的土地,可醒来却化为烟云散去,阔别故乡四十余载,诗人背负着孤独与迷惘,迷失在那一声声茫远的,像母亲一样的呼唤声中,道尽诗人的悲愤无奈与感慨,长叹自己一生,已不能再像孩童一样,顺着母亲的呼唤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是你呼唤我,也是我思念你

    ——《呼唤》赏析

    周倍怡

          儿时,母亲殷切地呼唤,回家吃饭的声音是多少儿女心中平淡甚至平凡,却印象深刻的甜蜜回忆?对诗人也同样如此。玩到天黑,终究是要回家的,此时母亲的喊声,对于汗已经被吹冷的儿时诗人来说,是多么温暖、熟悉和亲切?那声音“远远”的,若隐若现,却“总”似乎听见,不得以视而不见。那是家的呼唤。屋后的美丽的菜花田纵然千般万般有趣,终不在自己的屋子里面。家,在呼唤儿时的诗人回来。

          而后,笔锋一转,由儿时想见晚年。仍是“太阳下山”,仍旧“汗已吹冷”,又是“传来一声呼叫”,却“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何以见得?再读,“五千年深的古屋”,于是恍然大悟。古屋如何能有“五千年深”?实是意象罢了。中国史上下五千年之久,不是空间的、横向的五千年,而是纵向的历史有五千年之“深”。中国这个古屋,就是如今诗人的家,诗人的国。相同的温柔可亲,与母亲于儿时的我一般地位。而“古屋”亮起了“灯”!这“灯”,是火,是光明,是希望,是中国幽深古屋之中的曙光。彼时诗人正在台湾,未处大陆,中国正发奋图强,走在为改革开放奋斗的路上。是祖国也是母亲,正召唤着诗人回去、回家,家里的灯已经点亮了,中国不再如从前一蹶不振,而是需要更多像诗人一样优秀的人才回去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那一声呼唤,于是更加安慰动人,更加使人热血沸腾,也是“远远”,却真真切切,召唤诗人的灵魂。

          以“呼唤”为题,实是将诗人祖国之思,回到祖国的急切心愿,化作了祖国在诗人内心对其的呼唤。这不只是母亲召唤游子,母亲对游子的爱,也是游子思念母亲,归心似箭,心中听见的呼唤。字里行间,诗人回家、回国的愿望如此强烈,于那呼唤之声中,喷薄欲出。

          心心念念,归心似箭,恍惚中,他又听见,远远传来一声呼唤。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回家

      ——《呼唤》鉴赏

    罗满

          余光中自1949年去台湾求学而离开了大陆。时隔数十年,他满怀热血,在海峡的另一头怀念自己的祖国,怀念那曾经令他时乐时忧的土地。写下《呼唤》这一首有感温暖而又忧伤的诗。

          开头以怀念起,“就像小的时候/在屋后的那一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这是童真的乐趣。小时候的生活总是五彩,置身于一片金黄的菜花田中,看着四季的变化,日起日落,与朋友们嬉戏玩闹,这种田园风情可真谓是令人羡慕。“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远远”二字本与“母亲喊我”连在一起,现在则单独成行,这是对“远远”二字的强化,凸显出了路程并非那么遥远。这是一幅傍晚回家图,在黄昏时,在菜花田中,母亲的呼声总是那么温暖,提醒我回家。

          而下一刻则画风突变,“想见晚年”这是诗人对自我的感叹,对比那会儿的年少气盛,衰老总是那么现实和残酷。“太阳下山,汗已吹冷/五千年深的古屋里/就亮起一盏灯”,这是诗人对自我的描述——在夜晚,在屋子里,亮着灯,写着那情真意切的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愁思所在。“太阳下山,汗已吹冷”这句在前面也出现过,反复出现,诗人通过两次强烈的情感对比写出了对儿时的怀念。“就传来一声呼叫/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远远,喊我回家去”。在夜晚,独自一人,这是祖国母亲的呼唤,她“安慰动人”,在“我”忧伤时,她会陪在“我”身边,在“我”快乐时,她会更开心。对比起儿童时期母亲的呼唤,这次才更有种回家的意味。这是作者对祖国的挚爱和回家的心之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遥隔浅浅的海峡的另一岸,有他日思夜想的祖国母亲,有那让人温暖的家……“远远,喊我回家去”这是作者对回家那时的想象,更是他对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故 乡 情

      --鉴赏余光中《呼唤》

    刘汉铖

          他是一位诗人,写下了许许多多优美的诗篇。他也是一位游子,曾在海外漂泊数十载。他漂泊在他乡时对祖国的思念,都深深地表现在他的诗作中。他离开祖国时间越长,对祖国的思念反而越加深厚了。

        《呼唤》写于1972年10月,当时的他依旧没有重回祖国的怀抱。诗人在这首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和魂归故土的渴望。

          全诗的主要意象是“五千年深的古屋”,象征了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从这“五千年的古屋”之中传出的呼唤不正是因为作者渴望回归家乡的情感之深而使他仿佛听到了祖国对他的呼唤吗?他对故乡的怀念,都浓缩在这样一个“五千年深的古屋”了。

          本诗中有一处转折,是从“小的时候”到“晚年”的转折。并把“小时候”母亲呼唤他回家吃饭和“晚年”祖国呼唤他回归故乡作对比,在诗的倒数第二行还提到祖国的呼唤比小时候“更要感动人”,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甚至超过了母亲呼唤他吃饭时情感,从此处能看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这句诗在诗的前中部分和后半部分都有出现,“远远”和“喊我”也是分别出现了两次,这样的重复使诗人的思念祖国的情感被加深了,更能体会到绵延、悠长的故乡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家人、故乡的思念是游子不可避免的。这《呼唤》或许就是余光中作为游子的那浓浓的故乡情的最好写照吧。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余光中《呼唤》鉴赏

    崔翰匀

          一个小小的少年,当他在门外看到夕阳西下,母亲的呼唤,便是他最渴望听到的,他急切地想回到母亲身边去,这是每个人的本能。

          而当我们长大后,在我们用青春去拼搏、去闯荡,进而耗尽了我们的壮年,到我们老去时,却不在我们生的那片土地,那个母亲的怀中时,我们也可渴望顺着那来自母亲的呼唤而回去。

          余光中的《呼唤》跳跃在今昔之间,超出时空而将少年时期自己对母亲、对家的眷恋以及晚年对自身漂泊不定的无奈、对回国对乡的渴望重合——同样的纯真、同样的急迫、同样地不可断绝!

          诗歌为我们描绘出两幅画面,“吃完饭的声音”代表着幼年时心灵的港湾,“五千年深的古屋里亮起了一盏灯”代表着一生的港湾,而后者比前者“更安慰动人”,后者更加深邃,更加明亮。诗人以暗衬亮,以画的意境,制造了如此可人的一盏灯,这盏灯始终点亮着诗人的心,照亮着他回家的路。

          “这盏灯”就是祖国,深处便是诗人心心念念要回的家啊。诗人以意象传情,以黑暗中这盏灯表现对祖国深深的爱与强烈的回国之渴望。

          最后一句“远远,喊我回家去”是多么动人,诗人忽然又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合二为一,人越来越苍老,就越想回家,但是,他却只能远远地听着,听那声声远远,喊他回家去,一种无奈、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本诗读起来自带悲沉之感,每句诗仿佛都牵扯有一段情丝,可见诗人将自身情感融入极深,“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余老与中国永远在一起!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一声呼唤,一世期盼

    ———《呼唤》赏析

    姚睿

          远离家乡,漂泊他乡,余光中一生仿佛蓬草,漂泊不定,难以回乡。在他的一首首诗歌里,我们总能读出满文的乡愁。比如这首《呼唤》。

          诗歌起于“就像小时候/在屋后的那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三句,能在田园中玩耍至天晚,这应该是一件乐事。但诗人并未着重讲如何去玩,为何玩了这么久,却突出一个“天黑”,让人感觉到一种悲意。而下一行“太阳下山,汗已吹冷”,也仿佛在加重这一种悲意,“冷”字更是让人不由感觉身体一凉——究竟是年少的诗人身上冷,还是如今思乡的诗人心里冷呢?而“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听见声音就听见了,没听见就没听见,为何要用“似乎”“远远”二词?其实,诗人是假此在营造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悲凉的气氛——暗示着诗人未来的生活里,让他回乡的声音也是“远远”“似乎”的,这种若有若无的希望,更反衬了作者的思乡之切。同样的,诗人也突出了一个“吃晚饭”的意象,吃晚饭,家人也将团聚。这种意象,是诗人渴望团聚的呼声吧!可这种呼声,也不过是“远远”“似乎”一般的,作者的乡愁不正从中来?

          突然的,诗歌发生了一次时空的转变。运用时空的转变在中国古代诗歌,画作中都有,苏轼的《江城子》借时空之变超越生死以思亡妻,杜甫《梦李白》也是徘徊在生死时空之间,“是鬼是人,是梦是真,都觉得恍惚不定。”那此次诗人从“小的时候”一下子来到“晚年”的时空跳越,不正是诗人想要跨越时空。再见故乡一面的体现吗?紧接着“梦见晚年”,诗人又重复了一次“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既是与上文的呼唤,也仿佛是在重复之中传递自己的悲凉和愁绪。“五千年深的古屋/就亮起一盏灯/就传来一声呼叫/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远远,喊我回家去”一文更是绝笔,“五千年深的古屋”这个意象象征了诗人日夜思念的中国,亮起了一盏灯既是喊诗人回家的“一声呼叫”,这声呼叫更安慰动人,因为诗人可以循着它回乡,不只是回家,更是回乡!哪怕是“远远”的,也在“喊我回家去”——这声呼叫,究竟是诗人感受到家乡在喊他回去还是他自己迫切的回乡渴望所凝结成的呼声呢?无论是哪一个,我们读到的乡愁不会变。我们已随诗人跨越时空,听见那一声呼唤,看见了诗人充满迫切的容颜。

          《呼唤》在游子们眼里已不单单是一首诗了,它会是一盏永恒的灯,在经历了五千年风雨的土地上,等着他们回来。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呼唤

    景雪怡

          思念家乡,回忆祖国似乎总是余光中晚年诗歌的主题,他想念与归来的愿望隐晦而不外露,既深藏又深沉,把他心胸内一派浓烈情感都埋在了诗底。   

        通读全诗,格律看似不甚工整,却前后呼应,别有滋味。

          前两句所述“小的时候”展现的画面里,余光中那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仿佛就在眼前,又将过去的一切重新进行了一遍,颇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他随之写“菜花田”,写“天黑”,“太阳下山”,“母亲喊我”,字字流露着他对这些事物的亲切和许久不见的疏离。

        “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诗人究竟是真的听见,还只是因为自己心头牵挂着家,牵挂着天黑了就可以回去的地方,而心中自我捏造的呼喊?小儿在田间奔逃玩耍,疲而劳累,汗已吹冷,天已黑夜,随即整一下衣衫,慢慢地,慢慢地走回家去,与母亲共在灯下享用晚饭。这是多么朴实无常的一幕!却也是这样的一幕,牢牢的刻在了余光中的心间。

          时光飞逝,情景跳跃。当年的母亲,当年的屋子,已然成了诗人笔下新的意向。他用比喻将过去与现在粘连,将同样的深切思念转到了意义更加广大的祖国。有意思的是,“五千年深的古屋”,既写明白了祖国的历史岁月之久,还在不经意间表明了作者当其如家的意愿。而那“传来一声呼叫”,岂不正是和前文的母亲照应,体现了余光中内心早把中国放在无可撼动的地位了么?前文内容无疑诱发了之后的感慨,把境界带入了思想情感而非单纯回忆叙事的地方,显得颇有创造性。

          精彩的类比,巧妙的对应,昨日与今日的巧合,梦境与真实的粘糅,是那么委婉,悠转而又绵长地表达了余光中浓烈的爱意,与对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的望眼欲穿。正是这全部的情感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这首动人的诗。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呼唤》赏析

    叶泓毅

          开头一句“就像小时候”,就仿佛把人带回了温暖的童年,给全诗染上了层暖色的基调。“在屋后的一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使读者更深地陷入那来自童年的温暖当中,使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温馨又浓郁了几分。“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此时的一切仿佛已暗了下来,寒冷和黑暗笼罩而下,正当孤立无助时,“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母亲那来自家——这个所有人永远的避风港的声音,总是适时响起,呼唤着我回家,是多么的温暖,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这时,诗上半部分中来自家和童年的温馨,已达到顶峰。

          下半部分一开关就写“可以想见晚年”,一下下子就将人带到了那凄凉的晚年,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太阳下山,汗已吹冷”,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一句“太阳下山,汗已吹冷”,使前后文对照,全文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暗示着此时的年老体衰,年轻时的力量、激情、事业都已一去不返,一下子就营造了一片凄苦、孤独、清冷的氛围。“五千年深的古屋里,就亮起一盏灯,就传来一声呼叫,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五千年”三字,写出了这间古屋的身份:中国,就亮起一盏灯。在此时,在如此凄凉之下,在古屋里亮起的一盏灯,可以想象这盏灯一定是那温暖的橘黄色,如同那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归来的路。“传来一声呼叫”,此时的呼叫,已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呼叫了,这是作者心中来自祖国的呼唤。“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这时的呼唤,是在一个人最无助,空虚时发出的,当然会使人感到莫大的温暖和力量,使人振作,“远远,喊我回家去”,此时的家,已不再是狭义上的小家,而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家:中国。回归祖国的怀抱,是所有中国人应该也是极其愿意响应的呼唤。在这里,作者用具体的“呼唤”代替了抽象的思乡之情,在更生动具体的同时,也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更具表现力,也更深入人心。让回归祖国的怀抱如同回家一般,在使思乡之情更深刻的同时,也更加意味深长。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当我死时》赏析

    何昱臻

          如果说《乡愁》是缠绵的愁思,这首诗展现出的便是深沉的爱意。

          不去望生,而去说死。生是绚烂之花,在无穷无尽的大千世间绽放光彩。而死,多了一份落叶归根之意,死之静美便是归落故土的恋乡情。余光中说,在他死时要葬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把中国称为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母亲,原是指每位孕育生命的伟大的人,在这却好似变成了用来形容“国度”的词。“母亲”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而又无私的。分开来看,既怀母性,又让人感到亲切。将“母亲”当成形容词来用,更是表现了她对中国的感情就像密不可分的亲人一样,中国给予她的爱就如母亲所给予的无私无畏的爱。于是他死后要归于这片像他母亲一样的土地,以头颅为枕,盖着黑土,将华夏土地当成了她温暖的家,以回报中国母亲无私的爱。

          作者在接下来又写道,“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着长江黄河,奏起的安魂曲。“坦然”正体现了作者的状态,以中华大陆为家,对其既感亲密又熟识。再借“长江,黄河”的意象,长江,黄河之雄伟,壮观,令人心生骄傲,听它们奏响永生的音乐,正如华夏土地永远辉煌。在这之中听涛涛声响,便觉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宽阔”是体态是的表达,而“纵容”原用于贬义,但在这儿却不决是。“纵容”更多的是一种自由,豪迈,就如爱国之子的热情奔放。这里体现的并不是低沉,伤感的睡去,死亡,而是热烈,深沉的浓浓爱国情。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作者通过这自然的过渡,承接上文在中国国土上的景象,将时空跳跃至冰冻的密西根。回到了现实中的自己身上。“望透黑夜”有着一种望眼欲穿的感觉,体现出一种迫切的期望。黎明无处不在,却只想看中国的黎明,这说明作者对祖国的忠诚。“黎明”这个意象不仅指早晨会出现的黎明,还代表着光明和希望,侧面衬托出中国将雄于地球的决心。“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表现思念之深,之迫切。这一段排列整齐,连贯性强,后面连续又接了几个短句,一气喝成,又提到了许多意象,“地图”,“西湖”,“太湖”,“重庆”,“鸿鹄”,体现了浓烈的渴望回乡的感情。“啼鸟唤人归”,这是作者真挚又深沉的思乡之情。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死亡之歌,怀乡之情

        -----《当我死时》赏析

    高欣奕

          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主要抒发的是余先生对久别故国的深深怀念,在异国他乡的余光中郁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遥远的祖国。他的笔触中流露着思念,流露着对祖国深深的爱。

          无跳跃不成诗,没有一首诗不跳跃,诗的开头写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几句短短的诗句,写出了余光中先生对长江、黄河这些中国土地山水的热爱,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而最后又写“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这句是在美国望向中国,下句是自己与中国融为一体,这充分体现了一种诗歌空灵的膨胀,写出余光中想让自己与中国融为一体,快速回乡,而却可望而不可及的复杂情感。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长江、黄河以及中国那个广泛无垠的祖国大陆。长江黄河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东西,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余光中生于南京,是一个饮长江之水长大的人,长江这一鲜明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爱恋。他睡在长江黄河滔滔不绝的流水中,听着母亲河为他唱的安魂曲,死亡之歌变得快乐和安祥起来。

          整首诗围绕着“死”“乡”两字,死,希望死在乡中。乡,希望魂归故乡。死亡应是可怕的,而余光中却写道:“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只要能回归故乡,死已经不算什么,死只是永久的沉睡而已,有中国大陆的作伴,坦然!这也体现了余光中对故乡的情之深,思之切!

          死亡之歌奏响,怀乡之情溢于言表,十七年的他乡之旅,他手中的笔也化作思乡之情,想到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江晚正秋余,山深闻鹧鸪”他又道“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他不想南京而想重庆,借“鹧鸪”的意象来表达思念,大概是啼鸟唤人归吧?

      《当我死时》是一首死亡之歌,亦是诗人的怀乡之情的寄托,人生大限,死于故乡的怀抱,是一种坦然,也是一种解脱啊!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当我死时》赏析

    周朔韬

        此诗作于1966年,当时,被美国密西根洲立大学聘为英文系副教授的余光中,抑郁寡欢。在这个寒冷的夜晚,靠在窗边西望,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理也理不开,赶也赶不走,带着淡淡的愁绪,写下这首对故土深情的告白——《当我死了》。

        开篇就写“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点题,开门见山,交代了在此诗中作者臆想的环境,状态与背景。写自己的死亡,生命的大限,是十分少见的,题材新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算此生见不到故土,死后也要葬在大陆,这是对故乡多么深重的情思,多么深情的告白啊!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更是中国的象征,余光中的身体里流淌着的血,也是龙的传人的,身处国外十七载,经历坎坷磨难,一路风风雨雨,渴望能再感受一次大陆的土地。

        在用词方面使用“未餍”,“饕餮”,“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角度新颖。作者想把地图,把整个中国都一口吞入口中,使用独特的角度与感官,“狼吞虎咽”地把中国看一遍,太久没有感受中国的土地,已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从西湖到太湖”,横跨极长的距离。我们从此处能充分感受到余光中对回到中国,回到故土极度的渴望直至近乎癫狂。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睡整张大陆”也与“饕餮地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国外一待许久,但余光中对故土的思念与热爱却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发强烈。在他的眼里,中国永远是她的归属,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横躺在大陆上,十分之夸张,说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没有什么床比它更舒服。是啊,许久未归乡,故土的温度才是他最为想念与留恋的。

        这首诗歌的意象为“死去的‘我’”,充分体现出“我”未在故土心如死灰,如死去一般,未在大陆生不如死,更体现“我”对故乡的深切思怀。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当我死时》——鉴赏

    金天民

          余光中在这首诗中意象用得不多,整体读完一遍,首先能感受到字间扑面而来的思愁,但细细看去,会发现诗人将意象暗插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安魄曲起自长江、黄河”,这里将一江一河发出的声音比作安魂曲,安魂曲理应是低沉轻缓、若有若无的,而长江黄河却是“滔滔”,但这矛盾才能凸显出作者思念祖国,热爱得将这雄阔当成唯一温暖他的家与坟墓。即使河流奔流声势浩大,他也能安心睡下。

        全诗最优秀也最经过反复斟酌的地方莫过于余光中的用词。他的词值得深思,也表现他复杂的情绪。

          词首先是精练,诗人用“滔滔”、“朝东”一下就表现出一江一河的声势浩大与源源不断,就如诗人北岛的《生活》,全诗就用了一个字“网”,这引起了读者对哲学的思考。同样,这里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对永恒的认识。还有前面“葬我”,使其透出诗人心中的意决与期盼,更能露出诗人的热爱祖国。

          词也用了很多修饰。对比诗人用“白”与“黑”颜色对比表现画面感。使读者想象在长江黄河之间葬下,用意象的“安魂曲”与“滔滔”声音对比和后面“黑夜”与“黎明”时间对比,都有独特的意味。夸张,诗人用“睡整张大陆”表现他想与祖国融为一体,情感由故乡转变到了祖国,用“十七年未餍”说他他当日夜思念,恨不得梦回故乡的情形。陌生化,诗人写道“最美最母亲的大陆”,“母亲”并不是形容词,却在这混搭;“饕餮地图”,众所周知饕餮有引伸意“大吃特吃”,意思不符,并不是诗人想吃地图,这样更能体现他回乡的急切啊。

          词中还有许多暗示和借用典故的痕迹。最典型的是最后一句“多鹧鸪的重庆”,“多鹧鸪”是重庆;那里多山多树多鹧鸪,鹧鸪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这使他联想起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何尝不是啼鸟唤人归呢?在作者眼里,故乡就是“多鹧鸪”,这是他思念成疾的幻想啊!

        诗中的格律其实就是自由诗的特点,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现代诗的特点。而且这诗中节奏如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百花的冠冕/你戴着”这样形式一样奇特。诗中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里一个特停顿不反给人读者无限遐想,海表现出他对回故乡的热盼与这是他唯一希望与愿望的意味。后面“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使全诗读来到此处缓慢,让读者深感其思念。

          余光中的境界也在这诗中逐步增加。从刚开始的“葬我”,这样的个人愿望到思念家乡到思念祖国最后到“代替回乡”,使诗人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无我唯界的的境界,诗人虽然回不到故乡了,但他还在远远的思念与祝福。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不死的思乡心

    ———《当我死时》赏析

    虞叶茂

    。  写下《当我死时》这首诗的时候,余光中三十七岁,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担任副教授,那时候他已离开大陆近二十年。 

          寒冷的夜里,一个人独自望着祖国的方向。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直接地表达了希望自己死后安葬在久别的最美的国土。“白发”,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与浓厚的思乡情。“黑土”就是“黑土地”,象征中国――最美母亲的国度。

        “母亲”,没有形容词的意思,但是用在这恰到好处,就是最亲切、最温暖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

        葬身在这美丽的国度,是多么的荣幸和惬意。坦然睡去,听那来源于长江、黄河的永生的音乐,澎湃的水声,汹涌地、滔滔地、朝着东方,流去。祖国,广阔无垠,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而后,一个巧妙的跳跃,转到诗人写诗时的场景。一位三十七岁的中国青年,正孤身一人身处遥远的异国他乡。从寒冷又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祖国。“冰冻的”,不仅指天气的寒冷,还指诗人内心的冰凉,不能见到祖国的那种忧伤和悲凉。“透过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即使眼前是一片无尽的黑暗。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思乡心啊!

        “饕餮地国”,更加衬托出诗人对祖国的那种急切的思念,想像“饕餮”一样把祖国看个遍。从杭州西湖到太湖,再到南宋辛弃疾笔下多鹧鸪的重庆。

          身不在祖国,但心永远留在祖国,这样的思想是永远不死的!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当我死时》赏析

    彭紫涵

          久在他乡的诗人往往会有浓烈的怀乡之情。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任教的余光中于寂寂黑夜中,写下了《当我死时》这饱含思念的一首诗。

          “当我死时”,作者在归年无期的茫然中所找寻出的归依,沉沉地“葬”在了长江与黄河之间。这饱含思念与期盼的一句话,却暗含悲伤。“白发”盖着“黑土”,一黑一白,强烈的对比以及象征性的意象无不传达出余光中先生即使垂垂老矣也要还乡的坚定。诗中的另一处对比,“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穿越了时空,穿越了地域,直直地从美国望到了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这是诗人余光中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强烈的归乡愿望。两处对比,四个意象,一前一后,起到了枢纽作用,架起了全诗的完整构造。

          而“坦然”睡去,“满足地”睡去,皆表现出诗人若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睡去的那种满足感与强烈的归属感。诗人余光中唯有在长江、黄河的“安魂曲”中才得以抚慰那颗漂泊在外,孤寂思念的心。

          诗中的唯一跳跃使全诗达到高潮。“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诗人从对未来的自己的“死”一下跳跃到了回忆与现实。如此大的跨越,诗人余光中的情感也发生了强烈的波动。自二十岁出国,春去秋来十七载,当时还是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如今已经到了多愁善感的中年,却再未曾见过祖国母亲一眼。这是诗人如泣的痛诉,是怀念,是期盼,是失落。

          就在这样悲伤的意境下,全诗也到达尾声。诗人看着中国地图,描着路线,不禁想起了重庆满山的“鹧鸪”,想起了辛弃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想起了那一声声的鸣叫,穿越万里,唤人归……

    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诗《当我死时》、《呼唤》鉴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o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