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投保一份三十万保额的重疾险,几十年后三十万还算个钱么?保险本身就是为了抵御未来的风险,如果苦心供保,几十年后,保额因为通胀购买力严重缩水,岂不是徒劳。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对于通胀究竟是怎么考虑的?作为消费者面对通胀又能做些什么?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通胀?
关于通胀的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货币超发、战争或者过度依赖出口导致国内物资稀缺都可以引起。但是,归根结底,通胀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只有一条:物价要涨了。
物价的涨幅我们通过用CPI指数来衡量,不过大家也明白国内CPI指数的“水分”还是相对重,所以我换一个简单的计算方式,来侧面推算下所谓“真实CPI”以及百元面钞在过去10年的贬值速度。
上图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M2的同比增速可以被认为是央行的“印钞速度”,GDP增速可以认为是全社会财富增长速度。两者之间的差距,大约等于“货币兑水”的速度,换句话说就是钱贬值的速度。
在过度的财政投入(地方债)和信贷杠杆(房地产)的加持下,按照上面的测算结果,过去10年我们百元大钞的购买力缩水竟然高达50%!不仅是钱袋子,还有我们的主观意识,都已经深深受到了“通胀”、“货币购买力缩水”、“财富缩水”的深刻影响。
二、保险产品的设计与通胀
保险,作为一个动辄就要陪伴你几十年的东西,难道出生时会没有考虑通胀吗?当然不是,保险对通胀的考虑,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保费——无形的定价利率
普通的金融产品,都存在一定的利率,保险也有。在保险产品设计时,都会有一个定价利率,它相当于保险公司给到你的借款利率,只不过在产品呈现给消费者的时候,它被刻意“藏”起来了,普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藏身于各大保险公司里的精算师,可是有下足了功夫,仔细算过的。
举个例子,在知乎关于“保险保额与通胀”的提问中,一位精算师已经对“长期人身险定价过程中利率是如何运用的”做出了比较详尽的解答。搬砖过来,我换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确定在20年后死亡(第20年的死亡概率是100%),现在投保一份保额50万的定期寿险,保险公司使用的定价利率是10%,剔除定价费用率,这份保险的趸交保费 = 50万 * 100% /(1+10%)^20 = 7.4万元。
在这个产品的定价过程中,利率被用来对未来支付的保险金进行折现:保险公司认为,未来支付的50万,考虑到钱的时间成本,在现在投保这一刻并不值50万,需要用利率进行折现,计算目前这一刻合理的价值。这个定价利率的存在,就间接的说明了,保险对于通胀的考虑,是从保费的定价就开始了。
通常来讲,同类型产品、同样或近似保障范围情况下,保费越便宜的产品说明定价利率越高,“抗通胀”能力越强。既然保险也是有利率的,那问题又来了:
a.保险公司为什么不把定价利率告诉你,作为销售的卖点?
上面的例子,保险公司能不能说:只要一次性投入本金7.4万元,每年提供10%的利息回报率,到20年后一次性给付50万! 并不能,保险产品的设计并不是只和定价利率有关,保险定价更多是基于风险事件(例如死亡)不确定性的研究。除了利率外,还有例如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等重要假设和定价模型。
b.如果为了抗通胀,保险的定价利率可以和通胀率一样高吗?
通胀率并不是固定的,但定价利率相当于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承诺的长期“借款利率”,保险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改变。所以,这个假设跟利率环境、监管要求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都有关,稍有不慎,可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额损失。
20年前,当时国内某大型寿险公司给部分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设置到7%-9%不等。但是随着利率环境的急剧下行,投资收益率无法覆盖如此高的“保证利率”,形成了巨额利差损。这家公司在2004年上市的时候披露,这批“高利率”保单的内含价值为-220亿元人民币。
2.保额——分红险
如果产品设计时,保额能随着CPI指数的增长而“长大”,那也能解决通胀的问题。从产品形态上来讲,分红险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分红型产品通常是终身储蓄型,定价利率比传统非分红产品更低,保费更贵。从获取有效保障的角度说,消费者多付出的那部分保费,往往已足够去额外投保一份高额消费型保险。
说明:分红险的定价利率比传统非分红更低,原因是被保险人获得了参与保单红利分配的机会,与保险公司共担经营风险,定价利率作为“保证利率”通常就会被降低,通过“非保证”的分红水平进行“补贴”。严格意义上来讲,分红险早已经是利率自由化产品。
参考国内保险资金在从07年到15年的平均资金运用回报率情况,分红险过去10年的平均利差分红水平基本维持在4.5%-5%之间,扣掉一系列预定费用和风险保障成本后,10年前生效的保单,目前实际分配到的保单红利大约只有所交保费的1%-1.5%之间,对于那些寄情于分红险的人,精算君只能说:很遗憾,它抵御通胀的效率并不明显。
三、保险如何对抗“通胀”压力
既然从产品设计上,抵御通胀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从消费者自身出发,面对通胀又能做些什么呢?
保险其实是一种应付风险的制度安排。在这个制度下,以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目的,许多有近似风险情况的个体被集合到一起,大家共同出资抵御风险。
从保障角度说,保额能应付通胀的影响有两种方式:a.有效期内的保额足够高,管它怎么贬值,还有足够的购买力;b.保额在保险有效期内能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采用第一种方式,如果投保的是长期储蓄型产品(终身储蓄型),保费投入会非常巨大,非普通家庭能承担。采用第二种方式,通常要选择理财型保险(分红险或万能险),但由于保险理财增值的周期过长,投保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交费期内)保额的增值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要解决通胀压力,在合理预算的情况下追求有效保额,更合理的方式是长期储蓄型与短期消费型产品的组合。短期险采用自然保费方式定价,即定价只考虑一个保单年度的赔付成本。而长期险采用均衡保费方式,将连续多个保单年度的赔付成本“浓缩”到一个短交费期内分摊交费。这就决定了,在同样保费下,投保短期型保险的能得到更高的保额。
所以,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说,通过长、短期险种的搭配,在有效的保障期内我们能获得比只投保长期型产品更高的保额,这就相当于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胀”对保额购买力缩水的影响。
而且,随着收入水平和人均寿命的提高,健康医疗成为家庭越来越重的开支,像费用补偿型医疗险这种应用范围更广、走实报实销报销模式的短期消费型产品,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产品形态摆脱了定额给付的限制,报销限额和保费均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逐年调整,一定程度上满足医疗通胀的需要。
最后,分享一些我对不同保障型产品的功能与组合的理解,仅供参考。
保乎 · 小结
在长期型产品定价过程中,保险公司通过定价利率的“贴现”考虑了长期通胀影响。只不过因为中国利率市场阶段性走低,保险公司出于稳健经营的缘故,无法将定价利率拔高,只能维持一个符合自身经营需求和监管尺度内的水平。
在这种普通消费者无法影响的“大环境下”,我们除了吐槽之外,只能去掌握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和合理的组合模式来解决“通胀导致保额缩水”这个难题。对于普通人而言,由于财力有限,短期或者定期消费型保险将是我们解决保险长期购买力问题的最好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