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不学习的痛苦是终生的。
拆解文章的过程真是折磨人,有时候一个金句或一个金段拆解起来很快,因为自己身边就有类似的案例或素材,可以随手拿来用;有些则是需要去翻书,确定观点,尤其是在看了别人的优秀作业之后,会本能的想要避开别人已经给出的角度,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难度,有时一、两个小时都拆不出一句;或者感觉拆得不好,观点--案例--总结前后不统一,逻辑无法自洽和自证,感觉走在了崩溃的边缘;每当感觉到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在某个位置卡壳时,就会闭上眼睛静默一会儿,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前面已经走出了几步,难道要退回去被打回原形吗?于是不甘心的又捡起书本或者重新百度……直到完成的那一刻,突然就会有种全身轻松的感觉,这是克服困难之后身体给予我们的积极回应,一种历练一种成长吧。
不得不说当我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时,当我开始做思维导图开始思考分类时,当我因拆解完成句子与段落而开心地傻笑时,都会产生无以言状的成就感,尤其在用了七八个小时拆解完一篇文章后,经常为自己突破了小小的舒适区而欣喜若狂。
成长,是你迈出舒适区的第一步,成长,是伴随着痛感的顿悟。
2.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不确定性。
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自己不太喜欢不确定性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之前经常因为别人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或者硬是插一些急件进来处理时,会非常地无奈且恼火,即使帮着处理完成也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导致自己不开心,别人也不开心。好比今天原本是在家休息的,却因为合作方失误导致合同上错了一个字,要回来更改后快递出去,对此我有诸多不满,甚至还要和对方做合同的人确认是对方错了心情才好一些。
但就在刚才我打印合同的时候,突然间觉察到这是种不好的情绪,联想到前两天听吴翠老师分享的觉察,当下生气的自己能量级在一个很低的档位,于是试着按照音频中的方法对自己情绪开始觉察,当我停下来慢慢接纳这种感觉,大约两分钟后,我不再那么生气和难受了,好像原本吹得胀胀的气球,放了些气后全身都放松了。
觉察的意思是发现、看见。拿我的例子来说就是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良情绪,身体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就要去接纳,接纳也是一种疏导,是对不良情绪地看见。
在信息化的当代,手样信息,微信群,还有各种各样的推送,都无时无刻不在打乱我们的思绪,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相处,只有和平相处才能使自己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面对如麻一般乱糟糟的世界,更加需要用到觉察,使自己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主动去拥抱那些不确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