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

作者: 篮筐轰炸机5号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10:49 被阅读0次

    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等7个方面,介绍了自我提升的方法。

    下面再采集下采铜老师的答案。

    “郑重”地对待时间

    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狷介:不苟且

    胡适先生令他最为受益的教诲就是三个字:“不苟且。”什么是“不苟且”呢?胡适说,不苟且就是“狷介”。胡适认为,狷介不仅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也就是“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

    做有累加效应的事

    作者用“收益值”、“半衰期”来描述一件事,并据此判断是否值得做。

    尽量只做“长半衰期”,也就是有累加效应的事,不论当前收益大小。
    比如:比如背单词、写游记、反思总结个人经历等。

    生活要有节奏感

    生活应该像音乐一样有快慢节奏,我们的投入程度也应该有深有浅。

    快与慢

    快慢节奏,简单来说,就是精进与享乐并存。文中引用了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定期闭关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可能是地球上最忙碌的人之一了,多年来,他既要主持巨无霸企业微软公司,还要负责盖茨基金会的慈善工作。可即便如此,他仍保持了一个习惯:每年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闭关,也就是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打搅他。

    什么时候该去“生活”呢?我想可能是累了的时候。“饥来吃饭困来眠”。多关注下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经常打游戏打到太累而不自知,有时会在一件事上太过拧巴,如果能把问题暂且抛下眯上一会,待精力充沛时或许就有不一样的思路了。

    深与浅

    休闲也有深和浅,“被动式休闲”不如“主动式休闲”来的有满足感。让自己投入其中,进入“心流”的状态,会质量大增,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所以,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

    三种灵活的思维框架

    目标悬置

    把一个看似连续的过程拆开,中途歇歇脚。

    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10月宣布开启一项学制改革,将传统的集中在18—22岁区间的连续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他们把这次改革称为“开环大学”(open loop university)。这无疑是一场“目标悬置”的尝试

    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也就是说用十个月里赚的钱来养活另外两个月的自己。或者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胆,但不少人已经在尝试了,它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能力嫁接

    把已有能力嫁接到其它领域,比如从爱好到工作、从老工作到新工作。

    特性改造

    尝试把枯燥工作变得主动有趣。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在一家公司做一名普通职员,而你的个人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可以考虑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画画来表达你的想法,不论是工作汇报演示还是会议时,你都可以流露出你的这些才能,引起同事和领导对你的重视和欣赏,甚至,你可以在公司或者部门内推广视觉思考的方法,使它成为更多人提升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工具。

    如果你对文学非常感兴趣,那么不妨提起笔来,自己尝试创作,借用著名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劝告就是:“开始写吧,年轻人!”如果你对电影感兴趣,看过很多很多电影作品,那么你就不妨写几篇影评,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实际上,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总结以上三个思维框架,重点是要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极选择中找到“第3选择”。管理学和心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在名作《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一书中写道:

    “对现实世界中决策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在同一时间出现。”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作者建议,对一个任务,最好先啃硬骨头。

    例如做ppt时不是先找模板、查资料,而是先去设计架构。十分专注地硬骨头啃完后,这个任务基本算是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以云淡风轻了。

    三思而后行 复盘积累智慧

    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非常出色。

    养成事前前瞻,事后总结的习惯。

    对我的启发是,以后出游要好好记录写游记!

    深度学习

    向名家学习

    王云五先生学英文的技巧:

    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等过了一星期之后,再依据这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这个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译完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这种方法就像把英文名家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并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针对性的反馈,并且这种反馈的质量非常高。

    游戏式操练

    例如《生活大爆炸》中的“反事实游戏”,提问者提出不可思议的假想,回答者推理得出答案:

    问题:在一个犀牛被当作宠物养的世界中,谁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乌干达。
    理由:肯尼亚会因出口犀牛而崛起,在中非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并殖民统治北非和欧洲,战争爆发后,谁也负担不起养犀牛的这份奢侈,肯尼亚衰老,乌干达崛起。

    与上面这个游戏类似的是,英国创造力专家爱德华·德·波诺发明了“横向思维”,他提出了“随机激发”的方法。在思考某个问题的同时,另外随机找一个词(比如随手翻开词典到某一页),然后把这个词和当前的这个联系起来。比如:

    他曾经参与解决过一个国家如何快速培养大量教师的问题,他找到了“蝌蚪”这个词。波诺接下来想到,蝌蚪都有尾巴,那么教师是不是也可以有尾巴呢?这可以理解成,每个教师都可以带上几个助手或见习教师,就像老师带徒弟式的传授,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快速提升教师的数量了。

    加点难度

    练大脑就像练肌肉,得科学“加量”才行。例如英语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的英语学习之路,不断加码难度:

    1. 背单词、考托福、考GRE
    2. 听英语电台(VOA、BBC)
    3. 听有各种地方口音的英文
    4. 看英语脱口秀

    最后,他听译出了大量很少有人能译出的英文脱口秀节目。

    作者认为大多数人投入大量时间却学不好英文,是因为缺乏挑战高难度任务的勇气,滞留在了常规性任务中。

    就我来说,以前也一直满足于背单词阶段,后来发现把读背例句效果更好。以后要多听英文电台,读原著,看视频少看英文字幕。

    尝试挑战以后也是很能吹牛B的一件事。

    视觉化思维

    爱因斯坦的老师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他说:

    视觉理解是教导如何正确判断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在这种教育的引导下,爱因斯坦进行了许多视觉化思维实验,比如追着一束光跑会出现什么情况。

    跨学科学习

    查理·芒格鄙视“铁锤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他鼓励跨学科思维,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避免思维模型僵化。例如药物代谢之父伯纳德·布罗迪:

    布罗迪来到了曼哈顿的中央图书馆,遍查文献,连查了三四天一无所获。之后他读到了德国纺织业的染料文献,恍然大悟:“能否给化合物染色,然后利用其在溶液中的色度来测定其浓度呢?”
    1947年,布罗迪在《生物化学学报》上一连发表了六篇有关甲基橙测定技术的论文,引发了药理学的革命。而它的起点,正是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领域融合起来:染料知识向药理学领域的迁移。

    杠铃策略

    怎么平衡学习“广度”和“深度”?塔勒布提出了“杠铃策略”,即大部分时间专注既定领域,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例如:

    假如你每天有10个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那么你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8个小时专注在你的主业上,在这些时间里,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要让各种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10小时是多么地奢侈!工作后一天仍有4小时学习时间已是难得,这样可以3小时主业、1小时副业。

    我现在的问题是,主业上投入太少,大多时间分到了副业上,以后要注意平衡这个比重。

    做一个思维缜密的人

    作者认为“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我想这就是优秀领导者具备的素质。在部队里,你需要记住许多规定、指令、动作;完成一项任务也往往需要在脑子里先过一遍,比如带队出操,搭帐篷,组织拉练等。这时,思维缜密的人便会脱颖而出,他们也会被慢慢推举为班长等骨干。

    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洁表达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信息,既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美德。斯蒂芬·金反复强调简洁的必要性,他举了例子来解释怎样简洁地表达:

    “把它放下!”她叫道。
    “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说。

    下面是三句累赘的表达: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
    “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鄙夷地说。

    三句加的修饰词是多余的,不仅信息量没有增加,还阻碍了读者的想象。

    想起机关领导讲话稿大多废话连篇,同一个意思要反复地说,让人不厌其烦。

    意志力来自兴趣

    作者认为“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有些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好的激励。辨认出自己兴趣所在,投入进去,才能成功。

    所以“不要挑工作,干什么工作都能干好”某种程度上是一句屁话。压根不喜欢还怎么干好?与其强行培养爱好,不如认准去干有兴趣的事。

    关于教育

    标准化教育是僵化的: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是从18世纪的普鲁士人那里迁移而来的,近一两百年来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鲁士式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于国王”。

    学校教育是滞后的:

    “在全世界今年入学的新生中,有65%的人在未来将会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那么这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怎么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呢?

    在象牙塔中,一篇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为两年,有些学科如数学甚至会长达五年以上;而一本更新及时的教科书,里面最新的内容,也至少是五年以前的研究,绝大多数会是10年、20年前的结论。因此,以前作为思想和知识前沿阵地的大学,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的今天,似乎已经变得过于缓慢和笨重。

    缺乏实际检验:

    国内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是看论文发表的情况,一个学术水平很高的老师,很可能并没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中的经验。

    这是学习资源大爆炸的时代,随时随地都能学:

    面对史无前例的世界教育资源的大开放,很多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世界三大在线课程学院Coursera、Udacity、edX,学生的课程完成率(即最终完成课程并获得证书的人数占报名人数的比例)只有5%—10%。

    我认为绝大多数培训班的意义在于看管你学习。网上的学习资料乃至方法经验层出不穷,我们缺乏的只是自制力。以后要多利用网上资源,给自己最好的教育。

    那上学的好处有什么?试错。

    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我最大的感触是:读大学是人一生中试错成本最小的时期。很多人回首自己的大学时代,感慨的并不是时光的匆匆而逝,而是自己没有去尝试更多的机会,后来只得面临选择越来越少的窘境。

    我之所以想上地方学校,一大原因是感到高校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十分适合我。我有很多爱好,在那能有很多有趣的尝试,找到许多优秀的朋友。

    总结

    作者总结了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ut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