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注演讲表达培训 -
你是不是也这样,看到别人即兴发言,逻辑清晰,侃侃而谈,羡慕不已;
自己被临时叫到,大脑就像干净的A4纸,一片空白,紧张局促,磕磕巴巴,讲不出什么内容来。
当然,即兴发言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做到这五点,你也可以张口就来,侃侃而谈!
01、需要自信
作为演讲教练,为什么经常会提到自信?说话表达不是嘴上的事嘛,跟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演讲表达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很多维度,比如自信、思维、逻辑、观点、情商、气场、知识储备、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而自信是1,其它的都是1后面的0,如果1不存在,后面0再多也还是0。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1618/19e169816c57b97a.png)
我做了7年多演讲表达培训,找我学习的伙伴,绝大多数都是职场上中高层管理者。
大家并不缺乏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在需要表达时,大脑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想法,只是缺乏了表达的自信和勇气而已。
当众发言时,他们往往比较拘束、放不开,所以表达起来,往往没有那么自如、流畅。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
面对公众发言,其实每个人都会紧张。别人之所以能够侃侃而谈,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多次的公众发言,内心越来越从容,越来越笃定。
当你多上台,多表达,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后,你也可以游刃有余,从容自得。
02、需要思考能力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思想是内在的语言。好的表达,是思想的自然流露。缺乏思考,没有想法,就无从表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1618/9e308db56e84742d.png)
我们很多学员经常给我反馈一个问题,就是感觉自己肚子里没东西,脑子里没货,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需要自己发言时,经常感觉词穷,没内容。
真的是大脑里没东西吗?
网上有这样的一个数据,据说,现代人一天接受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数据的科学性我们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快速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各种知识。
新闻信息、广告信息、科技信息、娱乐信息……我们甚至不用主动获取,只要打开手机,它们就会自动向我们涌过来。
你趴在床上,刷着短视频,一不小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回头问一下自己,看了什么,还记得吗?
你的收藏夹里,有多少信息已经落灰,有多少信息被你收藏后就“冷藏”了?
所以我们缺乏的不是信息、不是知识,而是深入思考、内化吸收的能力。
没有思考,你看再多信息,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已,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只是在为平台的人均使用时长贡献力量。
所谓的即兴发言,一定不是你在发言的那一刻新生的内容,而是你过往的知识、经历、思考、价值观的沉淀。在开口的那一时刻迸发出来的,你不可能讲出你大脑里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而表达的过程,其实也是训练你思考能力的过程,让你对过往的知识、经历有更深入而系统的思考。我们俱乐部很多伙伴,刚开始分享时,内容上都比较浅。随着一次次地训练,表达越来越有深度,思考的质量也就慢慢上来了。
03、需要清晰的逻辑
说话喋喋不休,讲个不停,不意味着就是口才好。好口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但它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表达时具备逻辑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1618/75163d3633bfe248.png)
表达逻辑,就是你表达的整个思路、脉络,它就像导航一样,把你和听众一步步带到你们共同的目的地。你讲得清晰,听众才会听得明白。
我们每天都在讲话,而且从来不会提前写稿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即兴表达的能力。
我们所欠缺的,只是在特定场合、围绕特定话题表达的逻辑、思路而已。
像自我介绍、工作汇报、获奖感言、述职竞聘……不同场合的发言都是有一套表达逻辑模型的,这些模型在网上都可以免费搜到,拥有了表达的逻辑模型,你才能想得清楚,说得明白。
表达的逻辑模型,也可以理解为表达的大纲,有了它,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围绕每一个环节,补充丰富相应的内容。
关于内容的丰富,一定不要写稿!
我从来不会让学员写稿、背稿,背稿就会忘稿。其实围绕每一个大纲,你都可以展开做一些分享,可能刚开始讲不了那么多,讲得也没有那么流畅,但是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刻意训练,这个能力很快就会掌握。
04、需要素材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断给自己充电的人,才能持续发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1618/9a9d115becb60e90.png)
郭德纲老师说,“演员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这句话我深表认同。演讲表达也是一样的,肚子里有干货,脑子里有思想,你的表达才会有力量。
当然素材积累,不只是收藏,就像前文讲到的,很多时候,信息被我们收藏的那一刻,也就开始了“冷藏”。收藏没意义,只有经过思考后的收藏才有意义,而输出就是最好的思考,你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讲出来,总之,一定要思考,要输出。
输入支撑输出,输出倒逼输入;输入促进输出,输出验证输入,通过输入和输出的联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材积累和自我成长。
05、需要刻意训练
表达就是一项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获得的,就像游泳和开车一样。只不过表达是一项综合能力,就像我在文章开始讲到的,它包含了自信力、思维力、逻辑力、语言组织能力、知识储备多个维度。
既然是能力,就需要进行训练,只有训练,才能提升。
就像学习游泳和开车一样,站在岸边,你永远不可能学会游泳,坐在副驾驶,你永远不可能学会开车。不开口、不表达,表达能力永远不可能得到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你看了很多演讲表达类的书籍,看了很多演讲表达的视频,让你发言时,你还是不敢说、不会讲,你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把方法内化的训练以及教练对你的点评指导。
而对于所有能力来说,只要训练,就会提升。而且只要方法正确,前期的提升会非常快。
就像乔希·考夫曼在《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这本书中提到的“学习曲线”(如下图)。
学习初期可能会小有吃力,但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持续练习,学习水平提高会很快,因为你学到了技能最重要的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1618/e6fa99bc160ce093.png)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跟我们俱乐部的伙伴说,每天跟着群里的作业打卡训练,只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你就会解决上台紧张,讲话没有逻辑的问题。
因为前期的学习和训练,是在帮大家增强自信,构建逻辑,提升思维发散力和语言组织力,这是表达的基础,而这一切通过前期的刻意训练,很快就会提升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1618/b7a29adb76fcdb54.png)
当然,任何技能的熟练程度,是和投入的时间和训练的次数成正比的,训练的次数越多,技能就会越精炼。
所以,刻意练习,是提升表达能力的唯一捷径!
愿你在任何时候,都能自信满满,侃侃而谈,无惧未来,勇敢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