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2017年度读书小结:10本书

我的2017年度读书小结:10本书

作者: 轻若鸿毛 | 来源:发表于2018-01-01 10:14 被阅读0次

2017年已经过去,像我这种不学无术之徒,实在读得少,现在从我去年微薄的阅读量中,捡出十本,大概说说,算是一个2017年的阅读总结吧。

1.(法)巴拉莫《装逼史》,商务印书局

去年三月份在一个旧书店淘的一本书,巴拉莫是法国史学界的执牛耳者,凭借他那流畅通俗的笔触,赢得了全世界众多读者的追捧。我是第一次读他的书,该书史料的丰富、论证的严谨、观点的中肯,确实是一次愉悦的历史回溯。巴拉莫说道:“历史的本相会受到各种观念潮流的压迫,我需要厘清的是这种压力下的个人,那些装逼者在权力与意识形态下,呈现的困境。……”

他指出,在古代,装逼者群体更多地集中在上层贵族,在与劳动生产脱离之后,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装逼。他特别提到中国的孔子装逼,孔子吃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尽管我不大认同他举孔子的例子,但他对社会风俗之于装逼者的剖析令人叹服。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推广,出色的装逼者实现阶级的跨越,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巴拉莫梳理了很多政府的决策文件,指出这庞大的装逼群体已成了现代国家的社会问题,尽管国家出了很多方案去应对,但装逼失败后的焦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在书的最后一章《装逼者的寿命》中说到装逼者的寿命普遍都很短,装逼装得越出色,死得越早。这的确令人深思。

2.(西班牙)普罗金斯《2084》(第一卷),上海译林出版社

这是一本奇幻小说,有五百多页厚。这是五月份在深圳的签售会上买的,当时我见到普罗金斯本人心情非常激动,他身材臃肿,秃顶,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但声音很有磁性。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多倍的人生》,是讲述在2084年,政府控制的皇家中心出版社发行了一大批出色的故事书,这些书是真正的“床头书”,睡觉的时候只要把书放在床头,梦境就会完全按照书的内容进行,但在这些故事书的最后一页是一串省略号,这意味着有意想不到的的事情发生。故事书里有引文,这些引文有点像超链接,通过它,你可以去到别人的梦境,一个个的梦境是多倍的人生。小说中的主人公托蒂姆经历了各种梦境,这些梦境也与他的现实生活交叠。《2084》第一卷末尾说到皇家中心出版社被黑客攻击,而当时托蒂姆还在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的梦境中游历,然后就戛然而止了。我只能期待《2084》的第二卷了。

当然这一卷中已经发展出很多故事线,同时也挖了许多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填回来。当时签售现场,普罗金斯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说道:“我才是真正的卖梦者,哈哈……”我的确在这些美轮美奂的的“梦”中沦陷了。最后说一下,该书译者傅雨的译文非常精到雅致。

3.王盅凉《王盅凉回忆录》,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社会活动家王盅凉73岁写的回忆录,作为一个华德福教师、公益课程研发总监、软文广告人、炒鸡蛋专家、国家三级心灵鸡汤烹饪师、老戏骨、乐队鼓手,这本书呈现了他生命丰饶、心灵动荡的一生。前尘隔海,往事不再,王盅凉用舒缓而平静的笔调追忆了从东北生活成长到南方求索的轨迹,里面许许多多有趣而轻快的细节,这些细节由苍老的声音述说,显得更清脆了。

尽管时光形塑了许多东西,但仍然可以看出这几十年来王盅凉内心的矛盾,他提到,自己像一个钟摆,是在“道貌岸然”与“逗比”之间摆动。“当然,人是多面相的,”他写道,“你们也许经常看到我逗比的一面,但也许,更能感受到的是逗比背后悲凉的底色。”在书的后面附录了几篇演讲稿,其中有一篇是他三十岁时的文稿《如何让生命获得虚无感》,里面充满了他的哲学玄思以及在面对心灵虚无深渊时的痛苦挣扎,去直面虚无感,并想从中超越。悲凉的底色可见一斑。

书中的插图

该回忆录详实厚重,当然,由于记忆的缺漏模糊,不知道有没有插入许多杜撰的事情,毕竟回忆成为文本就容易变成“罗生门”。比如,由于王盅凉在当老师时演戏剧,演猪八戒活灵活现,赢得学生啧啧称赞,后来有机会去试戏,3D电影巨作《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小沈阳扮演的猪八戒角色本来是由王盅凉来演的。他在书中叹息道,本来是一炮而红的机会,遗憾没争取到。但导演辟谣绝无此事,就是指定小沈阳演的,从来没有一个王盅凉的人来试过戏。

在回忆录的末尾,他坚信自己的唱歌天赋,对于当年不能当上“大圆桌乐队”主唱,晚年还耿耿于怀,他觉得自己的声线很好,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与训练。

这本书是我暑假时在旧书店淘的,当时被那独特的封面吸引了,封面是粉底的,上面印有许多细密的黑线,像浓厚的胡子。书内装帧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错别字太多,这是编辑的问题了。

4.佚名《一百零一夜》,人民文物出版社

这本书当年刚整理出版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对于它的真伪,学界也一直存疑。考古学专家陈孟德教授坚称这是明末清初的书稿,无论它是否真的模仿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形式,但内容核心是独特的,充满了我们民族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儒释道的精神在里面交汇,庞杂野气而富有活力。

这个民间故事集展示了当时岭南的人土风情。里面一共一百零一个故事,精彩纷呈,而且有一个隐秘的内在联系发展脉络。有一次我一个教师同行读完指出,这些故事其实对应人们各个年级的意识状态,每十个故事对应一个年级,一到九年级,再加上成人的十个故事,刚好一百个故事。至于最后第一百零一个故事,在现在通行版本中只是作为一个存目出现:《氐立耑人口》,据说这个故事太邪恶了,为了避免引起读者的不安,明令出版发行时要删除掉这个故事。当然,我蛮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完整版的。

5.戴尖《呵呵》,上海文艺出版社

关于近几年来国产电影的影评集。笔调俏皮犀利,时有洞见,值得一读。

6.(法)波尔曼《后现代主义的二手生活》,译文出版社

犹太哲学家本雅明曾有一个梦想,写一本全由引文组成的书。而现在法国学者波尔曼这本思考后现代社会文明的书,就实现了这个想法。这本书后面附录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就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据统计参考书目就达九千多种。引文援引安排也十分得当,可以说得上是“信雅达”了。可惜,我学力有限,并没有看懂,只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了。

7.(德)托罗斯特夫《发呆之旅》,心之慰藉出版社

这是一本访谈录。2013年在慕尼黑举行了一次发呆真人秀演出,这次演出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发呆爱好者。演出结束后,托罗斯特夫采访了十几位杰出的发呆明星,挖掘出大量有意思的发呆内容。

该书更像是逸闻趣事集,我花了一个上午就轻松翻完了。里面展现了各种形式的发呆,如有人可以随时随地发呆;有人可以持续发呆三天两夜;有人只要一打完喷嚏就会发呆半个小时;有人每次坐公交上班都会发呆坐到终点站,最终他找了一个解决办法:在起点站或终点站附近租房或找工作;还有人只要自己的猫咪不在身边,就会发呆(真是十足的猫奴)……

这本呈现发呆者生态的书看得我忍俊不禁,有时心有戚戚,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发呆爱好者。托罗斯特夫最后反思,其实,发呆是一种幸福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绵密的日常流水的一个个停顿,它能让心得以舒缓。不过,作者也道出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担忧,由于人们离不开手机,手机刷屏占用掠夺了发呆的时间,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8.(新加坡)茅哲西《茅哲西小说选》,中央人民出版社

这本《茅选》是短篇小说集,里面有各种稀奇古怪、充满异域风情的故事。茅哲西的风格属于老派的,我不是很喜欢;而且里面渗透了太多时代意识形态的东西,强调阶级斗争与因果报应,这破坏了精心营构的故事意境,当然,不少场面描写还是很瑰丽富有诗意。

里面有一篇小说给我很深印象,讲到一个巨人在小人国里很受欢迎,因为他能吹出很大的气球,气球里能装很多人,这些人憧憬着飞上天。有一天悲剧发生了,气球在空中爆了,里面的人大部分摔死了,后来人们发现那个巨人其实也是气球做的,他的身体爆裂以后也缩得很小了……作者最后说,摔死的人都是坏人。这一笔有点画蛇添足,粉饰了不幸,也落入因果报应的窠臼。

9.(德)博尔赫茨《鲁道夫·施泰纳与卡夫卡的相遇》,商务印书局

很难确定这本书的文体,究竟属于纪实传记还是虚构故事,里面夹杂着许多或真或假的八卦,也有思想脉络的挖掘。不过鲁布姆教授在《纽约时报·书评》上发文肯定了该书的价值:“无论有多少虚构成分,但无疑地,博尔赫茨关于这两位巨人的思想剖析与比较是发人深省的……”

众所周知,在1911年卡夫卡会见过施泰纳(卡夫卡的日记中有记载),对施泰纳的神智学有过热诚的交流,卡夫卡也流露出谨慎的不安感。博尔赫茨从这种不安感出发,阐释了这两个人的思想差异。

至于所谓虚构成分的争议是指,作者在书中说到见面过后,卡夫卡回到家写了一篇随笔《施泰纳的猫》,但这篇短文在各个版本的《卡夫卡全集》中都没有找到。卡夫卡在该文中写到:“施泰纳博士为了保持镇静,刻意装得一本正经,他的衣着很考究,他是一个文雅的人,但他的谈话比较饶舌,晦涩难懂,跟他的演讲一样……”卡夫卡还说到他们见面时施泰纳带着一只猫:“看得出来,他很喜欢猫,这只猫的眼睛里闪着宁静,也许每个人都向往着一只猫的状态。”

无论真伪,我很喜欢这本书,里面充满了隽语妙句,也有很多抖机灵的毒舌。可惜该书的翻译不佳,期待更好的译本。

10.徐红红《徐红红诗选》,做家出版社

2017年诗歌看得少,这本诗集是朋友送我的,里面的诗句矫揉造作,意象堆砌杂乱,句式与节奏比较松垮。诗人在序中提到自己受北岛、韩东以及北欧女诗人索德格朗的影响,但这种师承是浮泛的,只是学了一点皮毛。她在后记中引用洛尔迦的话:“诗就是人们从来想象不到会结合在一起的两个词语,它们结合起来构成了某种神秘。”但该诗集中那些词语结合起来构成的只是某种荒唐和平庸,如《松果》《祖母》《草原记忆》《放学后的幼儿园》等诗透露出一种苍白,评论家伊斯特兹·李(Eastree Lee)早就指出:“这些文字毫无力量,没有风格……”

阅读这本诗集简直是浪费我的时间,建议大家也少读这位作者的文字。

2017年已逝去,但我们还要不停地奔跑,继续阅读,继续体验,继续写作!

还记得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我的2017年度读书小结:10本书

    2017年已经过去,像我这种不学无术之徒,实在读得少,现在从我去年微薄的阅读量中,捡出十本,大概说说,算是一个20...

  • 投资与投机

    【2017年10月21日-007-14】 ——读《安全边际》每周小结week1 《安全边际》这本书阐述了价值投资的...

  • 读书笔记—《时间看得见》

    我的读书笔记 【今日读书】《时间看得见》 【读书时间】20:10-22:10 【读书小结】 王潇,一看就是对生活打...

  • 智能时代的生存策略:只有比现在更努力,没有别的出路—— 《人工智

    1 内容小结 2017年10月29日周日赶在11月份到来之前,读完了《人工智能》这本书。这是2017年读的第17本...

  • 我的2017年度小结

    临近春节之际,我来回顾下我的2017年 The end of the year is the best time ...

  • 2017下读书小结

    2017全年共读了92本,上半年51本,总结在 2017上读书小结,下半年41本,在这篇做个小结。 小说17本《棋...

  • 2017年12月时间统计

    一晃已经踏入2018年,2017年的全年小结也都完成了。年度小结可以提前写,时间花销可是需要精确到每一分的,要实实...

  • 彼得林奇成功三要素

    【2017年9月7日-007-8】 ——读《战胜华尔街》每周小结week1 本周开始读书群第4本书籍彼得林奇的《战...

  • 【2017年度小结】熙米果

    熙熙2017年度总结:(3岁半) 【关键词】 哥哥+弟弟 幼儿园 阅读 年度小结: 1、你觉得过去一年你最...

  • 我的2018

    大家的2018年年度总结应该早就完成,我这篇可能是身边朋友中最晚的年度小结了。对多数人而言,年度小结其实都是工作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2017年度读书小结:10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az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