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最后两天是假期,终于能够好好休息。2018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构思的“大作”我还是迟迟没有动笔。
自从选择这份早9晚12,一周工作六天半的岗位,几乎是没什么大段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两年一直都想写点东西,一直都以工作繁忙为由 迟迟没有输入完整的段落。2017年至今,几乎没写几篇完整的文章。新媒体/自媒体行业也已经火爆不止两年,这两年我看着一个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写手一次次闪耀,自己的角色却只能是读者。
最近认识了几个把公众号写的很接地气的作者,近距离的观察他们的线上生活。自媒体人的苦与乐,都在每个人自己的文章里。研读一个个公众号,遵循每一个作者的成长轨迹,我似乎发现,这两年的缺席,真的错过很多东西。
这一次,或许真的会写出另一个自己。学生时代的5月总是创作欲望爆棚,曾经还算满意的几篇习作,都是5、6月份动笔。几年前在4—7月曾密集写过几万字,那时候发表的平台,现在其实也还在,只是我早把APP卸载,偶尔重新安装,去上面看看当时还没完成的几篇作品,还有点可惜,那些曾经自认为巧妙的构思,终究是脑洞开的太大,毕不了环,后劲不足,自己把自己堵住了。
最近阅读的一些公众号创作相关的文字,让我不断的在反思,很多时候我写的东西还是太感性化了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当然也能写出逻辑性很强的文章,只是那样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现在心态浮躁,容易追求速成,很难像当初,一气呵成的随笔,还要翻来覆去改很多遍,让文字更漂亮,让感情更真挚。
那些大号的作者,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实战,能够很静准抓住热点,快速搭建起文章架构,用一个个故事填充,加以多个金句,形成一篇有爆款潜质的文章。这种能力,也需要练习。当你写过100+,500+,甚至1000+……你完成一篇文章的速度,一定是和你刚刚起笔的速度不一样的。
所以,当我再次动笔,我首先需要的是练习,找一个老师学习。写作刚刚开始是痛苦的,因为感觉自己没什么东西可写。几年前刚开始的我是这样的,我有过那样的经历,所以这一次,我会熬过刚开始的纠结期。而且几年来我的阅历增加,知识也有积累,懂得更多道理,更懂得表达自己,我相信,这一次重新出发,写作之路能够走的更远。
又是一年五月天,听着《温柔》很“知足”。
4月再见,5月你好。以1年为期限,看看1年后的4月底5月初,我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PS:还没写完这篇的时候,我重新下载了那个APP,看到自己年轻时写的东西,读者留言与评论,脑海中涌现出那个也曾短暂呗吹捧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