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植物学,我基本上停留在文盲的程度。除了老家常见的几种,剩下的都叫不上来名字。
老家的树种,数量很有限。比较常见的就是杨柳榆槐。其它的树种也有一些,但是数量较少,不像这四种,几乎随处可见。
这几种树,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长得比较快,尤其是杨树,今年刚栽上,还比大拇指粗不了多少,两三年以后,已经要用两只手合握了。
柳树长得也比较快,但是没有杨树那么夸张,其次就是榆树,槐树了。不过,就算是槐树,相比较松柏一类生长缓慢的树种,其生长速度也是惊人的。一棵小树苗,有个十年八年,就成了材,可以派上用场了。
然而有一棵榆树,历经三百多年,径围也只有漂亮女人纤纤一握的腰肢那样粗细,生长速度之慢,是无法想象的。
这棵树,并非我想象出来,它是真实存在的。昨天又去了通州西海子公园,因为是周末,带孩子随便溜一圈。
三个月前又回到通州,最想去看看的,就是西海子公园,尤其是公园里面那个孑然独立的燃灯佛塔。八月份去过一次,那次是晚上,虽然灯火辉煌,自成一景,毕竟没有白天的开阔视野。媳妇说,各有各的好处,倒也有道理。
其实,我最想看到的,是燃灯佛塔顶上的那颗榆树。上次去看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我想,对宝塔的修缮保养,原也容不得一棵榆树在它脑袋上恣肆妄为,没了就没了吧。
昨天在公园里随便溜达,突然看到一棵树被精心的用石栏杆围了起来,忍不住近前仔细端详。树上订了一个标牌,说明被保护起来的是一颗古树。可是,明明就是一棵径围尺许的普通榆树,按照我的经验,树龄最多十几年,怎么就成了额外保护起来的古树呢?

探究的心,让我围着栏杆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个石碑,说明了这棵树的不同寻常。原来,这就是那棵在燃灯佛塔顶上生长了将近三百年的榆树。

碑文介绍了它的来龙去脉。公园一六九七年(康熙三十七年)修缮该塔的时候,一颗榆钱被无意中带到了塔顶,机缘巧合,在塔顶的泥土中居然能够发芽生根,并且一直迎风招展,屹立了将近三百年,一直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后来在一九八七年再次遇到了修缮,被从塔顶上请了下来,在距离佛塔不远的地方,重新进行了安置。
借那个碑文的一副对联,作为本文的结束。
塔顶上,曾把三百年严寒酷暑尝尽,枝枯叶淡终不死,为纵谈潞县囊日兴亡,多少桑田变沧海。
湖滨旁,又将十余载和风细雨沐足,干壮冠荣毕其生,要长阅通州今天进退,几何旷野生乐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