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3-30 借船出海,合作共赢

2021-03-30 借船出海,合作共赢

作者: 承霖IP | 来源:发表于2021-03-30 00:50 被阅读0次

自主创新已经不再是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唯一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项目引进、合作授权等模式进行管线和领先技术平台的快速布局,抢得国内市场的先机。根据 NextPharma 数据库,近 2 年中国license in 的项目数量快速增长,达到 67 个,交易的平均金额也显著上升。

且存在两大趋势:

一方面,引进项目质量的提升,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做一个跟随者,而开始更多关注全球范围的创新药,license in的产品中有不少是 first-in-class 或 Best-in-class,比如倍林妥莫双抗、ZW25 和 ZW49,使得中国药企的管线实力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交易模式也不断的多样化,有更多的企业开441始与国外药企进行深度合作,如百济和安进股权投资与合作开发;正大天晴引入 abpro 的双抗平台。科望(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望医药”) 与美国 Inhibrx 公司签署 ES101 和 ES102 技术转让协议。获得礼来、高瓴、鼎晖等国际投资累计 5500 万美元。

短短三年,科望获得三个创新:

第一个创新:全球首创同时靶向 PD-L1 和 4-1BB 的双抗新药 ES101 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第二个创新:重点布局天然免疫,未来下一个类似 PD-1/L1 的新突破或出现在该领域;

第三个创新:把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联用,以期发展出新一代更有效免疫治疗方案。

随着生物药品专利陆续到期、医药外包模式的兴起、创新药与仿制药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全球仿制药产业正在构建新生态系统,更多创新性的,甚至是“医疗器械化”的运营模式将应运而生。规模化已经不再是制药企业竞争力的唯一要素,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如何牢牢融入到新一轮“生物医疗”的全球创新生态中,这是未来我国医药企业崛起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生物药企的估值体系已开始与欧美企业接轨,即使没有产品上市没有销售收入,研发实力及产品潜力仍能被资本市场认可,为创业早期及后续研发筹集资金。

建议企业加强对外合作,通过权益许可,进行产品的引入和授权(license-in/license-out),一方面构建并优化自身的创新产品线,另一方面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研发驱动的生物药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快速构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下游配套资源,例如销售团队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3-30 借船出海,合作共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fw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