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什么?

作者: 轻舟 | 来源:发表于2016-07-20 21:36 被阅读161次

    本文是余秋雨一篇关于文化的演讲稿复述(演讲于2010年)

    本文主要讲关于文化的六个内容:

    1. 文化是什么;
    2. 文化的最终目标;
    3. 中国文化的特性;
    4. 中国文化的不足;
    5. 近三十年的进步;
    6. 当前的文化隐忧。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余秋雨

    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荣格

    这里的“浮士德”是指德意志的集体人格。这种集体人格早就存在,歌德只不过是把它表现出来。

    在中国,自觉把文化看成集体人格的是鲁迅。他把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成为“国民性”。

    文化的最终目标

    美国企业家贝林(余秋雨为他的自传作序)在事业达到巅峰后失去目标,最后在做慈善时认识到终于明白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却又能把一切激活。

    人类凭借着聪明,创造了一条条界限,最后用爱,把他们全部推翻。-歌德

    儒家把爱和善良看成最高德行,提倡“仁者爱人”,“止于至善”。

    佛家的修行最终目标是用爱和慈悲普渡众生。无缘大慈,则同体大悲(把所有人看作一个整体)。他们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种子,修行的目的就是灌溉它们,帮助它们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文化的特性

    按照独特性(唯中国独有)和实践性(每个人都在做的,而不只是说教)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概括为三个道:

    • 社会模式:礼仪之道;
    • 人格模式:君子之道;
    • 行为模式:中庸之道;

    礼仪是一种便于固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仪式。文化精神借由仪式固化为实际形态并传承下去,中国因此也称为礼仪之邦。

    君子是儒家的人格理想,他们设定的改造人格程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世界上其他民族把人格理想定为“觉者”,“先知”,“巨人”,“绅士”,“骑士”,“武士”。儒家留下一系列精彩的对比来讲述君子是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庸是一种整体、平衡、动态思维,抛弃痛快和爽利,而寻求合适和恰当;摈弃僵硬和狭窄,而追求弹性和宽容。它使中国文化在本性上不信任一切极端化的诱惑,因为不追求极端,不征服他国,也使中华文明成为古文明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幸存者。

    中华文化的不足

    1. 疏于公共空间;
      中国历来强调上对得起朝廷社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而在朝廷和家庭之外的广大公共空间是一片空白,需要知识分子填充,但知识分子奉行“两耳只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窗外”的公共空间不予关注。虽然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也是对朝廷兴亡而言。这就造成中国人在公共空间的失态,例如随地吐痰,高声喧哗。

    2. 疏于实证意识;
      实证意识的缺乏也是科学意识的缺乏,使中国文化长期限于“只问忠奸,不问真假”的泥潭中。这也导致整个社会诚信失落,谣言遍生而辟谣无路。普通民众深信阴谋论,伪科学大行其道。

    3. 疏于法制观念。
      中国至今流行的文学仍是武侠小说,颂扬“法外英雄”,好汉总在挑战法律,江湖总要远离法律,良民总在拦轿告状,清官总在法外演仁。现在不少活跃在网络上的文人把喧闹围啄当作民间法庭。

    近三十年的进步

    1. 近三十年来改善人民生活,注重经济建设,普及了“民生文化”;
      过去的“宫廷兴亡史观”逐渐被“全民生态史观”代替,向更公平的分配制度、更健全的服务体系,更美好的生态环境推进。
    2. 改革开放后拓宽了文化视野,普及了“多元文化”;
      大多数中国人能接纳欣赏许多异己的艺术形态,这对讲究“大一统”的中国文化是一大进步。
    3. 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普及了“生命文化”。
      经历过大灾大难(5·12地震)后全国人民由衷发出“生命第一”的声音,是非常重大的文化转型。有了“生命第一”,就可以确立人性、人道的命题,发扬大爱、大善的行为,逼近文化的最终目标。

    当前的文化隐忧

    1. 复古文化冲击创新文化;
      任何文化的生命力都在创新,而不是怀古。要怀古,比中国人更有资格的是伊拉克(古亚述)和埃及(古埃及),但我们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很少有创意思维引起关注,大做文章的还是一千年前的枭雄心计,七百年前的宫门是非。复古文化在极度自信的背后隐藏着极度不自信,降低了中国文化和世界上其他文化平等对话的可能。更让人警惕的是,近几年的复古文化宣扬中国文化的阴谋、权术、诡计,违背文化“爱和善良”的原则。
    2. 民粹文化冲击理性文化;
      民粹和复古一样,都是在设立虚假信仰。民粹很像民主,却绝对不是民主。现代社会应该重视民众的呼声,但是需要通过真正的民主理性和必要程序来实现。

    民粹表现在文化艺术上,是放弃应有的等级和标准,把底层观众的现场观感当作第一标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美学,都告诉我们“快感不是美感,美是对人的提升”,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都是历代大师辛勤架设的提升人们生命品质的阶梯。

    1. 文化损耗大于文化建设;
    • 惰性损耗
      官场化、行政化的体制损耗了文化的活力,耗费了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体制内,最重要的文化成果却在体制外。
    • 恶性损耗
      这主要指投机文人假借“大众”名义,对文化创造者恶意诽谤。

    按:西方的知识分子借助“我们从哪里来”的思考,和“回到源头去”的行动开启了文艺复兴,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余秋雨就开始思考中国文化的根,通读古今著作,比较中外艺术史,亲临十几个古代文明遗址,找出中国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希望借此指引中国的文艺复兴。最近这件事易中天也在做,他和余秋雨之间曾经有过波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gv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