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到青岛,全程高速,路况很不错。其间在一个叫“昌乐南”的服务区停留了较长的时间。
那是一个城堡式的建筑,在高速路上远远地就看到它蓝色的古堡式尖顶。进了服务区,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俄式风情的服务区,广场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套娃,建筑物前是天鹅湖芭蕾舞造型的雕像,大厅里是一驾铺满鲜花和酒桶的老爷车造型,还有晶莹剔透的水晶雕塑,垂下的巨幅广告亦多见“俄罗斯”字样,两侧的小店标牌均有“进口商品”“洋酒”“奢侈品”等宣传。我们以为这一定是个“高档”服务区。但巡视一遍后,发现并非如此,小店既无什么“洋酒”,也并没有任何奢侈品牌。餐饮区亦有打着“西伯利亚”名头的,还有叫作“喀秋莎匹萨”的,但其实供应的食物与一般服务区无异。原以为大概是和俄罗斯共同投资兴建的,但和服务人员聊了会,说是并无俄罗斯的任何参与。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9483/ef16676d60ace567.jpg)
不明白为什么设计了这么一处满是俄罗斯元素的服务区?问了下度娘,原来是济青中线,连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几个城市,串起多个旅游景区,沿途设计有十个国际主题特色风格的高速服务区,将各国的特色文化、传统美食、经典商品融入其中,有“鲁中最美高速”之称。昌乐南是其中一个,还有北欧风情、中欧风情等服务区,而且似乎还是“一带一路”的名头。虽然服务区的商品有些名不符实,但至少也是一大景观,为高速路上跑长途的人提供了一处至少是环境优美的休息之所。为山东人民点赞!
接近青岛时,开始下起了雨,我们在烟雨迷朦中进入青岛市。细雨霏霏,加上夜色渐浓,一道又一道的高架桥,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有不时闪烁变幻的霓虹,青岛于如梦如幻中来到我们眼前。她爸感慨:“青岛这些年变化巨大呀,这高架桥和北京一样,都快让人绕晕了。”
我们仨都不是第一次来青岛,她爸曾在女儿刚出生那会常驻过青岛,我则是在上学期间在《青岛日报》实习了两个月,女儿是高中毕业后和几个同学在青岛毕业旅行了一周。这次来青岛,她爸纯粹是冲着“国际啤酒节”来的。
我们预定的酒店在崂山区,到达时已经是晩上八点多了。因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女儿就在酒店附近找了家青岛本帮菜,品着这几年火起来的“海肠捞饭”。
第二天,天阴沉沉的,且预报有大到暴雨。她爸查看了一下,说是“国际啤酒节”的主会场在西海岸,且因暴雨可能会暂时关闭,遂改变计划,先在崂山玩两天,最后一天转去西海岸“国际啤酒节”。我一直疑惑,“西海岸”?以前好像没有这个叫法。她爸普及道:“就是以前的黄岛,叫的名字好听罢了。”
我们趁雨还未来得及下时,去了附近的崂山海水浴场。远远地,就见沙滩边缘有一座圆形的房子,走近了,看见是一间叫着“如是”的书店。书店外围的走廊立有标识“消费区”。从走廊望进去,书店里面人不多,摆放的书好像也不多。可以看见海的那面,三三两两地坐了几个人,端着饮料,或专注地划着手机,或只是望向远处一片迷茫的大海,并没有人在看书。近些年,似乎在海边坐在书店里看海成了一种时尚。
我们直接绕过书店往海边而去。海岸边,两个小男孩在围追着一只小青蛙。小青蛙跳来跳去,一边躲避着海浪,一边还要躲着小男孩抓捕的小手。我去过很多海边,但这还是我第一次在海滩上看见青蛙,于是,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怎么还会有青蛙?不会有毒吧?”抓青蛙的稍大点的孩子欢快地接过了话头:“没毒,我们抓了好几只呢,阿姨要看看吗?”我顺着孩子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见有个大桶里装着三只小青蛙,一只小螃蟹。看来,海滩真是小朋友的乐园呢,藏着无数的“宝藏”。
远处的崂山在雨雾迷蒙中若隐若现。女儿和她爸站在沙滩上一个招揽快艇生意的摊位前,去石老人那儿转一圈,每人150元。他们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突然几个大大的雨点砸了下来,人们四散而去。我们随着人流后撤到如是书店的屋檐下,回头再看了眼大海,只见一片的烟雨一片的迷蒙,完全没有了大海的壮阔辽远。
在附近的购物广场吃过午饭,又等了好一会,雨依然滂沱着,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她爸说,走吧,咱们反正开着车,去看看雨中的八大关。
一路上,天仿佛漏了似的,只管一个劲地往下泼着水,过往的汽车不时溅起高高的水柱。有一阵子,雨烟太大,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车。我们只得和其他车一样,靠边停在雨雾里,等待雨雾散去。
我们到达八大关时,雨开始小了。在武胜关路停好车,打着伞开始在湿漉漉的满是积水的路上边走边看。那些德国人建的别墅都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其实在路上也就是走走,并看不见其真容。有些敞开着门的别墅,是已被用作了民宿的。了解了一下,标准房价格在每晚一千元左右。也许,名贵的别墅里住着,贵一些也是应该的。公主楼、蝴蝶楼、西班牙风情楼可以买联票(20元)入内参观。还有著名的花石楼,据说蒋介石宋美龄等曾在此居住过,女儿觉得没什么好看的,南京的美龄宫总统府都看过,不想再去瞻仰别人的生活。但它的定价8.5元很有意思,这大概是沿袭了好多年前的定价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9483/f27e05aa18194e65.jpg)
一条起伏的松柏掩映的路上,几个穿着汉服的女孩在细雨中摆弄着各种姿式。我感概,下着雨还这么大张旗鼓地摆拍,也是“敬业”呀。女儿说,这你就不懂了,这才好出片呢。也是,八大关的每条路都很有特色,要么两边是松柏掩映,要么是两排梧桐端立,还有,银杏叶层层叠叠。
我们径直往第二海水浴场而去。雨差不多已经停了。经过一处卖冷饮的店家,看见“青岛风味雪糕”几个字,6元一根。女儿说,“青岛风味”是什么味?要不尝一下?店家趁机鼓动,买一根尝尝不就知道了什么是青岛风味嘛。买了一根,但终究也没吃出什么是“青岛风味”。
雨后的海水浴场仍然是雾蒙蒙飘飘渺渺的。我们沿着礁石边筑起的大坝往前走着,吹着海风,听着两边的浪花一拨一拨地拍打着大坝。为了方便游客观景戏水,大坝有几处有台阶可以下去,旁边是一排障碍物,大概是为制造浪花飞溅的效果而设置的。当天,浪非常大。一个女生很想下去,站在“浪花飞溅”障碍物上拍下和浪花最美的合影,但又怯怯的,不敢下去。负责拍照的男生(应该是男朋友)鼓励着,去吧,没事的,你掉下去了,我救你。女儿听到这话,赶紧大步通过,说了句,要上演《消失的她》吗?哈哈,看来女儿被《消失的她》毒害太深呀。不过,确实也够危险的,好像最终那个女孩也没敢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9483/59c0b3b3b1498cfc.jpg)
大坝吹了吹海风,我们不想再去栈桥了,打算去“台东夜市”凑凑热闹,顺便找点小吃当晚饭了。
在青岛的第三天,雨停了,但天仍然是阴沉沉的。我们打算开车去崂山风景区看看。她爸说,青岛建了一条号称最美的海滨公路,可以直达崂山山顶,但网上都说,私家车晚上6点前不让走这条公路。于是,我们把车停在了中国海洋大学附近的一个大型停车场,打算坐公交游览一下青岛最美的海滨公路。
在海大校门口,我找到一个警察值班室,想打听一下去仰口(最美海滨公路起点)的公交站点。那个警察正打开饭盒,准备吃午饭,看见我问路,立刻起身走了出来。因为他基本不坐公交,并不清楚公交站的位置。他误以为站在外面的我女儿是海大的学生,帮我打听公交站点位置呢。致敬青岛人民的好警察!
我们在仰口海滨公路的起点站上了最美的公交线路618路,路口果然有警察拦截检查过往车辆。据说,住在公路两边民宿的私家车,报备后可以通过。618路按点发车,座位坐满了就走,不允许站立,全程2元。公路一侧面临着大海,沿着崂山的山势蜿蜒而上,这段将近10公里的路,沿途设有21个站,双向二车道,车多,时不时发生拥堵。618路从仰口至山顶垭口,走走停停,居然单行用时近两小时。这样走走停停,倒是很适合观景,只是没有阳光照耀的大海,依然是烟波浩渺,迷迷茫茫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9483/ccf721121b8cdf36.jpg)
到了垭口,已是下午三点多了。显然,要游览这座海上第一仙山时间是不够了,加上女儿不想爬山,对太清、华严等道观寺庙并不感兴趣,我们没有进山参观,而是直接从垭口坐618路公交车直接下山返回。下山途中,才发现原来海边一畦畦规整矮小的绿植居然是崂山独有的茶树。
至此,我们的青岛之行也算是见识了另一个“烟笼寒水月笼沙”般的烟雨青岛了。
我们此行的另一个主节目“国际啤酒节”待转战西海岸后再见分晓。
ps:资料显示,崂山风景名胜区位总面积446平方公里,主峰“巨峰”海拔1,132.7米,是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第一高峰,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其核心游览区主要包括流清、巨峰、太清、华严、仰口、九水、华楼七个游览区,有问道太清、巨峰览胜、太平拜寿、华严祈福、九水画廊等精华游览路线。我们虽然没进去,但景区介绍放在这儿,假装我们去过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