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代年轻人是如何被摧毁的

当代年轻人是如何被摧毁的

作者: zoey君青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19:46 被阅读0次

    如果要提一个问题

    如何赚100万?可能大部分人都答不上来

    但是要问:如何击垮一个年轻人?

    那可真是太容易了。

    01

    连续的部分注意

    昨天朋友问我:“有没有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我觉得我最近记忆力和专注力都下降了。”

    我发现最近这几年我也开始渐渐出现这个问题,连看书的耐心都渐渐丧失,像是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永远在背abandon,一本书开始的第一章那几句话来来回回读,就是看不下去,过一会就想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的消息。

    只要打开微博热搜就能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无聊时刷刷短视频,就能快速的消磨掉这段时间(顺便也消磨掉你本来该做别的事情的时间),这些碎片占据了我的大脑内存,导致我每件事都知道一点,但是不会深入。这种网络碎片的刺激使得人的专注力不断下降,于是衍生出“设置屏幕使用时间”等等功能……

    我越来越难写出整篇整段的文字,越来越难完成整段的输出,当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时候,往往也已经承担了相应的后果。

    网络信息爆炸正在不断的腐蚀年轻人。

    在Scott Barry Kaufman和Carolyn Gregoire联合编著的《异想,天开》里提到:

    研究者Linda stone警告说,现代生活越来越多地处于“连续部分注意”的状态,连续的部分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充满压力的生活方式,我们始终处于危机管理模式中,这损害了我们进行反思、决策和创意思维的能力。

    在1周7天24小时始终在线的世界里,连续的部分注意成为占主导的注意力模式,它造成了过度刺激,使人有被压垮和缺乏成就的感觉。

    今天,美国人平均每天用11个小时玩电子设备,智能手机使用者平均每六分半钟查看一次他们的手机(一天150次),我们对电子设备越来越上瘾,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强迫性网络用户与药物上瘾者具有类似的大脑改变。

    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4小时不能用电子产品的学生和突然停止使用毒品的成瘾者表现出类似的戒断效应。日常让人分心的事物累积起来会妨碍我们的创造力和身心健康。

    那么这种连续部分注意的状态能“修理”好吗?

    大量研究显示训练正念能够改善重要的执行注意能力,其最有价值的益处之一是提升认知控制力,也就是聚焦于重要的决策,避免分心和冲动的能力。(《异想,天开》)

    02

    我是为你好

    从来如此,就对么?

    PAPI为什么火?我认为是因为她的视频很用心的观察并贴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几乎每段视频底下都是大量的“认同”。我们这一代开始关注和重视个人价值,不愿背负巨额房债,不愿意肩负他人的生活,注重当下,可谓“胸无大志,却有小梦”,价值观多元化开始萌芽,更多人愿意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不愿意被上一辈单一的结婚买房生子绑架。

    我不明白那些自己在婚姻生活里过得不怎么好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劝别人结婚。“不要太挑”、“差不多的就得了”、“你现在不挑人以后就会被人挑了”,说出这些话的人基本上自己的婚姻生活都不太幸福。

    而婚姻幸福的人会说什么呢?“有个人一起挺好的,遇不到挺可怕,但是遇到错的更可怕。”

    智联招聘在2017年“七夕”前发起《2017中国职场人情感现状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职场单身率高达53.56%。早在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就超过了两亿。根据民政部数据,2018年我国离婚率达到了38%,而结婚率为7.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90后被批自私、懒散、责任感缺失的一代,我们只是不愿意被单一的价值观绑架。穷极一生去追求人生的意义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存在本就有他自己的意义。

    毛姆:“我认为,某人认为对的事情,别人很可能会认为是错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别人不要来管我的事,但我也发现,并非人人都是这么希望的,要是我不去管他们的事,他们反而会认为我冷漠、自私、无情无义。”

    03

    被误解的独处

    “十级孤独列表,你中招了吗?”

          微博喜欢宣扬一种情绪,就是“别人都是这样的,而我却是这样的”、“别的女孩子都XXX,而我……”、“别人都特别开朗,而我是个自闭的小孩,只会在微博哈哈哈,没有朋友”……诸如此类,转发轻松上千上万。

    (图源网络)

    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看电影,对我而言是一件很舒服惬意的事情,而在当前的文化中,独处的价值被严重贬低。

    《异想,天开》里提到:

    尽管很多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都过着相对孤独的生活,但我们的文化依旧过分强调不断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因此独处被误解,独处的价值也被贬低了。独处的能力绝对不是消极人格或心理疾病的标志,而是情感成熟和健康的心理发展标志。

    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对于人类来说,独自工作、培养个人兴趣和锻炼创造力的时间都是很必要的。正如歌德所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但灵感却只有在独处时才出现。”在充满令人分心的事物和各种要求的世界中,独处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要构造出创意工作所需的洞见,我们的头脑必须有安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

    04

    “这有什么好难过的”

    996正在侵蚀年轻人的生活

    “女子刚拿驾照开车找不到家崩溃大哭:我怎么连导航都不会用”

     “她今天要是一天都没事,随便开车出来溜达,我想她不会这样的。重点是她已经加了两个星期的班了,好不容易下班早点想回去,她崩溃的不是找不到路,而是生活。”

    (图源网络)

    同样的新闻还有女朋友忘记带钥匙,男子深夜送钥匙被交警拦下后痛哭。近年我越来越谨慎说出“这有什么好难过”的这句话,越长大才越明白“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含义。

    有人跳楼,看热闹的人在下面喊着:“跳啊怎么还不跳啊”,于是楼上的人跳下来了。

    有人说想不开想自杀,微博评论“真的想死的人还有心情发微博吗?”于是那个博主真的烧炭自杀了。

    击垮一个人年轻人真的很容易:一点小事足够。所以学会做一个温柔的人,显得更重要了。

    发呆算是我生活中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了,但是这几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整个人的状态就是不停的被打断,不停的被打断。时时刻刻有被压垮的感觉,并且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

    每当我想静下来的时候,总担心会不会有工作消息漏看,会不会有重要的信息来不及回。

    日语中有个词叫做“忙杀”,意思就是说工作太忙了,被工作赶着走,人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过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从而被工作“杀死”。(《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研究表明,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即使在周末、节假日,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工作的压力正在一点点侵蚀他们的身心。事实上,大约20年前,手机还不算普及的时候,也没听说哪家公司因为没有联系上某位员工而倒闭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然而现在24*7的工作节奏正在一点点侵蚀着当代年轻人,“你不996,有的是人996”,倡议996而不按996给工资,也正在一点点腐蚀着当代年轻人。

    击倒当代年轻人很容易,扶起来也很容易,一杯奶茶,一顿火锅。如果不行,就double。最后套用村上春树的话:“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大人的世界有点苦?没关系,自己加点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代年轻人是如何被摧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rx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