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21世纪的人,看惯了乌托邦的小说,听多了共产主义理论,到如今科幻的影音也是熟稔于心,关于未来,我们有数不尽的美好畅想,那个时候“所想即所得”——
疾病可以轻易被治疗,衰老可以被延缓;教育异常发达,人类从贫穷和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能源充足,环境宜人,整个社会相当和谐;人类职业中最多的就是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学家等创作者。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所有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终将被解决。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求而不得,一种是得偿所愿。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所有的问题都灰飞烟灭,人类将面对心灵的极大空虚。
“无论如何,事情有可能会是另一番样子。”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这句话将我从未来美好畅想的迷雾中拽出来。坦白讲,《社会学家的窍门》中比起一些可以直接用的研究技巧:例如访谈中要问“如何”而非“为何”;研究每件事情都尽力将其置于发生地和依赖背景中;寻找隐藏逻辑的分析方法等等。
其倾囊相授的分析思路和观察角度反倒让我更有醍醐灌顶的畅快感。即使不是研究者,你也可以从他的思维中受益,就像是误入了一次思维抢救计划之中,对万事万物都有了一副细心揣摩的兴致,并甘心花时间去通盘思考,甚至打破自身思维的禁锢。
破除思维定势的牢笼
《社会学家的窍门》这个题目以一种引诱的姿态吸引着读者前来,希望得到一些学界研究成功的雕虫小技或是实用技巧,可当读者怀抱着内心的小窃喜去翻开,迎面泼来的却是一盆冷水,谁会想到,霍华德•贝克尔所谓的这些窍门,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会让研究者的工作变得更为棘手。
在他眼里,“正确”是做好研究的敌人,因而学院生活所提倡和支持的那种轻松的思考套路不再受用,在他笔下窍门的作用就是能让人换个角度看事情,创造新的研究问题,形成新的研究范畴。
当我们去研究一个领域时,该领域的所有意象喷涌而来,那些所谓的尖端案例就会成为我们脑子中挥之不去的图腾,以既定轨迹将我们思维的四面八方紧紧裹住,让我们在相似领域中不断去回想和借鉴。就像我们在研究主题乐园时,永远绕不开迪士尼,研究特色小镇时,绕不开拈花湾一样。
倘若是个研究新手,则很容易被那些“图腾”诱惑,他们通常视专家的惯例为无须检验的真理,甘心做一个研究惯例的传声筒,在单维的研究中局限于已知事物,轻而易举抛弃事物的多面性,更别说挖掘出更多的内涵了。这也是为什么霍华德•贝克尔说:“社会和科学惯例被视为社会学思考的主要敌人。”
虽说我们研究的每一项内容都有他内在的独有逻辑,但照本宣科实在是行不通,如果想要得到严肃的研究成果,就需要一些方法来拓展我们的思考范围,通过对答案质疑和问题重视的双向把控来应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物之多样性。
有时候,不管我们是外行还是专家,都会不由自主地主观臆断,通过自身的经验去看待不了解的社会生活领域,更有富有想象力且博学的社会科学家,当事实越稀缺的时候,便变身成小说家开始洋洋洒洒地挥毫千里。有时候又会因为一点小难度、研究起来太麻烦而想当然地剔除我们的分析数据,将无数种可能性抛之脑后,殊不知,丢了其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会造成研究成果万全失效,更别说以此来定义某种概念了。
生活中,研究者经常会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定势研究判断。人们习惯性把不同于自身理解习惯的行为视为疯狂,比如我们无法理解一个年轻男性去做变性手术。
但事实是,若是你了解了他如何通过一次次细小的选择走到这一步,也许事件开始于他有一个建议他这样做的朋友,所以他耳濡目染开始思考并试图尝试,随后在角色扮演中尝到了一些甜头,同时获得了新技能和新体验,慢慢发展为异妆癖者,至此他便爱上了新角色,开始模仿女性,这样看来,年轻人想做变性手术的选择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对于研究者来说,通常很难掌握一手资料,稍不注意就会犯下愚蠢的错误,仔细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研究方法能够达成共识,虽说是件稳妥之事,但不时挑战一下共识,把事件存在的一切可能性纳入思考系统之中,便更容易辨识并且找到可能会颠覆你思考的灵感。
撕碎对创新的误解
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大爆炸式的创新纷至沓来,诚然,科技带来的革命性颠覆让人们对创新的心理预期日益膨胀。纵观科技发展史,新产品、新应用、新思路,似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电商对传统门店的颠覆、OTT业务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颠覆、虚拟现实主题体验对传统观光游览的颠覆……打开众人脑洞,创新成了永远年轻的话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常做研究的人,虽说不奢望能大爆炸式的创新,但研究别人研究过的或是自己曾经研究的东西,总觉得食之无味。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说过:“把进步看成是直线发展的错觉,可以说是把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处理得太简单化了。”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上全新的事物少之又少,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新组合。
重组的过程中可以重混成全新的模样,也可以拆解成非常原始的状态,就像拼乐高一样,即使配件一样,也可以创造无数种可能,加之社会本就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有权威人士跟你说,这个研究已经被做过了,你可以质疑他告诉你的一切,因为去研究一个事物的最好时机就是当下。
答案是枷锁,问题是火花
对于研究者来说,比起一味追求答案,关注问题似乎能更有利于克服之前的种种认知偏见,从小应试教育的我们习惯了寻找答案,盲目接受着所研究的那个世界全部的所思所想,质疑能力早已消失殆尽。
今天找答案成了我们最得心应手的一项能力,无论百度、谷歌还是知乎,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应和着我们的习惯。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产生一个新的思考:是我们驯化了AI,还是AI驯化了我们?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只会找答案,而AI早已学会了思考如何提出好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正确的问题比找到答案重要“,如今提一个好的问题必然需要驾驭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新领域的开发,像动力引擎一样,推动着人的思维不断地创造,如此看来,AI的高维思考早已不是天方夜谭。
想来霍华德•贝克尔建议研究者们做研究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感,大概就是害怕人类误入低维的消耗圈中,倘是针对每个答案想好问题,朝着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的方向发展才不至于误入“藕花深处”。
每一次研究都像是抛出的硬币,在硬币没有掉落到地上那一刻,结果很难说是好是坏,每一次研究产生有可能是结果,亦有可能是新的问题。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成果,有时候案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的分析,而有时候分析大量的案例也没有用。
但不管怎么样,所有的窍门不过是纸上谈兵,不经练习肆意行动,就像让思维在稀薄的空气里戴着“氧气罐”前行,唯有把它当成日常习惯,烂熟于心,社会科学的思考对你而言才会像呼吸一样自然。
《社会学家的窍门》
作者:【美】霍华德·S.贝克尔
译者:陈振铎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17年11月24日)
《社会学家的窍门》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学术工具书。作者援引超过数十年研究与教学的经验,倾囊相授他一生所知做研究的窍门。本书侧重于帮助研究者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开始就通盘进行思考,完善研究计划。作者的建言,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研究,同时诱导出新的研究想法。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