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与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等民国政界名人,在我们这一代人眼里林森似乎是没什么名气的,几乎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即使如今在他家乡福建,年轻人知道他的应该也不多。我也是近日偶然到青芝山玩,看了景点介绍才知道他是当了十二年的民国政府主席,国家元首。是出现在当时钞票和邮票上的人物。
我在一则资料中(应是林森的族人所写)看到一句细节,大意是:“在连江琯头80岁以上的老人心里,林森是杠杠的人物……”引申一下言外之意,在60岁左右的人眼里,林森大概就不那么风光,甚至羞于启齿,或咬牙切齿的也许也有——他算是地道的国民党右派;在30-40岁左右像我这样一辈人眼里,林森就像不曾存在一样……林森有了一些正面形象也许只是在国共结束对立之后。他在家乡的一些善举被民间提起估计也只是最近二十年的事。开发青芝山旅游是2006年的事。近些年更有林森研究会,拍摄林森纪录片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林森本是尚干凤港人,他与青芝山的缘起是在民国各系军阀权力争夺的“倒林拥萨”(即扳倒林森,拥护萨镇冰继任)事件中从只当了三个月福建省长的位子上被迫辞职,在朋友帮助下“一肩行李,两袖清风”退隐青芝山,筑庐而居。他似乎有中国传统儒士寄情山水的喜好,自号青芝老人,足见他对这方青山的偏爱。资料上有王霭庐题啸余庐诗:“富贵浮云过太虚,几生修得到山居。只因为国归来晚,百洞先安一草庐。”
青芝山这样的地方是适合小隐的。我如今猜测林森选这样的地方归隐可能除朋友因素外,另有当时的形势原因,有“逃难”意味。当时正是各派军阀混战,形势瞬息万变。据记载,原国民党将领蒋光鼐、蔡延锴发动福建事变成立军政府公开反对蒋介石时,他受蒋介石之托前去谈判(当说客?),差点被杀,所幸被救。这时他已五十多岁。江湖险恶,他必深有体会。若要避世,他老家离五虎山就很近。琯头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就算比较远了。但这地方可进可退,进可进福州城,退可出海。四周开阔,山上百洞,隐蔽、逃生均方便。这些只是我的臆想,没什么实据。但在那样的时代,身不由已,以他的处境做这样的考虑也合理。据说他的啸余庐卧房镜厨门后有暗道,可直通室外,可见一斑。可惜他还是不能如愿在此终老,最后又辗转到广州,南京,重庆,浮沉于宦海,最后当上了“形同虚设”的国府主席。
时代和政治环境使然,正如胡适所说:林子超(林森字子超)先生把国府主席做到了“虚位”,以至于虚到有的人居然已经“目中无主席”了。(《盗火与革命》)。大陆的正统教材都说他是蒋介石傀儡。另一些人从当时的政体和他个人的风格出发说他识大体,低调为人处事。国民党内评价他是“一代完人,千秋模范”。他自已的看法是:“我的地位相当于神龛中的神位,受人景仰而不失其威仪,自然能保持庙堂之肃穆,家宅之安康。若神主显灵,则反倒一室彷徨,怪异百出。国家主席是虚君地位,其意义在于垂拱而治,不该去管的就不要去管,让有办法的人放手去做嘛。”这样无为而治的话从反对派的说辞用"傀儡”就可以理解了。几个史实是确定的:他反gon;他抗日;他乐于公益兴学;他钟情有义(有传说他随身带着旧情人的骸骨)……
政治对一个人的过滤是耐人寻味的。现在大众媒体介绍林森的资料上已很少看到有写他反gon的内容(如西山会议),景区的介绍上更是只字没有,大多体现他抗日之功。也许因为时过境迁,反gon说到底也只是兄弟反目失和一样,毕竟与汪精卫的投敌是不同的。现在不管大陆还是台湾,都有把毛泽东和蒋介石放到一起相敬如宾的画面。时代己不同了。历史已经拉开了一段焦距,留在历史风景里的人,大都是剔去了一些浮尘,也少了烟火气。像我这样因观山赏景,通过山水读人,也自然少些俗见,淡去那些世俗的得失功过,不管名臣,功臣,罪臣,奸臣,都只是家乡的一个供后世评说的故人。
高世麟(2019.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