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去了广汉三星堆打卡,小朋友收获满满。我却一直思索着到底写什么。本来计划在路上完成,由于手机没电了,加上堵车,回来就很晚了。忙完所有,拿起《美其所美》继续阅读。
今天读的这一节主要是讲如何创新课堂模式。呵呵,恰好符合现在“双减”下,问课堂要质量的需求。一直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一个问题,也就是“千课一面”。记得刚来学校时,领导安排我在一个备孕老师的班上跟班。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呆在那个班上,随时等着接班,每天听她的语文课,刚开始觉得非常不错,老师语言优美,孩子积极性很高。不到两周,我发现一个问题,好像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模式,首先开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课,请孩子们翻到~,接着读词语~接着品读~美美地读,最后总结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其乐融融。我就在思考这样,语文课不应该是这样的,诗歌有诗歌的上法,散文、童话、小古文,都不一样,而且不同年段,目标不一样,教学策略也大不同,随后当我自己接班时,我认为我自己是有所改变的,但是还是没能达到要求,直到现在都对自己的课堂有期待,但是却未能突破。
书中讲到如果“千课一面”,最大问题,我们的课堂会慢慢失去教学吸引力,学生熟悉了套路之后,对你的课,没有任何期待,一旦对教学没有了期待,那么无法产生对学习的渴望,久之,自己也会产生职业倦怠。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也偶尔能听到老师抱怨说:“哎呀,现在到了高段课堂上发言的孩子好少,一节课就几个孩子”。也许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如果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教材解读深刻一点,思维深入一点,课堂形式丰富一点,或许是另一个局面。所以也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有创新,重新唤起对课堂的憧憬和向往。
书中从四个方面落实如何创新课堂模式。第一,文本解读陌生化,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比如王老师每次上次课,他的对教材的解读就是我们意想不到的。第二,教学线索陌生化。第三,教学结构陌生化。第四,教学方式陌生化。
如果能够在这四个纬度上实现课堂教学模式,那一定会有突破。
新的一周即将开始,期待学以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