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悟:
圣哲老子直入大道,言简意赅,千百年来可真难坏了无数后生。“道”是超越思维语言文字的,真正的永恒之道是先天虚无存在的,是没有具体形态名相的,更没有相对分别,是先天唯一绝对存在(这也是勉强去讲)。怎么能用思维想象和语言文字表述呢?凡是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和思维想象分别的东西已经不是真实唯一绝对存在的永恒不变之道了。
道无名无相、无形无状、无大无小、无圆无方,但它却又真实永恒的存在着。在天地存在以前已经存在了。因为没有具体名相,暂且称“无”。“无”,乃天地之始;“无”,并非什么也不存在,而是一切存在的源头!只是没有具体可见形象罢了。
而有形有状、有名有相的万物则是从天地生出之后才产生的,故名为“有”。这个“有”字是指由虚无之“道”演化出来的天与地,故天与地为万物之父母。当然也是地球人类的父母。
人要体察虚无之道,首先要做到无思无欲、无我无物,进入物我两忘的浑然状态,才能断除后天思维意识活动,进入先天虚无之境去体察“道”化生天地的不可言说之奥妙。
如果你有思有欲有杂念则不能进入那个虚无之境,自然也不能体察出“道”之奥妙。而只能在万有世界中观察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花开花落的万物生命生灭循环的变化过程现象。但不能体察先天虚无之道。
天地与万物皆是“道”之演化过程现象,万物生命的不同名相其实还是“道”的不同时期的演化过程形态,“虚无”是道之本,“万有”是道之末,道生天地万物,天地是道,万物生命也是道。仅是道演化的不同形态。
天地万物是“虚无”生“万有”、“万有”归“虚无”的往复循环过程现象,天地万物生命的总妙道之大门乃是“虚无”,佛家称“真空、本心、如来藏”,道家称“先天虚无真一之炁、无极大道本源”,哲学家称“宇宙本体”。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fú)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解悟:
圣哲老子的教化首先是从对先天虚无之道的认知开始,让世人明白“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是一体无分别的演化过程现象。其间并不存在有无、前后、左右、上下、高低、善恶、美丑的相对分别,完全是一个全息统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宇宙万物的生灭循环皆纳入“道”的统一演化。这就是原本存在的自然大道之理。
有道之人居“虚空之境”,用“德一”去运化阴阳而心无分别,自然超越了阴阳而不受阴阳矛盾的制约,自然能以道统御天下。
可世人不明其道理,离开灵源大道而驻足于具体事物表象过程中妄加分别出大小、高低、上下、善恶、美丑……,于是天下就有了分别取舍和争斗现象产生,原来自然和谐一体的大道法则规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各自立足于各自或小集团的立场观点,并依据个人的爱好及是非标准去分别框定社会事物的利害得失,于是相对出现了重重矛盾,矛盾的斗争与社会的混乱自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正所谓“道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不得不乱”。
世人正是由于产生了分别心,于是便立足于自我基点上对人或事物产生了分别取舍与争斗。即取美弃丑、取善舍恶,并由此引发矛盾争论争斗乃至战争。由此人类的思想与社会便开始变得繁杂而混乱起来。
这好比一湖平静的秋水突然被冷热对流之风泛起了层层涟漪。而世人面对层层涟漪进行分别取舍,岂不知层层涟漪仅是风吹湖面的表象,且处在不停地生灭变化中。
正如叔本华所讲:“生命是一种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是痛苦,满足了便是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明道之圣人因为明白“道”之整体无分的真理而心不生妄念分别和取舍,仅循“道”自然而行,一心不动。
具体的表现就是自然做事,不言好坏美丑分别,没有个人的私心杂念,一心清静,始终如一,与道同步同行,而万有福德与道力神通自在其中。无需去与他人争斗索取。
这种高尚完美无欲无争的道德,犹如先天地而绝对存在的永恒之道一样,虽然它能生天生地,孕育主宰万物,但它并不为此而居功占有。它不居高位,自在高位;它无来无去,又无不来无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