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个周五。一天下来,除了上课,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也忘了两件事情。我在想,真的是因为孩子太小吗?其实,孩子是外因,自己才是主因。
对很多事情一定要去找其根源的原因,这样才能治表治本,学习也一样的道理。为什么有的人把同济的高等数学课本做了好多遍,没有做过多的模拟题和其他的试题,一样能够参透其中,取得好成绩?
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没有复读机,没有录音机,杨绛在那个年代却依然能够自学西班牙语,而翻译出《堂吉诃德》,被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
为什么林语堂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能够用英文写出名著,并在国外教学?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这么繁琐的这级别那级别的考试,大家学英语,到了国外可以游刃自如?
这是个底层逻辑的问题,也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我曾经就这一点,和不是外语专业,但是英语在本科阶段就过了专八,现在上海的一所高校里给留学生英文授课的好朋友交流过。当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等大家考完,咱们畅所欲言。
是这样一个外语这么好的学霸姑娘,她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备有各种本子。其中有一个本子就是记单词的。看我诧异的表情,她说我学习我也会忘东西呀。当我就某句话拿不准的时候,她巴拉巴拉……就把英文词典中的某一个例句背出来了。厉害啊。
所以,功夫是一定要下的,只不过是否被外人看到而已。我们家有六个博士,我就是这里面的学渣。我这些哥哥姐姐,远比我用功得多,他们日复一日的用功,和自己的偷懒形成了对比。
记得我哥在曲师大任教,我暑假说着是去学习,其实是打着学习的旗号跑那儿玩儿去了,和我哥的一群学生一起跑到电影院看电影,这是我。考研的最后关头,学不下习去,我就到附近的书店去看书。然后,会怀着愧疚的心理回来学习,经常会熬夜,这也是我。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晚上适合学习,因为脑子很清醒,思路很清晰。)
和大家说这些呢,不是让大家去无聊,去看电影或者是逛书店;而是想告诉大家很多人都是一样的,当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进行不下去的时候,那不如转换一下思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是经常有的。不是么?
当我们因为某件和考研这一学习主题不太相关的事情,被占用了/耗费了时间时,我建议及时止损,最大程度降低你的成本成本。我们不能保证收益更大的时候,降低成本,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晚安!
沙,20191129周五于泉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