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果酱
《妖猫传》上映,口碑两极分化。它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同名小说《妖猫传》。
讲的是唐朝中期,一只妖猫在皇城杀人,搞得人心惶惶,诗人白居易和来自日本的法师空海,为了揭开妖猫杀人的真相,无意中开启了三十年前唐帝国的一段爱情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
梦想家白居易,参悟生死的法师空海,忧郁高贵的杨贵妃,为爱而生的少年白龙,爱而不得的阿部仲麻吕,在权力与爱情中挣扎的唐玄宗······《妖猫传》将人性深处的情欲放大到极端。
下面,就来看《妖猫传》中的六种人生态度。
1
白居易:现实多无情,心就有多美好
白居易极端的一面,在于他对梦想有着近乎迷恋的执着。为了一个字,他可以斟酌数日,呕心沥血;为了寻求杨贵妃之死的真相,他一路辗转,冒着生命危险去调查。
他的极端,是一种对自我的极度自信。李白一生仕途坎坷,转而逃避现实,沉湎于山水情怀中;白居易不一样,他看事从心,只相信心中所信。他骄傲地和空海说:白居易,一定会成为名流千古的大诗人;他自信杨贵妃唐玄宗的爱情是梦幻而美好的,一路调查也只是为了证实这种美好的存在。
可是,当他发现,杨贵妃的死,不但不美,而且凄惨;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不但不纯粹,而且虚伪。他心中所建立的自信轰然崩塌,不知所措,怀疑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等到他反应过来,认清现实,他又能以另一种乐观的方式,让自己心怀美好。
白居易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是及其浪漫主义的。
2
空海:极端坦然,是对生死的看淡
日本和尚空海嘴角始终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他自带高僧的淡然属性,仿佛对世间一切事一切人,都能平等处之,淡然对待。
当别人都被幻术迷得五迷三道时,只有他,能看穿幻术的欺骗性,清醒地提点白居易;当别人都被妖猫吓得半死时,只有他能直视妖猫,不畏生死。
他对世事的大彻大悟,来自死和生的经历。他亲眼看着师傅圆寂,这是死;他在暴怒的大海中所见,是生。
这种淡然的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存在的意义。就像空海所说:“是什么让孩子的母亲说出安心的话,这是我去大唐寻求无上密的原因。”
有时候,太过看淡世事,也是一种无奈。
3
杨贵妃:在清醒中疯狂地爱
作为陈凯歌口中“需要被仰望”的人物,杨贵妃的出场惊艳得不像话。她一席羽衣荡秋千,在万众瞩目下几次回眸,话不多,可这个女人,美的不可方物,却也寂寞地像个孩子。
她的忧郁,她的悲伤,源于她太清醒。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会很美。唐玄宗要用尸解之法让她假死,她忧郁地沉思良久,大概心里也明白,假死可能是真死,但她还是满含泪水点头答应。
和白居易一样,她有自己的信仰;和白居易不同,她极度清醒,却选择沉迷。当她从棺材中醒来,发现自己真的被唐玄宗遗弃,也许,那一声凄厉的惨叫,是梦碎了。
在这个世界上清醒地思考,疯狂活着的人,才最痛苦。
4
白龙:迷茫地活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白龙从小被收养,无父无母,因为同样的身世,他和杨玉环之间有一种默契的惺惺相惜。可是杨玉环活得清醒,白龙活得迷茫。
从始至终,白龙活得很虚幻。他的幻术千变万化,却也让自己陷入了虚无的空洞中。前半生,他为了活着的杨玉环而活;后半生,他为了死着的杨玉环而活。
这样的人,依靠幻想,没有自我。就像在故事最后,白龙看着永远不会醒来的杨玉环,痛苦地说:“我知道她已经死了,我只是舍不得。”就连死的时候,白龙也是舍不得,他舍不得这场梦醒的太快。
5
阿部仲麻吕:前路已远,后悔无用
有一种人,比较怯懦,面对生活的道路,总是犹豫抉择。
阿部仲麻吕就是这样的人,他爱慕杨贵妃,却畏惧帝王的权力,只能在她身边默默守护;他想带杨贵妃去日本,最后还是尊重她的选择;当杨贵妃给他机会让他说出心中所想,一时之间,他又不知如何开口。
犹豫的人总是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徘徊,哪怕心中有所求,却总用各种借口压抑内心的欲望。
杨贵妃死后,阿部仲麻吕站在海港边,本是要回日本。他犹豫良久,还是选择了留下,在中国陪伴那抹早已逝去的香魂。
这样的人,总是在曲终人散,帷幕落下后,才敢勇敢展现自我。
6
唐玄宗:虚伪和真实,才能抵御高处不胜寒
身为帝王的唐玄宗,本身人格就很复杂。作为情人,他多情浪漫;作为帝王,他有不可触犯的权威。
虚伪和真实,在人性中从来不是对立面。唐玄宗需要用虚伪保持帝王的绝对权力,也渴求着和杨贵妃的爱情一样的真实。
在极端的白龙看来,他欺骗了杨贵妃,又何谈什么爱情?可人都是复杂的,唐玄宗是剧中唯一活得真实的人,他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又有天子的绝对神威。
年老后,唐玄宗待在和杨贵妃曾经住过的宫殿中,惶惶不可终日。白龙觉得他只是做给别人看,可是,也许卸下伪装的唐玄宗,才是最爱杨贵妃的。
只是,虚伪与真实同在的人,爱自己永远胜过爱别人。
《妖猫传》里的人物,都有各自对待人生的不同方式。一如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面对一些选择,或伪装、或回避、或疯狂。
但是,无路如何,我们都要认真地爱自己。就像空海所说:“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你还有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