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依附,独立……

依附,独立……

作者: 漫步云端_166a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02:12 被阅读0次

端午假期回了趟老家,然后静静的呆了三天,享受着山上的宁静和山底村庄的村民的纯朴,对于依旧生活在我老家那个小村里面的人啊,他们的一生可用三句话来粗暴概括:少年时依附父母、青壮年被儿女父母依附;老年时依附儿女。

一辈子不曾独立,也就不曾自由过。

少年时什么都得听父母的;青壮年时代上有老下有小,只有拼命劳作而已;老了就立马又变成孩子,什么都得听儿女的,也就无所谓了尊严。

在我老家,少年、成年不是以年龄论,而是以“婚否”论;成年老年以是否还可以继续下田劳动论。当然这种分法说明了道理简单了事实,比如子女能够自主决定小家庭的事情有些时候并不是子女成家,而是所谓的“分家”。就是结婚了,小家大家还没有厘清界限,直到请了娘舅来做财产分割,明确“分家”。再比如老人也不一定没有劳动能力了就能依附儿女,于是有了很多孝与不孝得家长里短。

即使从小学就进城,每次回乡下的次数屈指可数,也从未想过,我也不觉得我们老家的这种家庭模式有什么不妥。独立自主并非一个人幸福的必选项,在传统的模式下,没有独立的人,只有独立的家庭,甚至没有独立的家庭,只有独立的家族。老老少少中中几代代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全心全意为我我全心全意为你,没有独立的自由也就没有独自面对困境的痛苦了,做得好的家庭父慈子孝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也是一种幸福。

实际上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到现在还在坚持这种中国传统。跟双方父母一起生活,也坚决的如此教育自己的儿子。我很赞赏他能照顾好四老俩小中间一个老婆大人,并且很坦然的接受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而不似我等以为这是一种困境。但我跟他讨论这个问题会总是嘲笑他螳臂当车,嘲笑他是在跟他未来的儿媳、女婿及其对方父母和这个变化的时代争夺他的一双子女。实际上,我真的很为他担心。

因为时代变了。它很好,只是无法适应时代了。

我妈妈曾经悲叹,她年轻的时候嫁为人妇,被要求尊老爱幼,必须最后一个吃饭,还不能上桌吃;等她年老了娶了媳妇,才发现媳妇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的媳妇必须要伺候着,她虽是婆婆还是伺候着任性的女儿如今多了一个媳妇每次她都做好厨房的活最后一个吃饭,唯一的进步是可以上桌了.......

这种事情在未来中国老人身上会越来越多:具备能力的时候被儿女榨干全部收入;但到了老年,必须依附儿女时,儿女却开始启用新文明论调:父母儿女应该有各自独立的生活。

所谓父母子女应该有各自独立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读书的时候一直被潜移默化的教育:18岁自己独立&自主。独立是指经济独立,自主是指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包括婚姻。

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这些被教育过的人的常识,因为我的大学同学们不论去了哪一个城市哪一种单位,不论出生农村与城市,都是独立搭起自己的小家的。

但就父母儿女关系这一话题,我和我的同龄朋友还是有差异的。那就是我从来没有意识说老年父母不该依靠儿女。我们同龄的朋友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于是有人故意买了小房子,然后又帮父母在附近另外购置一套,照顾父母也照顾自己的独立空间。

以我所受的现代文明教育,我也非常认可我^_^朋友的做法,我以为所谓的现代文明在处理父母子女关系上有自己的高明之处:少年时代经济依附父母,但人格独立;18岁后经济独立人格独立;老年了经济自主人格依旧独立。这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每个人都是人格独立的。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10多年后,我却观察到了一个新的现代文明模式:少年时依附父母,经济与人格;青壮年被儿女依附,依附着老人却开始和老人争夺控制权;老年时经济自主,人格独立则完全看斗争能力......

就像我写这些文字重复我已经重复过的论调的起因,是因为我爸一个朋友的儿子刚用自己的积蓄买了新车,而他朋友却还在每天辛苦劳作还他儿子结婚时欠下的外债。可怕的不是这事实,而是儿子和父亲都觉得这很正常。

这种家庭模式看起来对年轻人非常有利:不想独立就用传统模式,依靠着老的;想要自由了就用现代模式,跟老人分得清清爽爽。

可现实有这么美好吗?没有。

明明已经成年了,可父母却一直对自己指手画脚:因为父母还在用老模式看待你们的关系;就算婚了父母还是渗透很深:因为父母和你还没有分家;祖父母宠爱孙辈:因为他们在和你争夺孙辈的控制权,也是在变相的寻求情感依附......

类似的问题我总是没有办法解答。因为我的世界是两维的,要么是我家乡的传统方式,青年一代让渡小家庭控制权给老人,换得老人的经济资助和心理满足;要么是我理解的现代方式,小家庭经济彻底独立,换得对自己生活的全部控制权,此时对老人愿意孝则让渡一些权力,不给权也理直气壮。

但和我交流的人却总是想在其中既保留已经获得的经济利益又回收政治地位,就算我有办法,我也不知道如何说得理直气壮。独立才能自主,不独立却想自主,真的以为父母是傻子吗?

如今很多育儿问题,交流的深了,发现人与人之间教育观念的差异其实也是这个问题:父母是否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否相信他能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否愿意培养他成为独立的个体。

而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愿意/不相信/没有努力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长大的孩子虽然成年了却已经依赖依赖而天生的对自主的追求又因为这个时代而显得正大光明;还没学好的成年人又老了,开始变相的依赖孩子和孙子....我们这个时代潜移默化的给每一个人灌输了关于自由关于独立的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人生,而这种影响在每个人身上的程度又是不一样的,导致的结果是举着一杆大旗,抱着不同的观念。冲突!

解决的办法呢?

对于还是孩子的,经济独立不可能也不应该,争取自主是天生的需求。所以,孩子不用改变什么也无法改变什么。

对于已经是老人的人,独立也很难,因为他们已经把全部给了自己的孩子,要他们观念更新也很难。所谓老,可不仅仅指躯体。

人到中年子女已经成年的人,坦白说我也是悲观的。自己用老模式走了大半辈子了,他们的孩子已经作为附属品成长起来了,就算自己想改变,孩子不改变又能如何?“你不能养我一辈子,请别溺爱我!”“你剪掉了我的翅膀 却怪我不会飞”....这些故事既成事实真不知道如何改变。

所以,可以说的只有还在青年的你。

你要如何对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你准备什么时候自己独立?是否决心也让父母依附你直到老?当然咯,鉴于中老年父母已经无其他选项可选择了,相应的作为年轻人的你可选项其实也不多。你的父母已经在依附--被依附-依附的路上走到了”依附“的门口了,你现在跟他们说他们不该依附你,你不该被他们依附,不是不可以,难度之大可参考网络各种控诉父母题。所以,这个问题也就思考思考而已,想通了才能明白我这些文字的最终指向:

你要怎么经营你与儿女的关系?

你准备什么时候让自己在孩子面前独立?你准备什么时候让自己的孩子独立?

相关文章

  • 依附,独立……

    端午假期回了趟老家,然后静静的呆了三天,享受着山上的宁静和山底村庄的村民的纯朴,对于依旧生活在我老家那个小村里面的...

  • 独立与依附

    端午两日,再一次被席卷入日常人情社会的洪流。亲朋好友的聚会,以节日之名,一场接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我...

  • 依附,独立,与自恋

    “It is impossible to love and be wise. ” 人在常态下以一个社会化的形态存在...

  • 幼儿独立——《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身体独立(自己上厕所)——意志独立——人格独立(不再在情感上依附同伴)

  • 爱情中的关系

    爱情不是依附,而是各自独立坚强

  • 禁忌

    以依附为禁忌的独立 背离独立 以规矩为禁忌的自由 背离自由

  • 俞敏洪老师分享人生经验

    俞敏洪老师分享人生经验。 独立、独立、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生活独立,不依附、不攀附,成为一个优秀独立的人,像...

  • 越独立,越不会依附

    文/孟小苒 对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有的人的选择是缩在角落里逃避,有的人则选择一蹶不振或者抱怨终身,而我的选择是去...

  • 《教养孩童》——依附与独立

    我们希望教出优秀的孩子,教养孩子是一个过程,必须设定正确的目标。真正的优秀包括他和自己的关系、自己的责任,以及他在...

  • 不依附

    自由来自于独立 不依附 生活的痛苦 无形的束缚 如何独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依附,独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zo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