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学习

作者: 感悟生命享受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22:45 被阅读0次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人有九个窍位,这九个窍位常常受到诱惑和干扰,九窍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致精、神、气散失之要窍,如果能够得到动静相宜的修炼,就能抗拒外来邪魔的入侵。

九窍者,耳二、目二、鼻孔二、口一,此为七窍,也叫“阳窍”,还有“阴窍”二(尿道、肛门),合称为“九窍”。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朵听到杂乱声音就会精力动摇,眼睛迷于浓艳色彩就会神光松弛,嘴巴不停多说就会内气散失,精、神、气一伤,就会心绪迷乱,九窍不通,邪不可拒。但是, 眼睛总是要看,耳朵就是要听的,口是一定要讲话的,它们不可能绝对静止,只在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人才能静观自然,心归淡泊,更何有邪气之不消灭哉!这是讲人道,人体之自然规律,懂得修心养身的人,才能够做到无为而为,有作为不以为之,无欲理事不被心身所累,万物有忍而心不生厌,无执无着,身归自然,造福人类。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火是生于木者,木干枯祸发,生大火,必然会攻克任何东西。奸邪的人生于国家内部,当他们时机成熟有动乱时,整个国家都会崩溃。懂得这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变化规律和自身正邪变化规律,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修炼,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圣人了。

      五行相生相克中,金本克木,木反因之雕刻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茂盛繁荣;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滥;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曼延;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光明;克中有生,生中有克。同样人的五行是五心、肝、脾、肺、肾,又称五脏,也和自然规律五行差不多,只有生克适宜,五行相安。肝为木,心为火,肾为水,脾为土,肺为金,又有木对肝对目火对心对舌土对脾对口金对肺对鼻水对肾对耳。总之,自然的五行变化同身体的变化是密切联系的,其实中国的中医理论也是有此而来。如肝为木,心为火。木火炽燃必由水降,肾水降心火,心火温肾水,达到身体平衡,身体不平衡,往往忧之伤脾、气之伤肝,火之伤心,怒之伤肾,大喜大怒伤志。不平衡产生杂念,杂念为奸,奸起妒忌,动乱必生,这样的人当道,国家就不安定。所以《阴符经》讲到人应该合乎自然五行规律,要修炼,精通动静与伏藏之术。研究事物内部发展的必然规律,以智慧来防微杜渐,以法制严加限制。这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正“天人合一”的的圣人。

相关文章

  • 古籍学习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材既安。 天地精华,可以被万物摄取;万物,可以被人利用...

  • 古籍学习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以天道为...

  • 古籍学习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宇宙大自然的运动规律是以静应动的,所以天...

  • 古籍学习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人有九个窍位,这九个窍位常常受到诱惑和干扰,九窍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致精...

  • 古籍学习

    天性,人心;人心,机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其实是人原来的本性;这天人合一的人的本性,是在天地动静...

  • 古籍知识学习

    古籍版本 (一)版本与版本学 版本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与版本相对的有“抄本”或“写本”,版本最初是指雕版印刷的...

  • 古籍知识学习

    经学——十三经 经学一词最早出自《汉书·兒宽传》:“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现在经学常用来指儒家的十...

  • 浅谈国学古籍学习

    今天跟几位老总在办公室喝了一天的茶、吹了一天的牛,真可谓:无边茶叶萧萧下,不尽口水滚滚来。尽管有点心疼时间,可转念...

  • 学习修复古籍

    近日跟老师学习维修古籍,颇有心得。谨记修旧如旧,古意可留。 其一 老来事不休,古籍可维修。 雪染青丝白,痴想亦风流...

  • 古籍

    一身长裙飘荡 她憔悴的模样 兰斯洛特为她勇劫法场 桂妮薇儿的罪恶感膨胀 教堂里她拒绝了她的梦中情郎 选择独自一人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籍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af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