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二线城市工作。这个城市比不上北上广深,但不妨碍很多人把它当作大城市。
在这个大城市繁华处的一家时装店里,我发现了棉花,大约十几株,黑色的杆和枝丫、白色的花,在角落里排成两列静静地开着。是真的棉花,不是以假乱真的工业品。
这是一家以棉制品为卖点的时装店,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把棉花从乡村搬来城市。
但是,于我而言,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棉花了!
棉花我出身农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农民父亲和母亲,会种棉花维持生计。等到棉花开的时候,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一开一大片。还在上学的我和妹妹,每天放学后和双休日都要到田里帮爸妈摘棉花。
那时,语文老师布置我们写周记,我就写和妹妹摘棉花:星期六,阳光明媚,我和妹妹去田里摘棉花,田里开了的棉花,一大片又一大片,好壮观!我和妹妹把和我们的身高差不了多少的大长袋子系在身前,一只手扶住枝丫,一只手把白色的花完全抓住,再放进袋子里。不一会儿,袋子变的沉甸甸,我们也没有一开始的热情,就回家了!兄妹二人忙了老半天,还没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摘的多。
棉花摘好、晾晒后,堆放在屋子里,等棉贩收购。父母总想多卖点钱,难免和收购的棉贩讨价还价一番,最后往往是徒劳。在农村,棉贩掌握话语权。拿到钱,家里的柴米油盐就有了着落,我和妹妹的学费也就有了部分着落!
上了高中,住校、学习压力也大,就很少帮爸妈摘棉花了。渐渐的,我就很少到田里了。
后来上大学。有一次,班级组织活动,到一个村子里体验摘棉花。和我一样从农村来的同学对这个并不陌生,城里的同学觉着新鲜,表现很活跃!只是,我看到他们摘棉花,有些心疼,心疼辛苦种植棉花的乡亲们。城里的同学把棉花边上的枯萎的细叶混进了棉花里,这样的棉花卖不上好价钱,乡亲们还得仔仔细细清除掉;还有的,不小心把棉花杆和枝折断了,这样那些花苞就很难再开了,对乡亲们来说也是损失。
其实,也怪不了城里的同学。他们没有必要了解农村。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生下来就要干农活,有些人生下来就不需要。
还有很多不一样,生活条件、才艺、见识……我就像从乡村来到城市的棉花,普普通通,努力适应城里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努力融合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