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作者:专注于 Microsoft BI 的 BIWORK
由于公司的关系,项目的关系这些人除了和日本人没有实际面对面几里哇啦沟通过,其他的基本上都在一个屋檐下共事过。估计有人觉得英语一定要多么好才能怎么怎么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沟通也是很费劲的,特别是和印度人。很多时候工作上的东西大家都是共通的,英语表达基本上都是可以猜测理解出来的,生活上的英语如果要深入的探讨一下还是有些词难达意的。在这里我个人对他们的印象和评价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因此下面提到的都只是我个人和他们共事期间的一些印象和看法,绝对没有任何种族歧视在里面,如果有描述片面的地方,大家也就哈哈一乐吧。
1. 德国IT同行
对德国人其实我不是太好形容,因为在我印象中,他们给我的感觉大体相同,整体感觉都非常类似。这一点和对日本人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就是从一个日本人身上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很多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德国人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对工作严谨细心,做事不乱来也不乱说话也不乱评价。在你通常以为他们忽略了很多问题的时候,突然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一直在关注着。
比如说以前我刚入职一家德国公司的时候每天都需要向老大发 Daily Report,每天都在发,但是我觉得他那么忙怎么会有时间看每一个人的工作笔记。所以时间长了,就开始有点乱写了,即使没有做完的事情也写上冲冲字数,每天工作都能列出很多来。突然有一天收到邮件回复,说我今天邮件提到的一个小设计他非常感兴趣,要我明天把这个设计演示一下给他看看。那一晚上就都没有睡好,都在想如何解决这个世界难题,因为哪有设计,压根就没有做,而日志上明明写着 - DONE! 我一定是发神经了!侥幸的是,第二天老大去客户那里开会了,2个小时的时间我飞速的尽最后一口力气完成了 7, 8 张表的设计,还有存储过程,ETL 的设计... 惊险的度过难关。后来在演示的时候聊天,才发现其实我写的每一封 Daily Report 他都自始至终的一封不拉一字不拉的阅读过,因为有些话题一聊基本上他都知道我做过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我的职业态度有问题,我应该去检讨自己这种捡漏子钻空子的行为;另一方面才发现德国人做事其实是非常细心的。当你往往忘记某一个你以为不重要的小细节的时候,你发现他其实是在关注着的,这种关注是一种习惯,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认真。包括后来从工作当中,包括请假等很多小事情等等其实很能发现他们不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民族。还有一点,他们对加班不以为然,有早上很早来的,也有晚上很晚回去的。
2. 日本IT同行
和日本人没有在同一个项目中共事过,但是因为项目组隔的比较近所以能够了解和看到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也经常和其他同事聊这些项目和这些日本人。日本人的感觉非常明显,严谨守规矩,等级制度严,在某些方面来说非常的刻板。大夏天的我们都是光着膀子,有的穿着拖鞋干活。这些日本人从来,永远都是职业衬衫,皮鞋,领带,衬衫里面还穿着隔汗的小背心。有时空调不给力了,我们心里就偷着乐:热死这帮小鬼子!但是换个角度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职业态度和习惯,换做是我,这一点我可能就做不到,明明可以换的轻松一点,为什么要搞的那么难受。
第二次是他们项目小组自己内部发生了一些争吵,背着日本人的。因为他们发现在文档设计书中有些方法的参数设计的有非常明显的问题,如果按照这种设计来开发的话是不行的。但是最终的结果据我所知就是这几个日本人还是坚持按照这种设计来完成开发,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个问题很弱智,但是他们无权修改。最终这个问题还是上报给了上游设计,从北京到东京,再从东京回到北京,就那么一个小小的问题走了一圈,没有任何余地。按照我们的做法就是先改了再说,改了再慢慢修,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他们刻板的问题。但是刻板的反面,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认真和坚持。直到最后两天,再次看到这几个日本人,从他们项目小组传来了一阵起哄声。原因是这几个日本人在中国的整个三个多月的夏天第一次穿上了T恤,居然没有穿衬衫,我们心里想的肯定是热坏了。后来才知道,那是要走了,在最后走的两天换上休闲的衣服显得和大家亲近一点。
3. 美国同行
美国人怎么说,有很多和中国人一样的一面,有热情也有让人非常不喜欢的一面。绝对和德国人,日本人是两类不同的性格,有搞笑的,也有嘴巴乱说话,在项目中不按规矩乱搞的,所以很难给他们下定义。但是较之德国人来说,他们没有那么严谨,很多内容是可以变通着来的。不要说美国人总是守规矩的,该钻空子也一样钻,该酒驾的一样酒驾。但是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态度能明显感觉到。在德国公司,老板会要求穿职业装,正装去客户那里,包括上班。包括我们的桌子上是不允许摆放任何私人物品,包括相片等等。但是美国人却对这些方面要求的不是那么严格,只要穿着大致得体就可以,桌面上是可以允许摆放私人物品的。平常也经常搞些黑色幽默,甚至拿9.11开玩笑(开玩之后让我千万不要出去乱讲),也搞地域攻击,哪个哪个州就是一个垃圾,X子养的都能说等等。而这些在德国人身上,这些确实很少发现,至少他们即使说也不会当着我们的面去说。所以说美国人在某些方面和中国人还是类似的,包括请客吃饭抢着付钱,热情似火,酒后话多嘴巴欠。再简单对比德国人,就是总体上美国人爱玩,爱社交,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很快聊天拉近关系。但干活有时不自觉,没事也偷着上网玩 Facebook 什么的,有时活看起来干的很快,干完就玩,但是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心检查就会找到很多小 Bug 的。如果再和中国对比的话,很多性格上其实也是很类似的,都能在身边找到原型。
关于美国 IT 相关印象我在这篇杂记中也提到了,就 IT 行业对比来说,我感觉他们的心态要更年轻一些 - 有感于三个50岁的美国程序员的生活状态与IT职业杂想。
4. 印度IT同行
印度人在我的印象中也比较特别,也非常能直观的感觉到像能看我们自己的影子一样,即使就打过几次交道也能发现这些。比如说会打小报告,爱偷懒,有点自私,爱钻空子,耍无赖。
在做过的项目当中,印度人和印度人彼此之间挖坑,打小报告互相举报揭底,所以就不提印度人给中国人挖坑了。爱搞地域和彼此之间一定要分出个高低之分。还有就是偷懒,一个很简单的 ETL 属性明明懂英语只要简单搜索一下就可以学会,但是就是偷懒说查过了不知道怎么搞,后来还是中国人用撇脚的英语自己搞定的。但是在老板面前表现的时候却是非常的显得精神又积极,用我们的话就是表里不一,很能装。明明做了一件事,但是能说做了五件事。最令我气愤的就是每次在 MSDN 回答了一些刚刚注册的印度人的问题之后,这些人通常解决问题了基本上就消失了,也不给评分,也不给回复,然后下一次看到他们再问问题又是这样。并且非常让然感到愤怒的几次情况就是我接受了他们的 Skype 加友申请之后,几个人不分时间的通过 Skype 复制一大段杂乱无章的代码问问题,甚至直接 Call 过来用着一口浓浓印式英语打招呼!
他们确实有招人讨厌的一面,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印度人无论技术,还是做事的能力绝对是顶呱呱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关于微软 BI 的很多书籍的作者,包括 SQL Server 的 MVP,在美国很多就是印度裔的。包括之前做过的一些项目,碰到的一些印度裔的美国人,技术方面还是非常全面的。所以我觉得印度人与印度人之间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不同的印度人个性完全不同。他们有鸡贼的一面,也有很精英的一面,爱面子,爱分等级排排坐,欺软怕硬,也有崇尚技术,经常热心的在 MSDN 回复他人问题,解决困难的。所以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他们很多方面就能在我们身边找到影子,如果换种肤色换种语言,就单单这些性格个性上的表现我觉得和中国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5. 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中国人-印度人 一起共事的话
基本上德国人,日本人是属于那种比较安静的,做事认真忙碌下班后还可以加班的那一批人。而美国人则基本上就是准点下班,并且下班后或者放假工作上的事是绝对不管的。最有意思的是如果有印度人和中国人同时在一起的话,美国人则会不怀好意挖坑问中国人和印度人谁是最棒的程序员,中国人老搞这一套知道是挖坑和美国人互视点头阴笑,笑而不语,反正英语不好也不会表达。但是事后美国人在印度人不在的时候告诉过我,印度人说中国人英语太垃圾,经常山寨,他们印度人是除了美国人之外是最好的程序员。都有画面的即视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