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成为指引生活的源头活水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则是为了指引人们更好的生活,但是,现在人们对于学习的理解似乎却有些本末倒置。《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真正的人,为了自己德行的提升;今人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很多老师在教育与教学实践工作中,似乎也早已形成了这样的惯例:学生被要求掌握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完成作业或者可以准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早已异化为以升学为目的。知识无限,学历有限,当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学历教育时,他对于学习的热情就会有所减淡,甚至觉得摆脱学习是一件无比轻松的事,但是很快,就会陷入生活漫无目的的精神荒芜中。比如:大学毕业后,学生本应该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可是现在更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反而显得更加迷茫。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教育都是让学生积累知识为目的,因为在记忆中储存了较多的知识,所以会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老师们误以为这就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殊不知这才仅仅是“教”的任务,至于“育”则常常被人们忽视,人们甚至认为“育”可有可无或者是多余的一个环节。因此,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仅仅处于“储存”的阶段,至于知识到底用来干什么,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校的老师认为:谁可以将知识储存在记忆中,只要在提问的时候随时可以将它们倾倒出来,就会觉得谁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种评价会导致知识与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因此,学习也就成了一件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事情。加上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学生更是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以及烦躁,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学生结束高考时将课本、试卷等撕成碎片的怪异举动了。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随着高考结束,也就意味着这座大山也土崩瓦解。
知识具有无穷的魅力,它可以将我们由无知导引向有知,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认知世界,从而让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知识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和兴趣,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因此,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撑。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越多,那么他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会越简单。可惜的是,现在学校里的实际情况恰好与此相反:学生每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就会觉得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了一些。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让知识在学生间的相互关系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活起来,在连接不断的、飞速发展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而不仅仅是将学到的知识存储在记忆中,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硬盘存储器。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词语,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习语法也是同样的目的。一个学生能够掌握若干词语,却不能将这些词语运用与自己的日常言语表达中,是可悲的。如此,学到的知识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任何人对于冷冰冰的东西学起来,都不可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此,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并不会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让学习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是将学习变成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那么一年又一年的学习,只会重复别人的思想,教师也仅仅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渐渐形成只见知识不见人的尴尬境地。的确,现在不管从家长还是从教师角度来看,他们对于成绩的关怀程度远远超过对学生本人的关心,并且通过各种补课等手段,让孩子们获得高分数,至于孩子幸福不幸福、身体健康不健康则很少有人将这两项指标作为首要的标准。真正的学习是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学生会拥有自己的思想,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知。知识有着伟大的魅力,可以让孩子们真切地感知到世界一切与我有关,而停留了在知识的表面的学习上,让学生误以为成绩才是首要的,于是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竞争。
储存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对于知识我们的态度是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更好的指导实际生活,这才是学习本质目的。一味片面地追求知识的储存,只会让它成为生活的累赘,让学生误以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
2021年7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