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古代,这个词主要是称呼老师的,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以前的老师也就是“先生”大部分为男性,渐渐的就变成了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后来又逐渐演变成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人的尊称。改革开放之后,又变成了群体称呼。
先生们.jpg《先生们》这本书描写的是这样一批人!他们年高德劭,才华惊世,风骨铮铮,他们被我们尊称为“先生”,是真正的先生。记录了,包括巴金、冰心、丁聪、冯骥才、李泽厚、梁漱溟、沈从文、汪曾祺、周有光、黄永玉,等等活跃于当代中国文学界36位巨匠。 先生们合影.jpg
作者李辉,原来是位编辑,利于工作之便,得以和先生们接触,主要时当时北京晚报的副刊“居京锁记”,专门请居住在北京的文化界人士,写他们生活在此的酸甜苦辣。是呀,他们这些人的一生经历太过丰富,他们生活的大时代背景,经历了解放前的混乱,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伤痛,在本以为的和平年代又再次遭受比法比拟的身心打击,但他们依然茁壮,保持文人本色,热爱生活,对作品精益求精。
其中有很多见面的交流的文字记录,信件的往来,大量珍贵书信和照片,整理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用真诚且充满善意的文笔,生动地记录他们或艰难坎坷,或幽情壮志,或披荆斩棘,或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勾画出一个个被褐怀玉的文明巨星形象。先生们的形象,聚集于本书,发出璀璨的光芒,让我们听到历史惊涛拍岸之音,让读者感受到人类文明丰富的滋养。
前几年有本《南渡北归》也是描写是相当多的一批大师们的生活经历,相比之下《先生们》很多也是更鲜活,更接地气,资料更丰富翔实,他们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位普通老头,在公园,在街角,转身就能遇到。
其中有以下场景印象无比深刻。
一是展示先生们之间的交往。
他们各自之间的交集。比如冰心家的孩子叫萧乾(本名萧炳乾)为“小饼干”舅舅。萧先生也是一个老可爱,他给冰心大姐的信就自称饼干弟。 先生们合影-2.jpg二是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的认真。
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李泽厚,对自己的作品,提醒编辑,不要删,能用就用,不能用退回。而徐志摩对于沈从文的文章《市集》再发,导致一稿三发,沈从文还要登记一篇解释说明。可见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三是他们互相传帮带的风格。
先是巴金,“冯骥才等不少在新时期走上文坛的作家,都得到过巴金的扶持,鼓励和保护。特别是当有年轻作家受到不公正的批评的时候,总是站出来发表文章,声援他们,为他们辩护。当年文坛将巴金视为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就像当年鲁迅为胡风,巴金遮风挡雨一样。”
再还是沈从文,1923年,小学毕业的“北漂文青”,二十一岁的沈从文从湘西到北京,追求文学梦想。最先帮助他的是郁达夫,后来认识徐志摩,那时候他的笔名叫休芸芸(不厚道的笑了吗?),徐志摩将他先生介绍给文艺界从多知名人物,胡适认为他“是个天才,是中国小说家里最有希望的”,还促成他与张兆和的婚姻。这些往事,书里比比皆是,每位先生都有很多内容。 沈从文-1.jpg在他们那个年代,如果他们用微信,他们用朋友圈,得是多么热闹。大咖云集,不知道现在这个圈子内的人的朋友圈是啥样的。
比如情书高手沈从文写情书,“我不但想到你的灵魂,还想得到你的身体”。这让大家闺秀张兆和如何面对?
朋友圈点赞的会有: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梁思诚、潘光旦、梁宗岱、金岳霖、邵洵美,丁玲……
胡适的评论则会是,@张兆和:我劝你不妨答应他。哈哈哈
如作者最后所说,这本《先生们》,是为前辈们所写,留存先生们丰富细节。感受先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写先生,交往或者 深或浅,不同侧面,不同印象,他们的身影,在历史场景中依然清晰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