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读书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读《纸上卧游记》

读书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读《纸上卧游记》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16:13 被阅读0次

读书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熊逸说的。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难道不读书的人才正常吗?第二反应是全世界亿万读书人都不正常,那么什么才是正常人?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读书。

一、把阅读当兴趣的读书人不正常

熊逸先对“读书人”在外延上做了限制,“这里所谓的读书人,是指那些始终保持着浓厚的阅读趣味,并把阅读仅仅当作一种趣味的人。阅读对他们而言是毫无功利性的,也就是说,书籍就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某种提升或装饰自己的工具。”

读书为了什么?古人早就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孔夫子也说过“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就是我有那么大的学问,难道是匏瓜吗,只能挂在那里看,而不能食用。”读书,就是拿来换功名的,没有实用价值,谁愿意读书呢?现在的父母从小逼孩子读书做作业,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长大后有份好工作,最好能成名成家赚大钱。不会有哪个父母对孩子说,不要有功利心,凭自己的兴趣读书,读着玩就行了。

没有功利心的读书人很少,在我国从古到今讲求实用,秦始皇焚书坑儒烧的是诸子百家的书,留下百工巫药的实用书。只有魏晋时期的名士,如竹林七贤,他们不求功名,崇尚清谈,这样的读书人,把阅读当成一种趣味,形成了汉魏风度,成了千百年来士人推崇的典范。不过这样的读书人,在后人眼里就是不正常的人。

二、用读书来思考的读书人不正常

熊逸有个朋友是资深的图书策划人,他说他的工作是针对大众市场来策划图书,那位朋友说“以前我们相信读书是促人思考的,而我和我的许多同行们在做的事情其实却是使人放弃思考并接受劣质的知识。没办法,生存压力呀。至于我们是怎么做的,咳咳,我做的书,即便讲的是你完全陌生的领域,也很难骗得到你,因为你是个读书人,我也是,我们都不正常,我们都是反人性的,聪明但不快乐。我老婆那样的才是正常人,对生活充满了庸俗的爱,从来不会自讨苦吃。所以,要做好图书市场,就要把握一个大原则:书,一定要做给不读书的人。”

出版社选择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能不能卖得出去,会不会成为流行图书?我们去车站、机场,摆在显眼地方的书大都是鸡汤文,是爽人,是无需读者思考的书,是迎合低级趣味的书。打开网络,获得十万加,百万加的文章大都是生编乱造的浅显的文章。大家都放弃了思考,娱乐至死,所以最低劣的骗子,违背常识的骗局也能大行其道,骗倒一大批人。

我想起庄子,庄子如果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肯定要被众人鄙视,空有一肚子学问,放弃高官高薪,整天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不出去努力打工赚钱,让老婆孩子过着要房没房、要车没车的日子。这样勤于思考,不善生计的读书人,假如是我的朋友,只怕我也会认定他不正常吧。不思考的结果是轻信,专家说什么都信,领导说什么也信,成为盲从的羊群。

三、超越维持现状的读书人不正常

人的天性中有维持现状的特质,比如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不大合身,大多数情况下怕麻烦,不愿意联系商家进行退换。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维持现状陷阱”,一个人面临的选择越多,维持现状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作为千万年演变下来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理定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读书人不会维持这种心理定式,会用理性来违逆天性。

读书越深入,越容易体会到我们的许多知识并不是得之于事实,而是从一些公认的假设当中推演出来的。发现了新的材料,推翻或者修正了原来的假设,那么原来的结论自然也会随之修改。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了集体的羊不受损失,俩小姐妹在雪地奔波三十多公里,造成成严重冻伤,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 那样的英雄事迹曾经进入语文课本,弘扬的价值观是集体的羊比个人的生命还重要。在尊重生命的今天,这样的价值观是否需要修改?

比如岳飞,已经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代表,是一个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符号,如果出现了什么新材料,岳飞没有那么高大,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我们愿意把英雄毁掉吗?愿意为秦桧翻案吗?正常人肯定不愿意,不答应。可悲的是,读书人还真就会有这种掷玉毁珠的勇气和焚琴煮鹤的情调,这就显得读书人不正常。

四、偏好没意义的读书人不正常

商汤王和周武王分别是商、周两代的开国之君,向来被儒家知识分子尊为受命于天的万世楷模。根据《汉书·儒林传》的记载,黄生和辕固在汉景帝面前争执不休,黄生说:“帽子就算再破,也该戴在头上;鞋子就算再新,也只能穿在脚上。所以,夏桀王和商纣王虽然都是暴君,但毕竟是君上;商汤王和周武王就算再怎么圣明,原本都只是这两大暴君的臣子。君上有了错,臣子不但不去劝谏引导,反而造了反,这不就是乱臣贼子吗?”辕固反驳道:“照你这么说,本朝开国皇帝(刘邦)本来是秦朝的臣民,却起兵推翻了秦朝,难道他老人家也是乱臣贼子不成?”

汉景帝聪明,他说纠缠这种讨论有意义吗?对一位吃遍天下美味的美食家来说,没人会仅仅因为他没吃过马肝就认为他不配称美食家;同样,对一位学者来说,没人会因为他不谈商汤王、周武王闹革命的事就认为他不配称学者。

对于读书人来说,没有意义并不重要,没有结论也不重要,他们就认为有意思,值得思考。反正他们的心里早已经装满了没有意义、没有结论的东西。比如有首歌这样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首歌几乎每个人都要会唱,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观点鲜明、确定、有力。可是读书人就会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好在哪里?人民地位高体现在哪些方面?读书人思考的结果大多是模糊的、散碎的、不确定的,没有鲜明有力的结论,这也正是读书人的不正常。

五、逻辑洁癖下的读书人不正常

大道至简,要证明这个至简的大道却往往很不容易,不爱读书的人更喜欢直接接受简单明确的答案,比如“贫穷是罪恶之源”,一般人很能够接受,但读书人会存疑,金钱不是罪恶之源吗?贪欲不是罪恶之源吗?对于任何简洁的结论,读书人无法忽略那复杂烦琐的证明过程。他们之所以热衷于自讨苦吃,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不正常心态,即逻辑洁癖。是的,读书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逻辑洁癖,对理性的真实倾注了太多的注意力,以至于忽略了感性的真实。比如爱情,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千年等一会,天赐良缘,多么浪漫和美好。但用科学的理性的态度来探索爱情产生的原因,不过是大脑中多巴铵起作用,这该是多么扫兴。

失恋的痴男们说:“女人都水性杨花”,怨女们也会爱“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当他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虽然在理性上是偏见、谬误,但在感性上是真实,正常人会站在逻辑之外,用一副好人心肠来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它传达的不是某种“意思”,而是某种“情绪”。读书人会忽略情绪,找出逻辑错误和偏见,这又是读书的人不正常表现。

以上五种读书人,在常人眼里是不正常的,正是有这些不正常的读书人,社会才变得正常。

相关文章

  • 书评 | 茧

    ——读青山七惠《茧》 婚姻这个话题,让我来谈,多少有点儿纸上谈兵的意味。 不过纸上谈兵也是谈,各有各的谈法。 正常...

  • 天下女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

    (1) “我记得刚认识她的时候,她不是这个样子的”老朱说罢一口气干了杯底的白酒,咧着嘴,夹了一大筷子猪头肉。 “我...

  • 我读四大

    四大名著,读其三。 红楼梦是高中读的,三国是初中读的,西游记是小学读的。 水浒传没有读,因为不喜欢。 西游记读的早...

  • 冷香飞上枝头----侃网友(二)

    半个读书人:半个读书人,半个老农民;半个读书人,半个写书人;半个读书人,半个审稿人;半个读书人,半个红尘人;半个读...

  • 卧牛山游记

    从华山风景区里面横插过去,这条去卧牛山的路是我偶然间发现的。那次顺着小清河一路看桥,回返时下起了雨,慌不择路钻进了...

  • 我在慢慢理解爱

    我好像很久没有动心了。 动手动脚不动心。 我冷漠了好久,吃饭正常,穿衣正常,行走坐卧都正常。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没...

  • 名著阅读 王艺杰

    心灵的金钱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格列佛游记...

  • 你敢用普通话读这首诗吗?

    你敢用普通话读这首诗吗? 卧春 | 我蠢 暗梅幽闻花, | 俺没有文化, 卧枝伤恨底。 | 我智商很低。 遥闻卧似...

  • 夏夜卧读

    夏的夜晚,是有点可爱的。 清清凉凉的夏风徐徐吹着,夏虫儿飞着,偶尔会有一个沉不住气的蝉儿扑棱一下子,把打着手电筒寻...

  • 春日卧读

    读书摘录: 那年月,瑞士实在让人羡慕。我曾用这样几句话进行描述—— 人家在制造枪炮,他们在制造手表,等到硝烟终于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读《纸上卧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mo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