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支持网络交互的、可基于内存也可持久化的Key-Value数据库。
和mysql数据库的区别
(1)数据存储方式: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存储;而Redis是一种键值型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通过key-value的方式进行访问。
(2)读写速度的差异:由于Redis是内存型数据库,其读写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毫秒级别的响应时间;而MySQL需要进行磁盘I/O操作,读写速度较慢,响应时间较长。
(3)数据持久性:Redis可选择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默认存储在内存;MySql始终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
(4)数据库数量:Redis默认清况下会生成16个数据库(0~15);mysql则没有数量限制
(5)数据模型:Redis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哈希表、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等,可以方便地处理复杂的数据类型;而MySQL则是基于关系模型的,处理数据时需要定义表结构和关系,不太适合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
redis安装
一般在linux环境下运行redis,下载redis-X.Y.Z.tar.gz(这里以redis-6.2.6示例)放在一个目录下,tar -xzf redis-6.2.6.tar.gz解压文件夹,cd redis-6.2.6进入文件夹,make &&make install进行安装
redis启动
默认启动
安装完成后,在任意目录输入redis-server命令即可启动Redis: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53669/cbeb491750cee195.png)
指定配置文件启动
如果要让Redis以后台方式启动,则必须修改Redis配置文件,就在我们之前解压的redis安装包下(/usr/local/src/redis-6.2.6),名字叫redis.conf:
我们先将这个配置文件备份一份:
cp redis.conf redis.conf.bck
然后修改redis.conf文件中的一些配置:
# 允许访问的地址,默认是127.0.0.1,会导致只能在本地访问。修改为0.0.0.0则可以在任意IP访问,生产环境不要设置为0.0.0.0
bind 0.0.0.0
# 守护进程,修改为yes后即可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 密码,设置后访问Redis必须输入密码
requirepass 123321
启动Redis:
# 进入redis安装目录
cd/usr/local/src/redis-6.2.6
# 启动
redis-server redis.conf
redis-cl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