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前几天北京的新政策一出,又引发全国热议。到处都是“高房价毁了年轻人”的声音。
房价是挺高的,越来越高。但是毁掉年轻人这么大的威力还是没有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前几天还在和我分享一房置换三房的喜悦,突然遭遇新政策,意味着她的首付要多出近百万,还是一个挺大的难题,并且原有房产大概已经签约了,毁约也要付违约金。
我还没来得及问她的状况,就看见她已经在公号说到这个事情了,也跟我说不着急,先看看落地到底是什么情况,总会有办法的。
相比那些抱怨、焦虑、甚至真的愤恨房价的人群,我更欣赏朋友的态度。一直以来,她都不急不缓,没那么多话,默默的去关注政策、房价,评估自己的财产和出手的时机,所以短短一两年内,完成了很多人都没有想过的飞跃。
我看过她分享购房文章下面的一些评论,居然有不少人酸她,说不可能的,说房价跌的。我很奇怪,既然想要在北京买房,有个现成的成功案例,为何不问问她具体方法,学习点技能呢?
后来我发现,认为房价要跌还不少。如果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心理反应出来的嘴上过瘾,我觉得倒还好了,内心还是清楚的。可是如果真的有人当真,一定会很惨。
想一想人民币贬值的速度,回想10年前5年前的100块和如今的100块差距有多大,相信会让人清醒一些。
有人喜欢拿国外做对比,不是坏就是傻。啥叫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房子捆绑的户口,入学等就是其中之一。再说,一个国家发展的时候再失误,也不可能眼睁睁去干一遍别的国家干过的惨事。起码会尽量避免,不会如你所愿的那样,断崖式让你捡。
就算捡,讲真,也很难轮到你。
侥幸心理,在人生大事上很难奏效。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在中国生活,起码现阶段房子是很关键的大事。
前几天我去上海一个朋友的新家,扎扎实实的被刺激到了。房子被他们重新装修的像样板房一样漂亮又有格调。她去年赶在315上海新政策之前买到了房子。刚刚买到那阵她很焦虑,因为买在了价格顶峰时期。都是普通白领,一个月1W多的房贷压得她很累,也很担心。几个月过去了,现在房子已经升值了100多万,她和去年那会的心态,就截然不同了。
我应该能代表很多普通的人群了,去年彼时,我也想在上海买房。但是有心无力,老公还处在创业状态中,身为农二代,我们连借钱都无处可借。刚好来了315政策,暂时强压下我一颗在上海买房的心。
冷静过后,我打算在附近的常州购房,先把落户和未来孩子上学的事情准备好。再一步一步换回上海。
当你没有办法一步登天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曲线救国。
一晃到去年9月,眼看苏州涨过了2万,无锡紧跟着涨过了1W,我觉得常州马上肯定也要涨了。再不买,肯定将来更麻烦。
中秋节,揣着仅有的5万块钱我和老公就跑去了常州,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去跑楼盘看房。去了才发现,常州几乎都没有什么新房可卖了,售楼处全是人,有一套房子我刚看了一半就被卖掉了。相比其他新开发的期房,都要等到2018年,眼前直接看的那套现房是我最好的选择。压根就没有去其他地方看,直接就定下了。
最近翻看价格,虽然只涨了30多万,但是如果换手希望在上海买房的话,起码启动资金有着落了。希望之门已经开了个缝,继续努力,在2018年社保交够5年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在上海买房了,虽然那时候,不知道房价又会如何。
其实这个社会一直是变动的,只不过近些年变动的越来越快了。
其实贫富差距也是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近些年消息越来越畅通了。
作为芸芸众生里的个体,当你没有能力掌控大全局的时候,就要多从自身需要和能力考虑一下。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多关心一下趋势,抓住每一个机会改变自身的生活环境。
曲线救国是比较辛苦麻烦一些,但是好歹能达到你想要的终点。
人才≠钱财,人人都想一步登天,你没那么长的腿,又不想搬梯子,还想一步登天,凭什么?
以后,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只会越来越快。也许将来,贫富差距会更大,买不起房的会更多。你总不能,怀着富人撒钱做善事的伟大志向来活。
不要抱怨,不要愤怒,不要失去理智。
为了你的房子,抬头向前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