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是如何停滞不前的?

我们是如何停滞不前的?

作者: 大耳朵胡图图 | 来源:发表于2016-05-05 22:27 被阅读25次

    我们经常在网络或者书籍上见到一系列的规划:年初我们会制定年计划,月初我们会制定月计划,每周我们会周计划,而且我们的计划中也经常会出现“阅读书籍”、“减肥”、“戒烟”等字样,奇怪的是,我们的计划很少完成过,即使完成过,在所有计划里占比也不高。同样我们思考过提升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技能,以后可以更好地生活,这时就会出现“学习英语”、“学习电脑技能”等等,绝大多数的想法都会因半途而废而终止(这里使用这个成语并不恰当,因为多数人根本没有走到一半,甚至初始阶段都没有通过)。

    我们平时所注重的提升和进步,如果进行细致的量化和分解,归根结底就是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或期望值。因此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目标的制定与实现至关重要,因为没有达成我们制定的目标或者内心的期望,我们就容易放弃前期的努力,最终一无所成,表现出来就是停滞不前。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深入这个问题,拆解其中的步骤,在每个必要环节上保证行为的正确无误,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提升。

    我们实践目标的过程无疑就是这么几步:制定目标、衡量目标的可行性、获得正确的反馈、优化自己的行为。根据这几个步骤,我们就能分析这个问题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如何去解决它。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会引用减肥这个话题,因为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和减肥很相似。

    这个问题是如何出现的?

    (1)目标不够具体,不够明确。无论你要去何方,第一步是决定目的地之所在,无论这多么像废话,很多人还是完全忘记了这一点。我们是给自己订下了很多目标,我们只是让自己更健康,更瘦,却没有真正决定具体要做什么。我们有自己的愿望,想做的很多,但我们把多少个愿望真正转化成目标过?没有这个转化,我们的愿望仅仅停留在“希望能够实现“的层面上。有人天天在喊减肥,但是没多久就放弃了,因为她并没有具体到多久要达到什么样的体重标准,减着减着自己都没动力了;

    (2)很少分析过目标是否可行以及潜在的风险是否能够接受。“想做一件事儿和能做一件事儿完全是两回事儿”,这句话或许能够概括这个原因。有些人急切的想去减肥,而且已经采取行动了,但是后来的效果并不好,而且还会出现反弹的情况。这就很清楚地表明,在进行减肥时,只是看到了短期内会让身材更好,体重更轻,但是从长远来看,真正困难的部分却是减脂之后的维持阶段,这个阶段才真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过程,也是最难的过程。如果减下体重之后不再进行维持,不仅会前功尽弃,而且体重的反弹会很明显(这个烦恼一直在困扰我,导致我现在都没法打破固定的健身节奏)。由于我经常健身,偶尔会有人问我如何减肥,我通常会反问一个问题:减肥成功之后还会继续坚持吗?如果不坚持,体重增加的更快,结果,她们很快就放弃了,可能想到减肥后的自己可能会比现在的自己更胖,直接就不进行了,维持现状是最明智的。减肥和健身就是一条“不归路”,开始了就不能停下了,学习和进步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可逆性。

    (3)缺乏正确的反馈。反馈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没有反馈,我们就不知道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或许我们看起来很努力,但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也只是固守一个行为模式,从没有考虑过有效的反馈方式。在减肥的过程中经常称量自己的体重,观察一下是否产生了变化,增肌的过程中经常拍照进行对比,读书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检验自己的读书效果,这些反馈方式一旦形成习惯会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做事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实现目标,但是多数人都忽略了。

    (4)过多的事务同时进行,导致意志力分散,无法坚持。现代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制力就像身上的肌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当你刚做完一件需要很多自制力的事情时,自制力会消耗很多。那些在一个或多个人生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恰恰是把大部分自制力投入到了相应的领域中去,长期聚焦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同理,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是多个事务同时进行,而且多是消耗自制力很严重的事务,我们的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1)细化目标,减少模糊词或者弹性词的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要尽你所能做到最好”,这句话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作用,因为很模糊,“最好”是什么程度?有没有具体的标准?当无法回到这两个问题时,这句话就是一句废话,没有任何作用。当我们要想实践一个目标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确定要细化这个目标,比如减肥,“要在30天内减掉3公斤”,比如阅读,“要在30天内读完哪几本书,每本书具体读几遍”,再比如记忆英语单词,“要在60天内记忆3000个单词,并且能够在自己写的英语文章中熟练使用”,有了这些准确的词语,模糊的目标就成为定向靶,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2)制定目标时多方面搜集信息,确定可行性。目标明确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如何去做,还要考虑这些做法的可行性。例如经常加班的话,能否保证定期去健身房,每天早起背英语单词是否会导致自己精力不够用而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综合考虑之后确定目标的可行性,如果暂时不可行,可以先进性其他方面的准备,延缓一段时间再进行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3)自己建立有效的反馈衡量机制,或者通过外界的帮助获得正确的反馈。我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健身,到目前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这四年的时间我去健身房的次数非常少,多是自己在家或者出差时在酒店进行锻炼。锻炼的过程中会经常进行拍照和称体重,严格记录自己锻炼的过程,甚至每次锻炼每个动作重复多少次都会准确记录,目的就是减少自己的幻觉,更真实的反馈自己的健身效果。同样阅读也是如此,可以通过写文章或者向别人复述这本书的内容来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如果整个效果比较流畅,就可以认为阅读效果不错,如果没有顺利进行,还需要重新翻看,这也不是坏事儿,毕竟看过一遍就能明白的书对于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没有帮助;

    (4)削减对实现目标无益的事情,优化达成目标的过程。在我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所做的事情如何去区分对与错呢?正确的理解方式是:对实现目标有帮助的事情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例如下班之后,我们会进行阅读和学习,逛街和看娱乐节目就是错的,起码是不合适的,因为对我们实现阅读的目标没有帮助,更会减少我们实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衡量之后,我们还是要坚持阅读,放弃娱乐。同样,减肥的过程中少吃油性事物,节制对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也是正确的。削减对实现目标无益的事情,尽管不能保证我们一定会达到目标,但会显著减少我们失败的可能性。

    我们为什么要克服停滞不前?

    我们多数人进行提升自我,获得更多、更好的技能,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目的:争。为现在、为将来争取更好的资源,让自己活得更好,让自己的理解力更强(比如阅读)。既然是为了这个现实的目的,我们势必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时间的稀缺、自身意志力的限制、其他人的竞争等等。这个过程不顺利,因为这是对自身心理结构的改善甚于要进行颠覆并且重新构建,痛苦可想而知。凯恩斯说过:“长久来看,我们都会死去”,既然最终的结果都是生命的结束,这个过程就值得体验。就像《盗梦空间》里说的那句经典台词:你愿意放手一搏,还是要等到年华老去,心中充满遗憾,孤独地迈向黄泉之路?所以,放手一搏,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是如何停滞不前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o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