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上海田子坊买室内用的香氛,特意抽空赶过去是因为想要买到一年前买过的同一款。但结果却让我觉得非常失望。
我有差不多一年时间没有去过田子坊了,这次去刚走进去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精致装修的小店里却摆满了看起来像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里淘来的“商品”——不注重细节,不注重感觉,不注重品质,甚至连包装都懒得做得精致一些,成本廉价但价格虚高的商品在柜子里、桌子上摆的满满当当,一点空隙都没有。我一年前曾经去过的那家店早已经物是人非,虽然仍然是那块招牌,但里面的产品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认真踏实的感觉和品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话可以非常形象地形容。因为下午要见朋友所以我急着买到能达到我标准的产品,又陆续跑了几家店(一年前只有那么一家“气味图书馆”现在却“慕名而来”地冒出了数家),最终在一家店看到了一样味道,但包装和品质完全不同,并且冒充国外进口的类似产品,不得已只能屈就,但心里却觉得非常不舒服。这种浮躁和商业化似乎在中国所有的商业街成名后都会出现,一个本地人一定知道在某些商业街一定不要买任何东西,因为那些都是商家用来赚外来人的前的。就像田子坊在一年内就从一个内敛的上海老弄堂,变成了欺瞒外国游客的“上海小商品市场”。我理解这家店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以稍低的价格卖成本低廉的劣质货时,久而久之迫于压力不得已只能选择同样商业化,可能店家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存活下来,或者只有这样他才能赚到同样多的利润。但这种现象越普遍,这世界留给用心做出的好产品的空间就越小,这并不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其他行业和人身上。中国处在一个所有的人事物都必须要快速前进的状态,似乎每一个毛孔都处在追求速度的焦虑中,互联网造成的扁平化竞争让物看似美但价廉的产品出现在每个人的选择清单里,而那些因为用心投入所以价格不美的产品在一众精心包装过的产品面前毫无竞争力。而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急于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有竞争力的标签”,考证书、去知名公司、好大学的文凭、更多技能,包装得更高大上的简历,准备得更加天衣无缝的面试。每个人在外边看都变成了完美无瑕的金光闪闪的人,似乎有一点点瑕疵就会立即变成次品货。但人永远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连神也不是,神话里的天神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缺点、会犯错,但正因为这样才有趣有魅力,因为真实,因为有质量。
无论如何我都只愿活得真实,我正视并且承认我所有的“不足”,并且愿意坦诚给其他人,当我活得真实、当我坚持本心的时候,我才感到有力量,这是支持我能走得更远、更高、更长的唯一力量。
迎合趋势还是坚持自己,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