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幸运
无意义的事
今早批改学生随笔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的第一个随笔本,她抄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写作终日是一件寂寞的事,然而寂寞中却有所依,有所希冀,如黑暗中有光,微弱却安静温暖。检点一年的得与失,安慰自己,人生收之桑榆,必然要失之东隅,世间哪有两全法来成就人的贪心。然而得失之间如何平衡呢?平衡来源于心理的砝码,而非世俗意处的重量……
一个小孩,从他的角度来看,我不能理解他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但我看懂了,文字看似是最无意义的事情,确实最有用的事情,就如我们读书一样。读着读着,自己就可以豁然开朗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就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文字也是一样,去感受寂寞,在寂寞中去感受光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希望。
我就评了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求现在会懂得,他可以慢慢地理解,成为那个一直追寻光的人。
还记得伍尔芙说:阅读是阅读者的奖赏。
写,也是写作者的奖赏,任何一种创造的过程与完成,都有重生的喜悦。
写,本身,早已是自己在这个世上找到的喜爱和习惯的事情。
简单地说,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
世上有太多种存在,就像有太多扇门,找到自己的钥匙,走进自己的门,就是了。
现在看来,有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忘掉什么,刻骨的,淡然的,都可以借这一行行黑字,如杖,如手帕,如相片,如回忆,如梦境,如出口,随手记录,随便写字,偶尔遗忘,偶尔偷懒,但心里始终保持热爱,保持一份初心。
愿这些文字可以成为不离不弃的老朋友。
这几年,没有多少文字,停停写写,走走停停,写下随性的细小而真实的个人时光,不惊动天地鬼神,声音很小,动作很轻。
只希望,这种存在像水流,像风吹,花开,不证,不辩,真实而自在。
生活,在继续;就想让写,继续。
这些文字无论有意义或者无意义,记录着就是了,它像黑暗中的一束,微弱、安静但有力。
有意义的字
批改了很多本,我让孩子们标记好是属于自写还是仿写还是摘抄,大多孩子是仿写,少数是摘抄,还有些是自写,改着改着形成了视觉疲劳,随便写了几句评语,更多的是鼓励型的话语,今早看到一本随笔,入木三分地分析了女性的自由,突然让我眼前一亮,再一看还是自写的随笔,让我有些诧异,这是一个新来的同学,曾经的文笔功底如何还不太清楚,来这所学校也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后来和她的母亲交流了一下,她妈妈说她平时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生活里很清楚自己的定位,难怪会语言犀利地写了一篇电影评论,这个电影是《镜中人》大概在以前看过一下,也没有特别的思考,在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眼里,看得如此透彻,如果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她一定会是个优秀的主播或者记者。但愿可以如她所想,成为她能成为的人。
对于随笔里的文章,是讨论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后来我给她一句评论,用康德的那句“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我想,她会懂得。她也应该懂得。
康德还有一句话说“这世间最值得敬畏的便是我们高尚的道德。”
大概这就是她思考的文章之下最深刻的理论。慢慢地,她会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却也很少有人再拥有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拥有敬畏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