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跟人聊到个性的问题,他问我我觉得什么是个性。说实话,我第一想到的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感觉。端庄中突然有一个俏皮那种,没什么比较谁更好谁更不好的。朋友问我什么是有个性的人,说实话我说不出来,我本就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怎么讲都觉得突兀,但是要真的认真说我回答:“一个能够找到自己准确定位的人就是有个性的人。”
完全信口雌黄的感觉,但是,真实感觉。
我上网去百度“个性”的定义: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的总称。好像跟我以为的个性有点不一样。
我回答的,能够找到自己准确定位的人,至今觉得还是正确的关于我的理解。
但是这不是我们广义的个性的概念。但是,标新立异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有个性,也许只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已。我不那么赞同。
也许我们都以为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也许是事实,但是并不完整。所以我们总是觉得有些人过的很别扭,不适合于它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我以为这是单纯追求所谓的不一样或者说是相反面追求相同所带来的结果。那违背了个性。
有些东西吧,不是说正确我们就应该去做,也不是说这个东西陈旧我们就应该摒弃他。每个环境的人都可以对生活和未来有一样的憧憬,但是所有的努力都应该是要能够适合于自身环境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跳脱出当下环境的能力,贸然尝试,可能还会让自己在所处环境中受伤。这就是原则。
之前也讲到对于传递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有待商榷。
很简单的那个婚姻的问题,自己的环境,文化背景,性别,性格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定位。生活在一个环境不是说我在这里面,我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是环境所处的位置,能不能融入又是一回事。罗振宇的《知识就是力量》中也说到了关于现代婚姻的认知,跟我之前的想法很像,本质也一样,但是我们可能需要好好的分析一下,罗振宇所说的东西能适合于所有的人吗,那是适合于高知女性的,不是任何人。男性和女性对于婚姻的定位也不应该一样,因为这个社会对于男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对待的,一个年薪百万的女性在面对婚姻的时候,离异,小孩都会成为幸福的一个阻碍,那是一个家庭对于另一个女性的接受程度。
观点没有 错对,每个人所持有的观点都是基于自己的环境认知所作出的基本是有利于自己的一个判断和行为态度,对职业的规划也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定位,家庭条件,背景,身份,能力,我们可以去憧憬和那些含着金汤匙的小孩一样的未来,我们也不能说去限制自己的对事物的向往,但是,清楚自己的定位才是成功的第一步。清楚自己的定位并不是说我要因为自己低人一等的身份和能力就去限制自己憧憬的 权利或者说是降低自己的标准,而是你能够更加明白自己应该从什么地方作为一个突破口,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实现未来,而不是跟别人一样的规划,这不现实。
传递出来的观念价值观都是无意义的。如果一个人他真的到了另一个环境需要去适应,到一个需要提升的空间的时候,她自然能够去为其作出改变(无论是行为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同样的,如果没有到达那种环境,即使我们传递了一种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彰显自己好像博学一点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