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的经历大抵相同,但在成功路上途中遇到的那些山川河流,发生在山川河流的那些碰撞,那些碰撞留下的痕迹,成就了这个人成功最原始的印记。
后来,我们习惯了归纳总结,习惯了划重点,然而剥离细节的成功,是怎么看都像博物馆里的摆件,你知道他的存在,但触摸不到他,也无法和他产生链接。
陈虻的成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一件事他都12分的投入。
《生活空间》改版后,节目分成两个部分《社会记录》和《纪事》。《生活空间》讲故事的手法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这让部分媒体误以为纪录片就是讲故事。而纪录片有很多形态,很多形式,不应只拘泥于讲故事。
陈虻请教李道明,想请李道明给自己的片子定个类型,当时国际纪录片有各种流派,陈虻想了解自己的节目类型,无可厚非。而李道明给出的回答是《生活空间》的纪录片已经自成一派,《生活空间》能做到栏目化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但这种“了不起”,并没有让陈虻感到满足,看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跟风讲故事,陈虻着急!
在众多雷同的故事拍摄中,暴露的不只是表达形式的问题,题材的问题,问题的本源是内容,如何表达内容,如何让表达生动,这才是创作者需要沉下去思考的。跟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思维能力的缺乏,是对一个热点事件理性到场的缺乏。
陈虻认为,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强加了你许多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知本身。也就是说,任何事我们都要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贴的太紧,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80年代浩劫过后,开启民智解放思想的时代,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纪录片是上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的延续,但这种理想主义到了只求收视率的90年代,电视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后,纪录片的地位出现了动摇。
2000年11月,《生活空间》更名为《百姓故事》,从此再也没有创造出当年的辉煌。
阅读延伸思考:
01.
2001年,陈虻就任新闻评论部主任。从进入央视到身为主任他经历了近十年的挑战。从决定进央视的那天起陈虻就像勇士一样,一路披荆斩棘,降妖除魔。陈虻遇到的挑战从未停止,他的思想也从未停止。面对挑战的陈虻,我读到的是他打“怪”时的三步曲:
1、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拿到机会不能急,要多方做调研。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
2、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冒进。
3、在确定加入前,心里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思路。
思路厘清,加入后就算遇到再大的助力,也就是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问题。遇到问题就慌了神,说明对事件本身想的不够透,准备的不够足。
02.
读第三章,我依然以“故事”的视角在解读陈虻,但陈虻思考问题时的思想活动,那些点与点之间的链接,是我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思考的。
比如:陈虻说,电视纪录片要利用观众的感性到场,达到理性到场。理性到场实际上是一种对话,你的心灵和创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唤起你的理性介入,
延伸思考:
利用感性到场唤起理性到场。这条理论同样适合于阅读、写作等。比如说阅读,读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会感动,读完以后会感觉有收获?我想这就是作者在布局文章的时候运用了“感性到场和理性到场”的理论。
在众多写作课中,老师经常会讲的一句话就是,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总结升华。我想这个开头,不管你是用金句开头,还是平铺直叙,或者讲一个小故事,这些开头都在遵循“让读者感性到场”的原则。那么结尾的总结升华就不难理解了,总结升华读者读到共鸣,理性到场,感慨这是一篇好文章,如此,这篇文章就成功了。
十年前读这本书只记住了这句话,十年后再读,结合在写作上的感受,思维的任督二脉仿佛被打通了,真好!
03.
在任何一份工作中,不管我们担任什么角色,我们都应该记住自己是人,我们考虑问题都应该遵从“以人为本”的思维,那样才是一个人️人性该有的样子
陈虻在说拍纪录片有剥削性时,告诉大家“要用他愿意公开的那部分信息,来表达他不愿意公开的那部分信息。”“偷拍,可能就造成了一个侵害,侵害肖像权或者名誉权之类的问题。”
他还说,文化程度越低的人,防范意识越差。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防范意识差而越线。大家都应该自觉坚守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无论做什么,我们都是一个人,个体对个体最基本的尊重,就是对人的尊重,自身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