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前,画作不被理解,没有销路,连生计都需要亲人接济,对于画家凡·高来说,这是一件很悲惨的事。
而去世之后,画作突然升值得离谱,这种迟到的认可凸显的仍然是一种悲哀。有哪位艺术家不想在当世即得到肯定呢?
艺术不被时代认同,很难说究竟是艺术家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但是,《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却为我们展现了凡·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原来另凡·高充满激情的不止艺术,还有对阅读的挚爱。
作者马里耶拉·古佐尼数年来致力于凡·高艺术研究,他通过凡·高留存于世的820封书信,整理出凡·高一生的阅读脉络,共涉及数百部文学作品、200多位作家、4种语言。
这些书籍促成了凡·高思想的渐趋成熟,见证了他如何走上艺术并为之奋斗的历程,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许多作品背后隐藏的表达意图。
书籍同现实和艺术一样都是凡·高非常看重的东西,它们使得他的艺术创作更有灵魂。他说:“无论是在绘画领域还是文学领域,蕞吸引我、令我产生共鸣的艺术家,就是那些用灵魂创作的艺术家。”
或许,正是因为优秀的书籍为凡·高及其画作赋予了“灵魂”,才使得他和他的作品虽然没有为当世所理解,却终不会被历史所埋没。
凡·高对书籍十分珍爱,但他并不是一个书籍收藏家,也从未参与任何一场艺术运动或文学运动。他只是一个书籍使用者,用书籍丰富精神却又不受其所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人生之路。
“我为书狂”,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凡·高,而他对待书籍激情而又理性的态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