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年轮已转到2021年的11月份。还有50多天,2021年即将结束,22年即将来临。
今年发生很多事情,有快乐的不愉快的。总体来说今年是收获比较多的一年。
今年拥有了省城的房子,第一次有人叫我房东。我是把这收入又换租了学校边大的房子办公更方面。
今年还办了徽州游学,天津游学等:
今年写了连载文章,这几天把加到10万字,希望有签约的机会。
今年的10月份,我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创业导师。如果不是疫情,可能已经去讲课了。
11月初把举办三天的活动分享,很少做这新样的公开分享活动,这离不开一群人的帮助支持,激活朋友圈的一些老朋友,大家又被链接在一起。
11月1日,我还成为了某上市公司的品牌营销顾问。
今年1月签约了4份合同,其中有学员的一本书,我的两份电子书,一本纸质书,这本书就是本月3号在当当网上架了。
这本书写的了有半年多,前后修改了五六次,真是剥了一层皮啊!本来计划是9月上市,计划不如变化,好在本月初已经在当当上架了。
那时被改得烦闷时,心里说,再让我改,我就不管了,但每次还是认真按编辑的意思修改。
开始说让我把整个口语化表达的都改下,再把整个语法标点都看下,我又找了一位优秀语文老师把我的标点语法再从头过一遍。
直到最后说可以了, 已提交出版社等再审通过了,在申请书号中。她说咱们领导还很重视这本书,会加快出版流程速度,我总算长舒了一口气,犹如一块石头落地。
从一月开始写稿到五月交稿,再是反反复复修改到7月份,10月初说书号下来了,准备印刷了。
还记得过年在老家时天天都是在忙着这书稿的事,五六月份文档稿件被出版社编辑改得密密麻麻的一片红。我发了条微博说,这是该感动还是该难过,如此逐字逐句地改,改得让我怀疑人生呀!
内心还是要感动于他对工作的认真用心。
在稿件仍然在修改中的时候,他给我推送了新同事的微信,说自己要离职了。我当时脑子一想,不会是改我的稿子改得太累了辞职了吧?
真是感恩那位老师的认真有心,对文字,对标点符号的严谨与敬畏。
他说,我很理解你一直在网络写作,比较随意化,但出书还是要用书面语去表述,这两种形式还是不一样。
我记得李尚龙在今年的新书序言里提到,他是如何有了这本书的缘分,当时为什么签约这本书,找他合作的那个编辑是他老乡,编辑的弟弟是李尚龙铁杠读者,他们一起喝酒聊得开心投缘,有共同的契合点,李答应签约新书。序言中:"她终于还是没等到我的书上市却离职了。”
这些年出版行业越来越难,从事这行业的人员或许流动都比较频繁吧!其实他们也都是有文艺梦,有情怀的人才。祝福每一位追梦人。
我从年前12月份的提交选题,写目录,样章到正式签约现到中间的多次修改,以及出版社的三校三对,这真是一个系统浩大的工程,更是有一群人在为这本书做努力,它是一个产品,还是传播的文字产品,它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去年,我知道同行好几位熟悉的朋友也都是这家出版机构出的书,他们的书我都看了,市场销量也不错,有一本是新书总榜第一名。
我梦想自己也能有点小成绩,为自己和为这本书付出精力的一群人,如果能有不错的市场销量数据,那就是对自己和他们最好的回报。
写书,它是一个对自己思维框架的一个整理总结。
其实这类自媒体写作,每年都有人找我合作,前几年,有从知乎找来的出版社编辑,有从微博各个平台来谈合作的。
那时,我内心总觉得自己不是啥知名大学的中文系科班出身,写这类书是否妥当?时机是否成熟?毕竟在大众心目中书是非常神圣的产品,多少应该有点社会责任感。我就是在这种心理纠结中拖到今年才正式签约。
在朋友们的劝说安慰下,我解开了这个心结,我已经积累了五六年的实战经验。
2019年1月出版《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书,也编著过学员合集书《遇见梦想,遇见花开》,还出版过4本合集书籍,去年又加入了省作协会员,全省这么年才了2千人左右会员,省级作家会员证在各个平台是可以直接认证“作家”标识和大V身份。
这些实实在在的积累让我有了签约这本书的信心。
让我放下自己不是名校中文系出身的执念。其实我有关注的不少同行作者,他们有的人才写作一两年时就出版了教材类书籍,似乎并没我这样多的纠结。
我写的就是我所了解的,是实打实在一线写作至今,在自媒体领域深耕的心得。我把自己一路的写作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熟识的几位优秀作者是他们家合作,也拿到了不错的结果。合作条件也比较满意,时机较为成熟,这样才有了这本书。
2019年1月,我出版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籍,那时是卖49元,我在朋友圈就卖了小千本,很多人5本10本的买,大家对出书的人也是非常支持,何况是第一本书,大家的热情更高。
现在这本书正在做活动22.8元一本书,我看得真是心痛啊!我的五六年经验总结精华,辛辛苦苦地写半年多,还把我改得要吐血,就卖这点钱。
我同两个朋友们吐槽,一杯奶茶,一杯咖啡的钱都要不了,还有出版机构一堆人的时间成本。吃一顿火锅都要几百元,大家是不是应该多多支持创作者呢!
读者是作者的衣食父母啊!只有用行动支持,作者才能更好地写下去啊!
想想余华曾回答记者的一段话。记者问余华《活着》出版后相继卖了50多万册,应该很开心吧?
余华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刚出版没多久,在一个人口几百万的国家就卖了100多万册,而《活着》在一个人口13亿的国家才卖50多万册。
国人什么时候能改变消费习惯呢?真心希望大众能多多支持创作者!买书真是性价最高的投资。一个作者的思想经验都在里面,有的甚至是多年的心血,你觉得不是吗?
限时促销价啊!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感恩感谢每一位支持者。
这是我5年多的写作总结和梳理,它比单独的文章更呈系统化,比语音课程更方便,文字可以反复翻看和收藏,它会更加有质感。
《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当当上架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0329/d370db700cf2319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