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微博记录中能随时提到阅读一本书的感受,而且还是那种按耐不住内心愉悦的欣喜,在我这里似乎不多见,尤其是当代外国的小说作品,就更不多见。原来是许久以来,自己对阅读小说一类的书籍,已经习惯于懒惰,即使是无意中或者是被迫阅读之后反映上也是麻木的那种感觉——这个现象在我阅读的生活中持续的发生,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但《随风飘舞的塑料布》却一反我的这一习惯。首先是在新华书店被它的内容和语言吸引,我主动选购的;其次是买回来后,是主动的阅读;第三,每一次阅读内心都是一种期待与狂喜;第四,前前后后对该书阅读了三遍。
因为阅读这本书,我先后5次我在我的日常生活的新浪微博中提到。举例如下:1.在读日本作家森会都短篇集《随风飘舞的塑料布》一书。(2013-11-29 14:44 );2.当把《偷影子的人》和《逃离》还有《随风飘舞的塑料布》读进去之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力气,阻止了我按照已知的思维和套路写作,而一切顿时变为未知,就这么残酷!(2013-12-2 11:25 );3.读完日本作家森都会的《随风飘舞的塑料布》中的一篇《守护神》,里面的主人公的对话与主人公的含义令人很舒服!(2013-12-14 15:51);4.深夜下了班,顶着冰寒的小雨雪往家走…越是快到了,就越是想读日本作家森都会的小说集《随风飘舞的塑料布》。(2013-12-17 22:26 );5.一整天在家陪孩子,读《随风飘舞的塑料布》,读的心情愉快乃至心情澎湃。( 2014年2月8日 21:17)。
那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
一、失意的惆怅与诗意的信念
这本日本作家森绘都的书《随风飘舞的塑料布》其实是短篇集,里面共有短篇小说六篇,包括《寻陶记》、《遛狗》、《守护神》、《钟声》、《X 一代》和《随风飘舞的塑料布》。其中《随风飘舞的塑料布》这篇获得了日本非常重要的文学奖——直木奖,也许本书因此以此篇命名,但其他五篇也都非常精彩,只不过这篇最为突出而已。这六篇其实各个都是作者的短篇杰作,只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这本书让你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融入自己的情绪,就像你认识主人公或者主人公就是你。因此这本书虽然是短篇小说的汇集,虽然是小说,但仍不失为艺术的真实与人性的真诚,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我觉得这是这本书之所以打动读者的原因之一,阅读这本书能使你思索着与他们关心的事物或类似的事情。
每当读过几页之后,在得到一种艺术之美的欣赏后,心中总是产生一种惆怅的感觉。因此我觉得这本书通过执着的主人公所书写的所流露的,其实是一种现代人的惆怅。但是如果这本书给与读者感染的仅仅是停留在惆怅的感觉这个层次,让人无限的感慨而找不到精神的出路与出口,其实那是失败的作品。在惆怅过后,读者会慢慢悟出一种信念的归宿,因此作品中主人公惆怅本身是与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许生活中确实让你时时处处感觉到惆怅,感觉到一种失望与失意,但是正因为有信念有价值存在,我们就能越过惆怅这道栅栏,翻过惆怅这道山岗,为信念而执着的奔赴在路途中,为最终找到的是希望与诗意而奔波。
虽然这是外国当代的小说作品,好像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与思想关联不大,但是惆怅与信念是我们人类人性生活中的共同准则,这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一个共同的优美原则,其实就好像在说着读者自己的生活和心理,因此读者能获得心理上的认同,进而产生精神与价值方面的共鸣。
二、信念的“塑料布”
在《寻陶记》中,弥生为了想要成就最美丽的布丁,不惜放弃了男友即将与他求婚的大好机会,远赴美浓去寻找对眼的陶器。
为了可以养育流浪狗并可以在义工组织尽一份心力,《遛狗》的惠理子选择在夜晚于休憩酒店打工赚取金钱,其实还有其他的选择,但为了白天也能尽心尽力照顾这些流浪的孩子,因此只能在晚间工作。
《守护神》里的裕介则是一个拼命努力,却老是功亏一篑的在职学生,为了可以顺利毕业,他找上了传说中的代写高手仁科美雪,这才发现他所想要的其实并不是让别人“代写”,而是可以倾诉与放松的同伴。
洁曾经是一个佛像的修复师,他认为贴近佛像的灵魂,才能够做最好的修复。在《钟声》这个故事里面,他由于自己的理想与师傅背道而驰而转身离去,却在多年之后发现自己当年的错误,其实并不算晚。
《X一代》这篇,是一种年长者看待年轻人的心态。年纪较长的人总是看不惯年轻人的一举一动,觉得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却忘记了当年自己也曾经这么年轻,或许并没有忘记,却常会以为自己比这些年轻人还厉害。
书的同名短篇《随风飘舞的塑料布》,是这一本内最令人悲伤却也最坚毅的一篇。主角里佳因缘际会进入了联合国组织工作,与艾德相爱,她明明了解艾德的愿望是在前线援助,却无法接受,短暂相聚的战战兢兢让他们疲惫,他们相爱却没有办法相守,终究结束了七年的婚姻。在一次的动乱里,艾德死在阿富汗,而里佳终于在这个事件里面,拾回了她与艾德联系的那块“塑料布”。
惆怅与信念是一对矛盾,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图书馆员面对着这个矛盾,如何解决?那么作为大学生读者的在校学生,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与心理世界中,也存在着惆怅与信念的问题,如何解决?
《寻陶记》的弥生、《遛狗》的惠理子、《守护神》的裕介、《钟声》的洁、《X 一代》的健一与石津与《随风飘舞的塑料布》的里佳与艾德,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曾经都有过令人沮丧的失望与失意,但是他们都有着自己无法违逆的信念,这个信念带给他们的是美好的向往,也因此在旁人的眼光看来他们对信念的坚守是如此执拗,小说的主人公们却不断地追寻着自己所想要到达的价值与目标。这就是信念的“塑料布”,它告诉大学生读者如何在惆怅中坚守信念。
三、惆怅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
《寻陶记》对于弥生来说他想要的并不是那些东西,她追求的是那种入口即化的幸福感,也因此才会在博美的店中工作,因为博美的手艺有那种价值,但那个男人却不明白,只是认为那是随处可见的甜点,无法认同别人的梦想,而且还加以否定,其实很自私。
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何必把心力放在狗的身上,但是从“不关我的事”到“这件事情非我做不可”的心态转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有热心的人才能成事,这是惠理子成就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他在除了身为“家庭主妇”这个身份之外,还能在其他事物发挥自身的价值。这就是《遛狗》的独特看点和价值所在。
裕介尽全力在自己的课业上,却总觉得自己差了那么一步,他其实只是把自己逼的太紧而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渴望的是被旁人认同的自己,而不是孤立。这么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梦想或者是其他的?《守护神》给了你一个近似明确的答案。
谁都会因为坚守着某些信念而蒙蔽自己眼睛的时候,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遮盖住自己思考的阴影会逐渐褪去,但也会在某些时刻用力的袭来,造成冲击。于是《钟声》悠扬。
不管是谁都一样,都曾青涩,也有年少的时候,或许处事有点不成熟,有些事毕竟是需要被磨练的,若是一开始就太过老成,是不是就失去了经历错误的机会?《X一代》里的X真的让你想了许多许多。
《随风飘舞的塑料布》要成为一个长期不在身边的男人的妻子非常困难,即使一开始便知道,却还是会因为寂寞而失去了当初的理智。里佳已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妻子了,只是她一直都没有搞懂艾德的心情,当面临前线那些难民,丈夫没有办法独自享受幸福的生活。从未踏出日本的里佳,虽然能够理解,却无法彻底的认同这样的心态,以至于分离。最后她终于做下了某个决定,这是她最坚强也最痛苦的一个决定了,要面对自己深爱的丈夫死去真的很不容易,要回到那个现场更是痛彻心扉,她选择了前往,虽然这也是历经了千回百转才确定,但那一刻是很珍贵的,人的心灵非常脆弱,稍一不慎就会像玻璃那样破碎,她带着自己受伤的心,到那个地方去治疗自我。
四、在信念中包容惆怅,让惆怅化作坚定的信念
在信息化时代,孩子们物质生活的优越,使他们几乎无法体会到生活与人生的惆怅!而电子产品的高速数字化,又使他们无法确立自己生活与人生的信念在哪里!相反,正因为物质生活的优越和手机通讯的便利,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使他们的身心都变得十分的脆弱,从而使他们迷失在惆怅与信念的雾霾中,找不到自己归家的路。但我们的孩子们——在校大学生们,他们不能成为没有信念的一代。希望他们在心中保持一块儿信念的芳草地,以抗衡社会与人性的污浊性!尤其是当他们心理与精神的惆怅频频来袭之时,如何把树立起的坚定信念维持下去,在信念中包容惆怅,让惆怅化作坚定的信念,那么就有必要借助小说等形象作品中。例如这本《随风飘舞的塑料布》,接受这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的心情也和我一样为之一振。所以,我向年轻的一代推荐这本书,让孩子们的“信念”像这块儿塑料布一样飘舞起来,没有什么“惆怅”可以真的阻止它飘舞。
随风飘舞的塑料布
作 者(日)森绘都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译者 竺家荣出版
时间2013-8页
数3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