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思考快与慢》里的一个片段,说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自我,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幸福来自于两个自我的冲突。体验自我,体验过程、活在当下、开心没头脑,喜欢沉浸在当下的体验中,随心而行;记忆自我,偏重结果记忆、峰值终值、深远不高兴的事情,偏向头脑的思考,更多考虑未来的事情改变世界。
检验自己哪个自我更强?
如果要开始一段旅程,你会享受在那里的所有时光,但旅程回来,所有的照片都会销毁,你还必须吞下一颗药丸,忘掉这段路程,你还会选择吗?
若选择前者就是体验自我,沉浸享受在当下的感觉和体验中,非常美好就会去。
如果选择后者是记忆自我,因为无法有照片留念、不能发圈对于他来说很痛苦,不如不去。
以前的我是记忆自我,我总是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有什么收获或者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其中的细节感受很少体会。经常听别人说享受当下,可是手头上很多的事情又不能不做,如何才能两者平衡呢,脑子里的认知会打架,不知道到底支持哪边。如何去做?
今日我的疑惑也有了答案,其实我们获得幸福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享受当下和改变世界中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点,让自己体验更多丰盛的当下,体验更多的高光和黑暗。这样我们就拥有了当下和未来的感受。不耽误。
幸福=当下快乐+长久成就
幸福*2=记录体验,分享成就。(幸福加倍)
用书写记录当下的体验,用分享传播自己的高光时刻。
参加4期写作营了,我慢慢体会到了这种幸福美好的感觉。我能开始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美好,不带评判的观察别人,随心记录,回头翻阅也能体会到那会当下的美好。在分享出去的时候,也记忆了我快乐的高光时刻。同时满足了当下的快乐也满足了记忆收获的美好。逐渐我养成了记录每天当下美好的习惯,而不是伸长脖子看着远方,不知道如何寻找写作素材,为此而焦虑不安。
当我们敞开自己在群里分享时,分享自己记忆的高光时刻,记忆自我感受到当下别人的快乐,内心也涌出了很多美好幸福。读写满足了两个自我的需求,拥有当下快乐和记忆高光。这样我们由单一的幸福变成了双向的幸福,真是太美好了。
以后我也要更多的关注当下的发生用心记录下来满足体验自我,记录的日常可以作为我拆书的素材:当分享出去的时候也满足了记忆自我的需求,同样与更多人连接,两个自我同时满足,我也成为了幸福的人。
网友评论